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散文想法
教育是没有上限的,老师,是负责学校的共性教育的,而家长,则是负责

教育是没有上限的,老师,是负责学校的共性教育的,而家长,则是负责

作者: 九畹子 | 来源:发表于2021-08-28 13:10 被阅读0次

近期义务教育“双减”政策的发布引发不少热议,许多家长开始焦虑,认为学校减负,未来更是拼妈的时代。

不管怎样,一个新的时代终将到来。

被时代洪流挟裹着向前的家庭,若还想托举起自己的孩子,有两样东西必须自备:

一是自由的灵魂,二是独立的思考。

具备这两样东西意味着你拥有选择的自由,其中自然包括教育选择。

老师,是负责学校的共性教育的,而家长,则是负责个性化的教育,两者相辅相成。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胡平平说:

“国际上和我们都做过学生分数的监测,影响它的因素第一个是学生本人和家庭,我们把它们统称为个体差异,占到60%到65%的份额,这是左右分数最大的因素;

第二个是区域生态和氛围以及区域给教育提供的支持,影响占20%到25%左右,区域氛围指比如上海的一个县跟贵州山区的一个县肯定是不一样的;

第三个是学校,影响只占10% 到15%。

这还仅仅只是涉及分数上的差异,其他方面如性格、情商、品性、心理健康等等,无疑受家庭的影响更大。

只有拥有坚定教育观的父母,才会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外部的政策根本不能限制他们的空间,因为政策规定的是下限,而他们自有更高的上限。

双减政策对家长的价值,重点并不是减负,而是重新思考如何抓孩子的教育,适时调整教育途径和方法。

在教育这件事上,不是一句把童年还给孩子就可以解决一切的。

好的教育,永远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它无关时代、无关贫富、无关政策。

相反,校内不断减负,校外教培逐步退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反而是更加凸显了。

不是天牛的命,不能单纯靠自己的普娃,有父母一路陪伴,一路鼓劲加油,扶一程,送上马,难道不香吗?

生为普娃,父母和孩子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不是生而躺平。

我一直认为4大核心能力的模型一直是父母和孩子需要具备的:

第一点,自主学习力。

第二点,多元思维力。

第三点,高效行动力。

第四点,持续竞争力。

因为教育是没有上限的,不是说学校做得多了,家长就可以做得少了,不是说老师把事情做了,家长就没有什么可做了。

成功的教育背后,从来没有偷懒的父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是没有上限的,老师,是负责学校的共性教育的,而家长,则是负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db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