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摘抄: 答顾东桥书(3)

《传习录》摘抄: 答顾东桥书(3)

作者: 石竹 | 来源:发表于2022-10-21 19:35 被阅读0次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

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于听讼,即听讼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物非意之用乎?

相关文章

  • 《传习录》摘抄: 答顾东桥书(3)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

  • 《传习录》学习心得十一

    今日开始学习《传习录》第二部分的《答顾东桥书》。 顾东桥(公元1476——1545年),名鳞,字华玉,号...

  • 《传习录》摘抄: 答顾东桥书(4)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

  • 《传习录》摘抄: 答顾东桥书(5)

    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

  • 《传习录》摘抄: 答顾东桥书(1)

    来书云: “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诚大惠也!” 吾子洞见时弊如此矣,亦将...

  • 《传习录》摘抄: 答顾东桥书(2)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失其本心者...

  • 《答顾东桥书》3

    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 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如...

  • 读《传习录》第十三天

    今日,我读《传习录》之答顾东桥书第三天。 先生回复冬温夏清之格物、致知。冬温夏清为“物”;对于冬...

  • 《传习录》中001

    答顾东桥书1 【原文】 答顾东桥书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

  • 《传习录》精读1

    答顾东桥书1 【原文】 答顾东桥书 来书云:“近时学者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故先生特倡‘诚意’一义,针砭膏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摘抄: 答顾东桥书(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vvm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