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不听话行为的背后有哪些原因
1. 哭泣
哭泣行为只是问题表面化的结果,它是孩子因为痛苦、生气、委屈或者愿望不能实现时的情绪外泄。小婴儿的哭泣是在表达自己的生理需要,幼儿的哭泣多是心理愿望的受挫。因此,面对孩子的哭泣,我们要及时给予关注和满足,帮助孩子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建立起良好的亲子依恋。
2. 撒谎
孩子的撒谎行为与道德行为是两码事,他们的大部分谎言是为了自我辩解或引人注目,不属于真正的谎言,不至于发展成性质恶劣的行为。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孩子撒谎行为背后真正的原因和诉求是什么。很多时候,孩子越是出现了错误的行为,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就越发重要。
3. 发脾气
孩子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一定的时间之后就会有自己的主张,但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规范会对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限制,偏偏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能力“拐弯抹角”,因此家长就会发现孩子有时会有故意作对之嫌。
孩子的本性其实并不坏,他们都是可爱的,只是他们的行为和成人不一样,在我们不理解的行为背后往往有很多原因,但孩子又不会正确表达,因此只能以一些比较极端的方式来告诉我们。作为家长,我们既要理解孩子背后行为的原因,也要学会正确倾听孩子,建立和孩子沟通的正确方式。
二、我们应该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倾听
首先,专注是正确倾听的重要前提。在倾听孩子表达的时候,我们必须专心地面对孩子,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不能有其他的工作来分散注意力,这是因为家长需要时间仔细琢磨孩子的话,适时地对孩子的表述做出适当的评价,让对话延续,帮助孩子表达真实情感。正确的倾听需要你实实在在地投入时间与精力去倾听孩子表达的内容,而不是根据片面的信息给出简单的建议、批评或指导。
其次,要学会感同身受,它能够帮助你在倾听的过程中正确地感受孩子的情感。有的父母可能不理解什么是感同身受,其实就是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不想当然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尽量控制自己不去强加给孩子一些自己的观点,引导孩子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在听孩子讲话的时候,不要去思考你应该说什么,而要尽可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与孩子的谈话内容以及感受上,尽可能地设身处地理解所发生的事情,不要对孩子的感受做出自以为是的判断,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感受。
为什么孩子会对家长的感同身受这么敏感呢?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发现各种情绪信号的边缘系统与前额叶皮层,它们就像雷达一样感知和分析着身边的一切。当孩子通过边缘系统感知到你的情绪后,前额叶皮层就会运作起来去分析这些信号意味着什么,当这些信息经过整个神经系统的分析后,孩子就会得出你是不是在真的帮助他解决问题的结论。如果你没有感同身受,孩子就会做出自我保护的反应,也就是不相信你说的话,拒绝与你进一步沟通。
最后,正确的倾听孩子并不意味着要全部接受孩子的意见,要学会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注意,我们拒绝的是孩子不恰当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我们可以在拒绝孩子时坚持三个原则:第一是立规矩,讲原则;第二是拒绝的态度要温柔而坚定;第三是不伤人,不伤己,不伤害环境。我们在拒绝时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不是对他有意见,而是对事情本身有意见,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到亲子关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