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0《管人的真理》

作者: 杂草青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22:25 被阅读33次

    核心书摘

    《管人的真理》是一本管理者的必备工具书。书中将大量的心理行为研究和管理实践相结合,不仅阐述了很多管理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而且澄清了很多传统管理学的错误认知。对招聘、激励、领导、沟通、团队建设、绩效评估和应对变革等诸多管理层面的重要问题,都给出了精准的判断和实用的建议,帮助你提升管理能力。

    适合谁读

    · 创业者

    · 企业高管

    · 经理人

    关于作者

    斯蒂芬·P·罗宾斯,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组织行为学的权威,曾就职于壳牌石油公司和雷诺金属公司,并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他的《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被世界上几千所大学选用为教材,图书销量已突破600万册,并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

    学什么?如何解决管理中的困境

    很多人都知道,要想管好人,就需要管好人心。然而,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通常情况下,企业管理者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洞悉员工的心理,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帮助管理者更快地达成这一目的呢?

    《管人的真理》就是一本讲述如何洞悉人的心理,从而让我们管好人的书。这本书中,作者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实用的管理方法,而且还阐述了很多管理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帮助管理者获得领导、管理、人员等方面的实用而有效的信息。

    你还会发现

    · 什么是“良好公民行为”;

    · 领导力的本质是什么;

    · 如何理解“自利偏差”。

    一、选用层面:招聘、激励和领导的真理

    首先,就让我们从管好人的第一步——人才选用的层面来说说有关招聘、激励和领导的真理。

    先说招聘。很多管理者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猎头公司力荐、HR也做过考察,面试表现也不错,结果,一到实际工作中,招来的人却不如人意。其中的关键是:我们通过什么去判断一个人。

    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年就学习兵法,谈起带兵打仗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当时的人大都认为赵括是个奇才。然而有三个人认为他不行。

    一位是蔺相如,认为他不知变通;一位是他父亲赵奢,认为他只能纸上谈兵,真上了战场,绝对要坏事;最坚决的是赵括的母亲,她对赵王说,赵奢带兵,亲自捧着饮食侍候吃喝的人数以十计,被他当作朋友看待的数以百计;大王给的赏赐,全都转赠军吏,一旦受命为将,就再不过问家事。

    而赵括就不一样了,他一旦为将,就高高在上,下级军吏没有敢仰视他的,大王所赐的金银财宝,全都收藏在自己家里,以便以后购买田产。这一对父子迥然不同,大王千万不可派赵括为将。

    后来秦国来攻打赵国,名将廉颇在长平拒敌,本来形势不错,然而,赵王中了反间计,让赵括接替廉颇,结果被白起击败,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

    长平之战中赵括犯了什么错误,已经不需要再重复了。然而,你是否注意到,赵母的先见之明,全都建立在对儿子行为的细致观察之上。

    这提示我们,判断一个人是怎样的人,不可以听信传闻,也不能光是听别人推荐或是自我介绍,最最重要,也最最可信的,是他的行为。“察其言”其实远不如“观其行”更重要。

    求职者行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所谓的“良好公民行为”。什么是“良好公民行为”呢?举例来说,对团队和组织提出建设性意见、主动承担额外的工作、关心组织财产、帮助其他成员等等。也就是说,员工理论上可做可不做的、工作手册和计划上没有的、但出于公心和对组织的爱而主动去做的那些事情。

    上面例子中的赵奢,礼贤下士,体恤士卒,也可以说是一个领导者良好公民行为的体现。研究表明,具有良好公民行为的人,对组织绩效的提高很有帮助。

    当然,要真正实现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比较困难。要在“短平快”的招聘中选拔人才,也得依靠其他一些手段,比如,可以听听推荐人的意见,但推荐人中,前雇主的意见最有价值,其他个人的推荐往往就没有什么意义。再比如,做一个全面的背景调查往往会有帮助。

    然而,我们需要认识到一个常常被我们忽视的道理,那就是:形势比人强,人的表现会受到环境的强烈甚至决定性的影响。环境对人的影响,最重要的就是社会化过程。

    一个经过正规化、集体化、有序化训练的人,很可能成为一个顺从传统和习惯的员工;相反,如果一个人只接受过非正规的、个别的、随意的社会化,那么也可能成长为有创造力的员工。微软重视员工的进取心和冒险精神,而强生则看重信任与忠诚。

    这意味着微软的好员工,与强生的好员工,行为上可能完全不同。两个人互换位置,也不见得能够把工作做好。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要去雇用那些个性与工作相匹配的员工,证据表明,这样的员工满意度最高,离职率最低。

    如果说上面这些您都还拿不准,无法掌握足够的信息,也不要紧,有两个原则您可以参考。一是拿不定主意时,要招精明的人;虽然智商不是唯一的成功因素,但一般而言,聪明的人往往也干得更好。

    二是有疑虑时,要选择勤勉的人。著名的“大五”人格系统,把人格分为五个维度: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稳定性和开放性。研究显示,只有责任心这个维度与工作绩效相关。所以,有责任心,应该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下面我们来说说员工招进来之后,该如何去激励他们。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传说中立竿见影的方法。

    一是让员工快乐。这种想法源于工作满意度与绩效相关。然而,研究表明,这种相关比较弱,很难说明问题。

    经常听到有人说,做一件你感兴趣的事情,往往就容易做好,但相关的研究并不完全支持这样的说法。这就好像让爱因斯坦去拉小提琴,可能的确会使他更快乐,他拉得也不错,但他一张CD也卖不出去,可能最后就是个街头卖艺的;相反,尽管他不见得喜欢物理学,但因为在这个领域成绩卓著,他也会从中体验到快乐。

    由此我们知道,快乐的员工不见得就是高效的员工,而高效的员工,却很可能成为快乐的员工。

    还有人认为,实施参与式管理会激励员工,比如让员工参与设定组织的目标。然而,研究显示,这种有员工参与设定的目标,并不比由上级单方面设定的目标更好。为什么呢?关键在于参与要成为有效参与,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比如员工有充分的时间,他们参与的问题必须与自身利益相关,并且他们也有参与的能力,组织文化也支持员工参与。

    这些条件,不是每个组织都能够满足的,所以,“形式参与”和“有效参与”,实际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书中认为,激励方式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员工、绩效和报酬三者的关系。

    首先,员工是否相信他们的努力能体现到绩效中?不幸的是,有这种信心的人,往往比较少。比如一个员工认为老板不喜欢他,所以自己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在绩效评估上得高分。

    再如,某些组织,相对于能力,更看重员工的忠诚,这样的组织也难以激励员工。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适用于管理。如果组织的目标就是更强调稳定,强调员工俯首听命,永不背叛,那么,要使员工具有积极性,往往是很难的。

    既然你需要的只是员工听话,那么也就不要奢望员工的主动创造,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公平,那就是:你不能什么都要,你只能得到你应该得到的。

    其次,员工是否相信高绩效能够带来高报酬?比如,在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制度下,激励就很难有什么作用。

    最后,员工得到的报酬是否是他们希望得到的?这里面有一个人人都懂却很少有人能做好的道理:人只有真正的需要被满足了,才能得到激励。想要获得一个人的支持和帮助,关键是要了解:他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我们常常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然而偏偏世上有些人就是不看重物质报酬,“季布无二诺,候嬴重一言”,喻于利,还是喻于义,虽然都是回报,但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报效果。员工有的需要高薪,结果你却提供了荣誉,有的需要晋升,你却提供了一笔奖金,即使你是非常真诚地想要回报员工,也很难产生激励效果。

    选用层面的最后一部分内容,我们来说说领导。长期以来,领导力都是管理学的热门话题。人们往往草率地认为,一个组织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有一个伟大的领导。然而研究和事实却并不支持这样的论调。

    比如我国历史上的一些著名领导,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很难说是天生的伟大领袖,他们论文才论武功,都处于一般水准,然而他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另一个现实是,一些在某个公司干得风生水起的领袖,到了新的公司,却一败涂地。

    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好的领导者究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作者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首先,伟大的追随者创造了伟大的领导。因为领导者要通过别人来完成要做的事情,所以追随者的重要性绝不亚于领导者本人。

    其次,经验不见得是好领导的必需品。一个有着20年经验的领导者和一个只有两年经验的领导者相比,并不意味着前者的领导力是后者的10倍。事实上,20年只是把1年重复20次的情况,太常见了。

    最后,公司的成败往往在于领导者个人之外的因素,有时候,仅仅是个机遇问题,而设计良好的愿景目标,严格的制度程序,团结的工作团队,都可能使领导的分量不那么重。即使没有这些,领导也只是影响员工绩效的一个因素而已。

    那么,好的领导者应该是什么样子?书中认为,他应该有魅力,应该使别人依赖,他应该具有灵活多变的领导风格以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但是这些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本质的领导力则源于信任,信任才是领导的本质。

    怎么才能让下属信任自己呢?有几点注意事项:一是公开。组织内的信息必须保持畅通,神秘化无助于建立权威。二是公平。决策、绩效评估、报酬体系要体现公平感。三是积极和员工分享你的感受。

    四是讲真话。五是行为要保持一致。如果员工觉得无法预测你的行为,将很难信任你。六是兑现承诺。言必行,行必果。七是谨言慎行,保守秘密。一个总是大嘴,总是八卦的人,表面上可能很受欢迎,但实际上得不到任何人的信任。

    二、团队层面:合作、沟通和冲突的真理

    说完了选人用人层面,我们再来说说团队层面,包括团队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的真理。

    一般人对团队最直观的理解是所谓的“2+2>4”。也就是协同效应,当众人组队工作时,产生的绩效要大于单个人绩效的简单相加。

    在光荣公司出产的经典游戏《三国志》第11代中,刘备麾下的五虎上将如果同时攻击对方的一支部队,可以产生一种叫做“暴击”的效果,对敌方的伤害加倍。这其实就呼应了一般人对团队的期待。然而,不幸的是,本书的作者罗宾斯却要告诉我们,2加2往往并不能大于4,有时候甚至还要小于4。

    南朝的开国皇帝刘裕,也就是辛弃疾词中“人道寄奴曾住”的那位“刘寄奴”,算是一位传奇帝王,辛弃疾说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并不是夸张。中国古代历史上自南向北的统一进程很少成功,而刘裕发动的两次北伐,前后灭南燕、破北魏、亡后秦,收复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七分天下而有其四”。

    这样的进展可谓前无古人,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后无来者。然而,在光辉的顶点,由于心腹谋士刘穆之病死,刘裕急回建康掌控局势,留下麾下名将王镇恶、沈田子等人驻守长安。

    没过多久,王沈二人自相残杀,长安得而复失,刘裕派名将朱龄石、朱超石、傅弘之、蒯[kuǎi]恩等去救援,又都兵败被杀,到此良将精兵损失无数,北伐失败。刘裕鼎盛时期,麾下良将名臣无数,更有北府兵这种在当时可以傲世天下的劲旅。

    然而,即使这样,北伐也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刘裕北伐的故事提醒我们,团队合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特别是能人太多时,不一定是好事。

    除了团队内的内耗和冲突,“社会惰化效应”也是团队绩效的大敌。所谓“社会惰化效应”,指的是团队中的个体在工作时,比自己单独工作时,往往付出更少的努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可能是因为你认为团队中的其他人在搭便车,自己觉得吃亏,所以也要减少努力来获得公平的感觉。也可能是“责任分散效应”在作怪。

    因为团队的功绩不会归功于某个人,个人投入与团队产出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朗,所以就会有人企图偷懒,搭别人的便车。这提醒我们,作为团队绩效的评估者,我们需要确认和衡量个体努力程度的标准。

    团队是由多人组成的,有人就会有沟通和冲突。《圣经》中巴别塔的故事,可能是有关沟通最重要的隐喻了。上帝为了阻止人们建设通天塔,变乱人们的语言,使他们不能相互理解。

    然而就算操着同种语言,人们想要相互理解,也没那么容易。同时,沟通又不仅仅限于语言,行动往往比语言更有力。研究表明,当语言和行动发生矛盾时,人们往往更看重行动。言行不一严重妨碍管理者同员工之间建立信任关系。

    那么,良好的沟通应该注意什么呢?首先,听与倾听就不是一回事。听,只是感受到了声音的振动,倾听才是理解的第一步。

    其次,要慎重选择沟通渠道。面对面交流时,效果往往最好,这是因为面对面谈话能传递更丰富的信息,比如语气语调语速、表情手势等等。电话的效果就要差一些,最差的是电子邮件、文字短信等方式,不但信息贫乏,而且容易发生误会。

    再次,沟通还有性别上的差异。男人用谈话来建立地位,女性则用谈话建立交情。男性得知一个问题,往往提出解决方案,强调独立和控制,而女性则希望互相理解。互相理解是对等的,但给出建议则是不对等的。因为给出建议暗示着给出一方权力更大,知识更丰富。所以,俗话说,女孩子需要哄,不需要道理,也是有点道理的。

    最后,一些公司实行开放式管理,比如向员工公开财务信息。这虽然是一种建设性的沟通方式,但也有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如果员工只是把这种公开视为一种欺骗和变相操纵,目的是更好地剥削他们,那公司的开放式管理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如果团队间沟通不良会发生什么呢?很多人可能回答,产生冲突。然而,答案又是不一定。研究表明,工作中的冲突一般都来源于结构化关系和个体差异,而不是来源于沟通。

    营销部门的目标是卖掉产品和增加收入,而质量控制部门则是为了提高质量、确保达标,业务部门要提高生产率,需要信息随时随地自由流动,保密部门则希望保证安全,防止泄密;因此部门间就有可能发生冲突。个体在文化、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差异,也可能产生冲突。这些与沟通本身并无直接关联。

    另一方面,冲突并不全是坏事。冲突主要分为三种:任务型冲突,事关工作目标和内容;关系型冲突,集中体现在人际关系上;过程型冲突,与如何做好工作有关。

    研究表明,关系型冲突往往是有害的。而任务型和过程型冲突不见得有害。因为它们可以让现状受到挑战,激发新想法,打破僵化,提高变化反应能力。反过来,如果把冲突看作洪水猛兽,团队就会陷入群体思维。所谓群体思维,就是群体为了达成共识,对不同观点和意见有意无意地压制或忽视。

    “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事件中,NASA试图维护自己“不可能出错的精英组织”的形象,就极力压制不同意见,酿成了恶果。要防止群体思维,心理学上的建议是,作为领导者,应该进行末位表态,也就是最后发表意见,以免影响成员的独立判断;我们还可以安插一个“内线”,让他故意提出反对意见,激发争论和思想碰撞。

    三、效能层面:设计、评估和变革的真理

    以上我们谈了选人用人层面和团队层面的内容,最后我们来说说效能层面,包括工作设计、绩效评估和应对变革的真理。

    我们先说工作设计,工作设计的目的是提高工作产出。这里我们容易陷入的迷思是,试图为员工提供一个普适的好工作,而员工也这样期待。然而,实际上“彼之蜜糖,我之砒霜”,这样的好工作并不存在,或者说,“好工作”的定义因人而异。

    如果我们想提供让工作更有挑战性,同时更有乐趣的一揽子方案,往往会失败。研究表明,并非每个员工都喜欢挑战性工作,原因还是个体差异。

    如果某个员工的成长需求,也就是借助工作提升自己的欲望较高,那么他就更可能欢迎挑战性工作,反之,如果没有多少成长需要,挑战性工作反而成了他的负担,这些其实只需要一种可以维持生计的工作而已,但也不意味着他们做不好那些不具挑战性的惯常工作,其实对这些工作,他们往往做得更好。可以说,没有好工作,只有适合的工作。

    进行绩效评估时,我们最为关键的,是要警惕“自利偏差”。人们特别擅长推卸责任和抢夺功劳。听起来有些可悲,但却是真实的人性。

    个体倾向于把成功归结为内因,也就是自己的努力,而把失败归结为外因,比如运气。这就是自利偏差。为了抵消这种自利偏差的影响,就需要对员工绩效进行360度全方位评价。绩效会随情境变化,员工的表现也随对象不同而不同,从不同对象那里得到绩效的反馈,就可以大大提高绩效评估的可信度。

    《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问魏徵,君主怎样能够明辨是非?魏徵回答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意思是,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听偏信就会昏聩糊涂。广泛收集信息,才能全面准确评价一个人,直到今天,这仍然是每个管理者时常需要警醒的命题。

    最后我们来说应对变革。在态度上,大多数人其实是倾向于抵制变革的。人们试图安于现状,不仅仅是现状好的时候,甚至现状欠佳,人们往往也不愿意做出改变。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往往从现有的选择中获利。现有的生存状态,维持了稳定的获利机制,而贸然的变化,可能使得既定利益化为乌有。组织也是一样,这种“结构化惰性”会阻挠变革,满足于维持稳定。从现有的资源分配方式中获益最多的群体,往往最为保守。

    如何才能发起变革呢?书中说,推动变革最好的办法就是参与,个体难以抵制他们参与决定的变革。那些被认为坚持保守、反对革新的人,如果由他们来参与革新的设计,往往也容易改变立场。

    这背后的原理,正是利用了“自利偏差”,当你被“绑定”在目标设定之中时,你也会因为“自利偏差”而自觉去维护你参与的变革设定。

    总结

    以上就是《管人的真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如果说管理就是管人,那么要管好人,就得管好人心。而人的心理,受到基因、自我和环境的多重影响。只有从科学心理学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出发,破除迷信、误解、成见,才能理解那些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复杂人性,从而掌握解决管好人这一关键课题的诀窍。

    科学心理学诞生一个多世纪以来,人对自身的了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再不可能像工业化早期一样,将人视为生产工具和用劳动换取生存的简单生物,唯有充分了解人的认知思维、情绪情感、动机需要,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交流和相互协作,获得个人与组织的双赢。

    《管人的真理》金句:群体思维不是压制反对者的抑制机制,而是群体保护自身正面形象的手段。

    管人先要知人,知人不能靠简历,而要靠洞悉人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No.130《管人的真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ki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