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教育孩子,爸爸去哪儿了?
课程来源:可可狮育儿学堂
授课时间:20171002
主讲老师:付小平
整理人:王丹
校对人:芮妈
编辑人:毛豆妈妈
课程内容:
一、做父亲是男人的终身事业
1、爸爸对育儿的4大认识误区
①对父亲的职责认识不清;
②对父亲教育的作用认识不够;
③对父爱缺失的后果认识不足;
④把事业和工作看的比家庭和孩子更重。
2、6大父教理论
①卢梭:父亲的职责
一个做父亲的,当他生养了孩子之后,他只不过完成了他任务的1/3。作为一个父亲,对人类有生育人的任务,这是第一层职责;第二层是对社会有培养合群的人的义务;第三层是对国家有造就公民的义务。现实中,很多爸爸只完成前面的1/3,后面的就不管了,全交给妈妈了。卢梭也说了:如果说爸爸忽视了自己的这些神圣的职责,我可以向他预言,他将因为他的错误而流许多心酸的眼泪,而且永远不能从哭泣中得到安慰。
结合身边很多的案例可以想到,四五年前的闹得沸沸扬扬的李某某歌星事件,他的儿子的事情就是老父亲的职责没有尽到,没有把儿子培养成合群的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②斯宾塞:父亲对孩子的影响
父亲在身体、气质和思维上的特点,很容易被孩子当做心中的偶像,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尤其是男孩,爸爸做的好就是好的榜样,做的不好就是不好的榜样。孩子也总从父亲身上获得面对外部世界的信心。父亲是孩子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好的不好的都影响巨大。父亲对于女儿就是她将来婚姻中选择配偶的榜样,对于男孩,父亲是他未来如何做一个男人的榜样。爸爸要尽可能做一个好的榜样,多参与孩子的成长教育过程。
③牛津大学研究:父亲参与多,孩子成绩好
有研究表明,父亲参与子女教育过程,孩子不仅在学校成绩出色,而且在社会生活和婚姻生活中也很成功。
④河合雄:父性原理
父亲的主要职能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母亲的职责是包容与守护,爸爸更多的承担严厉的一面,母亲是温柔的一面。现在社会多是父亲母性化,母亲父性化。这种现象就是父亲角色缺位造成的。
⑤孙云晓:父亲的重要使命
让孩子从对母亲的依赖关系中独立出来。每个孩子都有两次诞生,第一次是生理上的诞生,第二次是青春期的诞生。
⑥哈佛大学:父亲的天然优势
人要发展两面的能力,亲密性和独立性。母亲的天然优势是培养孩子的亲密性;父亲的天然优势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二、爸爸在育儿中的七大角色
1、成熟男人:传递健康的男性形象
2、运动教练:关注孩子身体发育和健康
3、生活“保姆”:分担家务、照顾孩子生活
4、最佳玩伴:陪伴孩子玩耍和游戏
5、学习伙伴:陪同孩子阅读、探索世界
6、人生导师:培养孩子人格、价值观
7、模范丈夫:爱妻子、有修养、敢担当
三、如何做一个会陪孩子玩的好爸爸
爸爸再忙,也要陪伴孩子成长。许多爸爸在孩子的图画里,没有手,因为爸爸们工作太忙,很少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他们想不起和爸爸一起做过的事——刘墉。如果你正好也是一位很忙的爸爸,抽些时间和孩子做些有趣的事,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爱和妈妈一样多。
1、陪孩子玩的四大要点
①转变心态:从“陪孩子一起玩”转变为“和孩子一起玩”;
②投入状态:从敷衍了事转变为全力以赴;
③回归童心:从成年人转变为大孩子;
④不断成长:从黔驴技穷成长为陪玩高手。
以上这些要点也适合妈妈,爸爸更需要努力一些。
2、陪孩子玩,究竟能玩出些什么?
玩出来的教养有:好习惯、好性格、自控力、学习力。
3、陪孩子玩的游戏,有哪些?
①陪孩子亲近大自然,为孩子的“自然缺失症”补上一课。
陪孩子去公园放风筝;陪孩子去农家乐体验;陪孩子去爬山;陪孩子去野炊;陪孩子去游览古镇。
②好奇心和探索欲是孩子的天性,陪孩子感受人文科技之旅。
陪孩子去博物馆;陪孩子去科技馆;陪孩子去艺术馆;陪孩子去图书馆。
③一次体验就是一次成长,陪孩子在体验中长大。
陪孩子去看电影;陪孩子去游乐园;陪孩子去儿童体验馆;陪孩子去马戏城;陪孩子去儿童剧场。
④分数是暂时的,身体才是一辈子的,陪孩子一起去运动。
陪孩子去打球;陪孩子去游泳;陪孩子去远足;陪孩子去跑步。
⑤即使哪儿也不去用心陪伴在孩子身边也行。
陪孩子阅读;陪孩子做手工;陪孩子玩游戏;陪孩子聊天;和孩子一起做饭。
4、两个实例游戏
①骑大马游戏。
爸爸趴在地上,孩子骑爸爸背上。对于四五岁孩子,墙上有世界地图,爸爸指着地图上的地名,讲跟这些地方国家的常识,地理知识。孩子会感觉兴趣。孩子小的,可以挂蔬菜水果等适合孩子的东西。
②培养孩子时间管理习惯的游戏。
孩子在1-3岁,会对时间有感觉,这个时候可以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的习惯。如果做得不好,孩子就会拖拉,吃饭正常就是半小时,如果吃饭比较磨蹭,可以玩下面游戏。
首先、陪孩子去商场买个孩子喜欢的闹钟,要吃饭的时候,跟孩子说:我们玩个游戏,用你自己选的闹钟。告诉孩子我们来看看是否可以在半个小时吃完饭,就是时针跑半圈,如果半个小时之内没吃完,就收起来饭,没有饭吃。大部分孩子会有改善。如果提前吃完,就给孩子准备个存钱罐,用纸张把节约的时间,五分钟,十分钟用数字记录下来,存起来,就像零花钱一样,到一定的时候可以取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看电视,玩游戏等。让孩子觉得时间是自己的,可以自由支配,也让孩子对时间有紧迫感。这样下来,孩子的时间观念不会差。以上方法不是一次就见效的,要养成习惯,坚持下来才会有效果。
四、好爸爸是培养出来的。
1、如何让爸爸参与育儿?
①最关键的是夫妻对父亲作用的期望;
②父亲参与的另一个关键是夫妻之间的配合;
③母亲是守门员,为父亲的参与提供一个支持系统;
④他人对父亲的很多期望会改变他们的行为,比如医生、老师;
⑤父子(女)关系和父亲养育能力,与获取母亲的支持特别相关。
2、好爸爸是培养出来的。
老公和孩子一样,大多数都是需要培养的,因此,妈妈的引导和鼓励就显得格外重要绝不是训斥和怒骂能实现的:
首先,需要转变老公的观念;
其次,让老公体验育儿的快乐;
再次,要学会鼓励老公的学习和成长;
最后,要维护老公的尊严和威信。
最后给大家分享两句话,希望我们共勉:
教育孩子,绝不只是妈妈一个人的事,爸爸理应是主角,而不是配角,更不能缺位。
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用心:六岁前用心,六岁后省心;六岁前省心,六岁后操心。
再次感谢《可可狮笔记公益输出小分队》认真细致的整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