美文网首页人生百态教育心理
【读书】夫妻、亲子关系频频崩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读书】夫妻、亲子关系频频崩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作者: 李素素 | 来源:发表于2018-01-17 14:27 被阅读38次
    来自网络

    去年大概五月份左右,一个同事找我聊天,说他最近和老婆关系特别紧张、糟糕。记得以前他说过,他们是相恋十年的恋人,因为爱对方才结婚。但是结婚有了孩子后,夫妻俩频频吵架或者生闷气。

    我说:“是不是因为婆媳关系?”

    他说:“嗯嗯,就是。自从我妈开始来给我们带孩子后,每天老婆都是挂着一张死鱼脸,给谁欠她似的?”

    我说:“很多家庭都是这样的,你就凑合着过吧。”

    民间流传的“婆媳是天敌”这句话,早已听得足以让我们的耳朵起茧子。相信家庭关系中婆媳、夫妻关系,可能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只是问题严重或者不严重而已。但是造成问题的原因在哪里,我们可能都没有仔细的思考过。

    当同事找我倾诉时,我也只是安慰一下说,想开点,不要计较太多,并没有试着去问一下具体的细节,或者给出一个缓解、解决矛盾的方法来。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夫妻变成陌生人,为什么会有小三,为什么萝莉爱大叔,为什么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和你说话,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单身或者丁克?

    直到最近,一位心理学的朋友给我推荐了武志红老师《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我才茅塞顿开。书里通过一个个夫妻、亲子关系的案例,让我们了解了家庭内隐蔽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01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的分离。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不是为了将孩子占为己有,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过独立自主的生活。

    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

    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糟糕的婆媳关系和严重的恋子情节。表现方式为:烦丈夫,爱儿子;太愚孝,轻妻子;“没”丈夫,爱儿子。

    相信糟糕的婆媳关系和严重的恋子情节这两点,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在一个新家庭中,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那么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家庭里,也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而那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让这个婆婆与儿子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对于婆婆来说,丈夫不是第一位,而是儿子。

    于是,当儿子要分离,去找一个爱人(媳妇),婆婆就会难过,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会有意无意地组止儿子和媳妇的关系,更有甚者,蓄意挑拨。

    就像我的一个闺蜜一样,婆媳关系很糟糕。每每给我讲起那奇葩的婆婆时,都会说:“她和我弄不到一起去,和她的婆婆(丈夫的奶奶)也弄不到一起去。每次都粘着自己的儿子,我们夫妻两个人的事情她都要插一脚。”

    而他的丈夫为了孝顺母亲,也不敢多说什么,导致夫妻俩经常吵架或者冷战,甚至还有离婚的念头。

    所以,我们要摆正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位序。

    不要总是习惯从自己的坐标体系出发,去揣测、评价甚至攻击一个人,理解和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核心。

    越来越多的家庭生活中,夫妻总是喜欢做对方的差评师。

    张太太自以为丈夫很差,一句“你能被提拔就怪了。”深深刺痛了丈夫的心,事实上丈夫早在三个月前就被提拔了,是张太太按照自己的坐标体系来评价丈夫,结果丈夫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王珂结婚一年就要离婚,原因是好友看到丈夫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就确定丈夫出轨了。事实上,丈夫除了公事以外,从来不单独和其他女性来往。由于她缺乏和丈夫的沟通,导致了误解。如果在情绪的一开始就去了解事实,听丈夫的解释,可能结果就不一样了。

    每个人坐标体系的不同,导致了看法的不同。我们只有多去交流,多理解对方和感受对方的感受,才能建立起一个健康亲密的夫妻关系。

    不要将在单位的权利带回家使用,家是平等交流、和谐共处的地方,让珍惜成为家的主旋律。

    我们要有明确的意识,把工作和家分开。告诉自己这是两个不同的世界,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待。

    以前的同事,经常吐槽说:“自从他老公升职了以后,回到家之后什么也不干,还爱指挥人干这干那,让人特约讨厌,还不如每天不回来的好。”

    保持整个家庭的和睦,不要一方总是指使另一方,要互相沟通,相互理解才是相处之道。

    02

    亲子关系:分离是永远的主题

    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分离和爱同等重要,他们一起作用,让一个人成长,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咨询师荣伟玲说:“拒绝分离,就是拒绝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说,懂的分离才是真爱。父母必须与子女主动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最终让她成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

    派克在他的著作《邪恶人性》中讲到一个故事:安吉拉的妈妈不能接受孩子有任何的自主性,她的寝室永远不能关门,她永远都要按照母亲的意思去办,无论安吉拉多么反抗都没有用。但是一旦妈妈心血来潮,又会拼命挖掘安吉拉的内心。到了30岁时,安吉拉不能讲话了。分析其原因,关系越亲密时,她越没有自己的空间,而维护自己空间的唯一方式就是不说话。

    因为安吉拉被母亲当做一个“物”,而不是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这个孩子的自主性都不会得到尊重。

    生活中,父母总是喜欢帮孩子去做各种各样的决定,不管孩子是否喜欢。

    我们可以给予孩子一个方向上的指引,分析选择后的利弊,但是在该分离的年纪,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主选择的权利,最终让她成长一个独立人格的人。

    03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徐浩渊博士说:“父母容易将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孩子就会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使孩子形成了外在评价系统。孩子长大后,就容易在乎同学、老师、同事、老板的评价,当听到不好的评价时,就会产生自卑、焦虑感。”

    徐浩渊博士建议,家长与其把自己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倒不如与孩子共同成长。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请还给孩子一个独立空间。

    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生命的价值在于选择,但做父母的常常忘记这一点,他们不让孩子去做选择,总是忍不住要替孩子做决定。但是,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那么无疑实在杀死耗子的生命。”

    我的一个30多岁的女同事,到现在为止都是她妈妈在帮她买衣服。她告诉我说:“她不会自己买,她的衣服都是妈妈帮她买。”我听了之后很诧异,她是从月球来的吗?

    购买我们生活所需物品,是我们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吧,30几岁的人没有自己买衣服的能力。究其原因,还是妈妈帮她做了太多的决定,连衣服都不让她自己做决定,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不小的伤害。

    一个妈妈可以引导孩子去买什么样的衣服,可以去培养她的审美能力,但是不能扼杀她自己选择的权利。

    所以,请给孩子一个独立选择的空间。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模式,是孩子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也是孩子人格和情商的基石,这比知识更重要。

    曾奇峰说:“一个人的现实人际关系,是他内在的客体关系向外投射的结果。”

    一般而言,最重要的课题就是父母,而这个客体关系,主要是指一个内化的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如果童年时,我们与父母的模式比较健康,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客体关系,那么长大后与别人相处时也会比较健康。反之,如果父母总是批评、教育孩子,那么与父母的关系模式不正常,长大后就难与别人相处,会产生自卑感。

    这也是我们看了很多教育书籍上为什么让家长多鼓励孩子的缘由。请给予孩子爱,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家是我们栖息的港湾,家承载着爱的希望。只有正确打开爱的方式才能建立一个亲密的夫妻关系,健康的亲子关系。我们的家里才不会有“小三”,我们的婚姻才会有安全感,我们的漂亮女儿帅气儿子才能健康成长,家才会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END

    如果喜欢我爱我就为我点个“喜欢”吧

    陪你们一起成长的素素


    韩大爷读写训练营作品 李素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心里的那个舟:糟糕的婆媳关系和严重的恋子情结的确是很多家庭出现问题的根源。
        李素素:您一定可以的,将来谁嫁给您儿子谁享福:smile:
        心里的那个舟:@心里的那个舟 我也有儿子,一定做个开明的婆婆,相互理解,搞好婆媳关系。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好,我尽力而为吧!😀😀
        李素素:嗯嗯,婆媳关系很难处理:smile:

      本文标题:【读书】夫妻、亲子关系频频崩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uquo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