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言·翻译翻译之路
译文画风不对,怎么跟原文做好朋友

译文画风不对,怎么跟原文做好朋友

作者: 很拉风的圈圈 | 来源:发表于2018-11-09 23:23 被阅读8次

    (一)

    不同题材,需要不同的文风(Writing style)。

    打个比方,外交部文章将“祝愿中非友谊天长地久”之类的表达改成“中非哥俩好呀,相互比心么么哒”,大家一定会觉得外交部一定是失心疯了,这不搞笑么。

    至于微博上,要是到处充斥着“坚持睡朱一龙方针不动摇”,“为建设天涯四美小鲜肉后宫而努力奋斗”之类之类,也总让人觉得哪里不对。

    在翻译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注意这一点:译文风格必须服务于原文题材。

    译文风格多种多样,简洁峻拔,华丽精致,严谨肃穆,轻松随意,幽默诙谐,但最佳的译文风格必然是贴合原文的,也就是思果先生所谈论的翻译标准“信、达、贴”中的一个“贴”字。

    就算不提翻译名家,把眼光转向翻译实践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国际翻译平台Gengo,也在Test Expectation中,提出译者应区分Formal和informal风格。

    所谓Formal的风格,即是正统的、严肃的风格,或者也可以说是“书面语”,与口头语相区别。

    例如,在正式商务信函中:I would like to express my disappointment in not being able to attend the event with you.

    更适合翻译为:对于无法与您共同参加本次活动,我深表歉意。

    而不是:对不起,不能跟你一起参加活动。

    (二)

    其实这一点,我自己也有亲身体验。以我之前译文的问题举例。

    有一篇正规组织的介绍文章,小标题是“What is XX”,“What does XX do”。

    我第一个反应就想到了烂熟于心的“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怎么办how”的套语,下意识地翻译成了“XX是什么”,“XX做什么”。

    交完之后,很快接到反馈,这么翻法不行,太过口语化。我也是猛然惊醒,发现这样的译法太过轻忽,确实不符合文体。

    PM直接把“是什么”改成了“何为XX”,并且要求我修改“What does XX do”的译法。

    我想了想,改成了“XX的使命”,才觉得恰如其分。

    无独有偶,今天翻了个稿子,其中有这么一句。

    XX will not be answering questions beyond our approved SDC Q&A, which is included below.

    翻译成:XX不会回应任何问题,未免敷衍。

    翻译成,XX拒绝回应任何问题,又显得态度太过生硬。

    斟酌了一番,最后定译为“XX谢绝回应任何问题。”

    在翻译商务函件时候,我也特别考虑了文风的问题。

    比如,很常见的一句表达:

    We would be very honored if you could accept this invitation.

    意思很简单,丢到谷歌里也能翻译出来:

    “如果您能接受此邀请,我们将非常荣幸。”

    但是,考虑到这是一份高规格的函件,我选择了更为正式的表达:

    “如蒙俯允,不胜感幸。”

    还有信函的经典结束语:

    We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favorable reply.

    谷歌机翻为“我们期待收到您的好评”,显然意思有所偏差,应该是“我们期待收到您肯定的答复。”

    再考虑到文风,我最终选择译为:“敬候赐覆。”

    最后举一例。在近日某篇审校文中,有这么一句话:

    Please write us back. If the above details doesn't answer your question.

    译文大致为:如果上述细节没有解答您的问题,请写信给我们。

    我考虑了下,着手改成了:若上述详情未能解决您的问题,烦请反馈至我方。

    在当今时代,Write  back,不一定是写信,也可能是写邮件。在上下文缺失的时候,根本无法判断。所以用“反馈”回避这个问题。

    “如果”简缩成“若”。

    “我们”相对来说也偏口语,所以改成“我方”。

    “请”一个字略显单薄,便改成了“烦请”。

    (三)

    坦白说,我没有系统性地去了解何为正统文风。

    但是就个人翻译经验笼统而言,正统文风是雍雍穆穆,是言简意赅,恰如其分。

    翻译较为正式的内容,最好还是从古文中汲取灵感。这一点,许多翻译家都有所论及。

    翻译家周克希先生在《译边草》中,大赞李丹先生译《悲惨世界》时,将Ce sont la les indifferences du ciel(意为“由此可见上天的漠然”),轻轻巧巧用《诗经》典故“昊天不吊”一言蔽之,功力毕现。

    尽管他略感遗憾地慨叹,对今天的读者来说,这种译法恐怕太文了些,不好懂。

    但他仍旧指出,读“精彩的译作,常会感到里面有一种古文修养的底气。”提倡“还是要加强古文修养”。

    法语翻译家罗新璋先生,更是身体力行,在台湾任教的时候,为了加强翻译专业同学的文字修养,上起老子,下迄清末,兼收历代各方佳作,编成了一本《古文大略》。

    所以这么看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翻译,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译文画风不对,怎么跟原文做好朋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ua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