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595700/37429c11e81b1d40.jpg)
与光武相识是偶然也是必然,更是缘分。在流行登山运动之前,我们彼此在这座“半城山水半城湖”的城市已经生活了五十年了,而我们俩最大的肯定性的“交集”就是生活在一个江南的城市下辖的同一个区里的,方位分别是东、西两个不同的街道,仅此而已。因登山运动的流行,加之猴哥建立的这个微信登山群,才让我真正地与光武仁兄有了相识的机会。
第一次我们是在猴哥登山群准备登被称之为“三楚第一山”的东方山的集合地点八卦嘴见面的。我这个人有个自认为比较好的习惯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提前量,因而那天我到达集合地点时离约定的时间至少还差十来分钟,心想今个儿肯定我是第一个到的。然而古人说的话真的很经典呀,真所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正当我有点自鸣得意时,却发现那里已经站着一男一女两人,他们分别背着简单的登山包,一看肯定是要和我们一起登山的群友。这两人我应该是第一次见面,我不由得打量起了他们:男的中等身材,给人一种极为敦实的感觉,且从头到脚透着一股严肃,脸上给人的感觉是一时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似乎也一时说不太清楚的威严;端正的五官被黝黑的皮肤衬托着,浓浓的眉毛下是一双不算太大,但挺有神且带着有一种穿透感的眼睛,其耳朵似乎可以借用小说家的语气来形容,那就叫着“双耳垂肩”等等……后来经猴哥介绍才知道他们是光武奇珍夫妇,刚刚进群。也就是那一次我们算是正式认识了。
印象中的光武不苟言笑,说话真的有惜字如金之感,接触的次数多了,熟络了之后,才慢慢地对他才有些了解。
光武的职业比较特殊,也许是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而养成了审时度势、洞察万物的秉性吧!在我看来,其实光武是一个热情快肠、乐于助人的人;别看他一脸严肃,甚至带有一种威严,或说是严厉。但其实他内心可谓藏着一团火,也是一个很是守信的人。有一次,猴哥群准备去一个刚刚开发的景区登山,但路线不是很熟,需要摸索。光武知道后二话不说,说那地方他熟并表示愿意成为群友们的向导。才有了那一次难以忘记的登山游玩之旅。
第二天,光武携夫人依然还是第一个到达集合地点。只是光武坐在他私家车里没有下来,在群友的询问下,还是他夫人奇珍说了出来,原来光武痛风的老毛病又犯了,而且还很严重,痛得近乎一晚上都没有好好睡觉……这时的光武却在车内向着奇珍近乎是用“吼”了一句来制止她的讲述。虽然大家也在劝阻光武,既然身体有恙,那别撑着了。而光武却套用了重生的一句经典的话那就是“说了算,定了干”。那个名为大泉沟的景点离市区大约有近六十千米的距离,开车差不多需要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那天虽然我没有乘光武开的车,到达大泉沟景点下车时,看到光武艰难地移动着步子,昔日严肃中带有威慑般的表情被其隐忍疼痛的“咝咝”声所替代,而且额头上还渗出了微汗,要知道那时已是仲秋后的秋凉的时节了;而且我们还可以想像得到这近六十千米的路途上,他是忍受了多么巨大的痛呀!若是光武没有一颗守信的心,他完完全全可以在家躺着,而避免这一次让自己难受的长途“奔袭”过程。
仅仅光武守信这一品格,足以让本来可能一直在远处注视并揣摩他的人,定会从内心油然而升出一种敬畏与钦佩。由此又应验了古人的那句“人不可貌相”及观人必须观心的道理。光武平时挂在脸上的特殊(相对比较严肃)表情,应该是几十年的特定的职业习惯所养成的,并代表不了他骨子里的乐善、助人、守信的秉性与品格。而在现今光怪陆离、物欲横流,甚至有点儿貌失神离、尔虞我诈的一些场合,有与光武仁兄这样的人交往做朋友,能让人感觉轻松且可以不用设防。这是我与光武仁兄在短暂的几年里的少有的几次交往后的一点点粗浅的感悟,仅此而已。若有偏颇,还望光武仁兄海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