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文:培东有约》阅读摘抄5

《语文:培东有约》阅读摘抄5

作者: 先主山下梁波涛 | 来源:发表于2024-03-31 12:52 被阅读0次

立足资源

教材是我们学习的范本,是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学的重要资源。

教材中的单元提示,课前预习,课后思考研究,课文旁批,阅读提示等,有机的合成体系清晰具体。无论什么,都系统性地指向了大至单元目标,小至课文问题的探讨。

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

立足设计

求简:

简单明了,才会使学生易于接受,才适合更多人的学习需要。

简明的另一层含义就是教学目标容易达成,教学重点难点容易突破。

简练的设计,可以带来师生之间,充分多维的活动。

求实——

语文教学设计求实,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活动的充分上。

在学生充分的活动中,教师必须落实语文基础能力的培养。

求活——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教学设计打通课堂与生活资源的链接,便会活水不断。

课堂之内求活求变,那么课与课之间,也要求活求变,这样更有创造力。

科学设计再活再变,也有一些是不变的,那就是精深的文本研读,以及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向。

求新——

一个自由的,对词语敏感的写作者,一定要努力避免落入这样一种自动延伸的逻辑和顺序中。

第斯多惠说:一个坏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老师教人发现真理。


立足提问

备课九思——

这是什么类型的文章?——提问的大方向。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提问的广度。

这是写什么的文章?——决定了提问的对象。

这是怎样写出来的文章?——决定了提问的个性化内容。

为什么放在这个单元这个位置?——决定了编者意图?

最能体现文章特色的语段或者句子是哪几个?——决定了提问的落脚点?

思考当下为什么要交这篇课文?——决定了应基于怎样的真实情景?做怎样的阐发。

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和不能读懂的可能是什么?——决定了提问内容的取舍。

教材提供了怎样的助学资源?——决定了提问的支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培东有约》阅读摘抄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tb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