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阳减阴的核心是根据自己的体质、根据周围的环境去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十二月经络保阳法、五脏原穴减阴法、善行增阳法、反观反闻增阳法是所有人都适用,并且见效快速的方法。
增阳减阴,两手都要抓
想必所有上过小学的人都做过这样的数学题:一个水池里有一些水,池子有一个进水口,一个出水口。出水口的流量比进水口大。问过多久水池里的水能流干?
数学题里的水就像我们的阳气。水池里原来就有的水是人的先天阳气,是爸妈给的,有多少就是多少,我们无能为力;从进水口进来的水是我们后天保养得到的阳气;流出去的水则是我们日常的消耗。水流干了,我们的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
事实上,这口“阳气水池”出水口的流量始终要比进水口大,因此,我们要想多活几年,就要在想方设法扩大进水量的同时,还要尽量减少出水量。对应到养生上,就是在增阳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减阴。否则,您就是采用再多的增阳养生方法,恐怕最终也只能是竹篮打水,白白耗神费力。
增阳减阴要选对方法
要想做到增阳减阴,总的说来就是要遵循我在前文提到的原则。而它的前提就是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和外界的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
比如,长江流域冬天一般不供暖,空气湿度又比较大,大多阴冷潮湿。此时的阴就是湿邪,这时我们除了增阳,还要注意祛湿(减阴)。否则,就可能出现风湿等疾病,到来年的春天、夏天就会发生静脉曲张,严重的还会导致心脏关闭不全等心脑血管疾病。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应该怎样增阳减湿(阴)呢?
首先,每天按摩左边的肝经、脾经、肾经。
其次是按摩、艾灸涌泉、关元、命门、中脘各穴,这样一方面可以把阳气引入肾、命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祛除寒湿。另外,直接在屋里用艾条作为熏香熏,也有不错的效果。
再次是做好颈、腰、肩、髋、膝、肘这些关节的保暖工作。因为关节部位的肌肉相对人体其他地方薄弱,阴气(寒气、湿气)容易侵入,所以大家要特别注意保护。
注意保暖的同时,还要避免出汗,最好不要每天洗澡,因为这样会把阳气引到体表,损耗阳气。饮食上要多吃一些薏米、冬瓜、山药等健脾(增阳)利湿(减阴)的食物。只要脾胃阳气足,就算有阴邪(水湿),也能及时地清除掉。
而北方的情况就不同了。北方冬天普遍都有供暖,加上近年雨雪偏少,人就容易出现过敏、失眠、烦躁、皮下出血等症状,这都是燥邪侵犯人体,干扰了我们的阳气。这时养生就要注意增阳祛燥(此时要减的阴为燥邪)。
基本方法也是每天按摩左边的肝经、脾经、肾经。饮食上要多吃梨、百合之类的祛燥食物,而羊肉、鸡肉之类助燥火(阴)的东西要少吃。家里的温度不要太高,要经常开窗换气,增加室内空气湿度等等。
如果冬天不注意减燥(阴),那么到了来年春夏阳气应该生发旺盛的时候,人就容易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等等阳气不足的症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