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姑娘相亲最关心的问题是房子和车子。聪明的女孩子都是会问问题的,她们会抛出经济二问。第一个无伤大雅的问题:你在哪儿上班啊?等你回答完了,她扔出第二问:那你在单位做什么呀?此时,即使略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常识的吃瓜女群众,也能象中医药房的柜台那样,找着属于你的社会阶层方格,再咪着动人的大眼睛用小天秤对你细细称量。
经济二问是从现实角度对哲学三问的再观察和再解读。你是啥人么?你从那来的?也是从价值角度对哲学三问现实追问:未来不是吹牛逼,你想去就能去。你想去那,怎么去?这些个问题都系于一个神词“单位”。一个神秘而信息量巨大的词。
单位,已经不仅仅是度量衡。遥想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度量衡的意义堪比春秋的六国和西方传说中的巴别塔,时至今日,单位的名号同样信息量好大,涉及身价性命,关系前途事业。
单位,unit是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可大可小,可强可弱,可以是政府部门,军事组织,也可以是市场主体。完全有理由相信,最能动的市场主体的发育、成长、壮大和繁荣促成了“单位"这一词汇的横空出世。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原有的家庭手工作坊发展成为工厂,进而公司化后,在市场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应管理复杂程度的需求变化,政府(军事)组织也随之发展和壮大。派生出众多类型的的,承担不同职责的单位。
从个人的角度看,单位是首先是一个经济平台。我比较喜欢择业这个词。行业决定根本,单位就是定位。大学学习选专业就是择业,隔行如隔山!跨界是最难的。平台好,螺丝钉也闪闪发光。单位一旦走下坡路,那就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网络上太多怼明星的贴子,拿冲进娱乐圈前100的范冰冰举例子。大家可曾想过,范冰冰自称范爷,其实是宣称自己是个特殊的单位,是以个人特色为市场品牌的有限公司,她既是公司的招牌又是公司的产品,既是公司的投资人又是公司的运营者,从经济的角度看,优势资源聚集,品牌运营成功壁垒强,微产业链上下游完整,所以怨不得范老板从鱼头吃到鱼尾,获取超额利润(偷税的章节另表)。我们可以羡慕嫉妒恨,但是用不着真生气,因为这是行业特点。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为一个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如果在本行能冲进1000强,那一定是公中的战斗鸡。现在,放空思想,让精神遨游,试比高:年度高考前1000名。福布斯前1000名。。。斗胆想公务员前1000名。估计火气就没有那么大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稻盛和夫一样的人,也有螺丝钉一样的人,也有滑丝的人。我们可以赞美稻盛和夫的奋斗和成功,也要对每个平凡的螺丝钉温柔相待。因为,在大单位眼里,小单位也是螺丝钉。必须记住,螺丝钉只是一种精神,绝不是一个冷冰冰的金属零件。
怎么说的有些跑题了,绕回来太远,明天还要上班呐,果断结束,睡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