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聊到儿童敏感期,由于太多,没讲完。
这一期继续。
01
为什么新生儿喜欢吮吸,吃手指?
为什么2-3岁宝宝会突然开口说话,直接从词汇跨越到句子?
为什么有的宝宝就是不愿分享玩具,而过一段时间又愿意了?
为什么你的宝宝吵着要跟幼儿园老师结婚,过几天又要和玩伴结婚,是不是心理有问题?
为什么有的宝宝会无缘无故哭闹?有的就喜欢和大人反着来?
为什么你的宝宝出门前能磨蹭到你抓狂?
为什么有这么多为什么……
02
一切都源于一个神秘的词——儿童敏感期。
意大利著名医学博士、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写过一本《童年的秘密》,具体阐述了儿童这个神奇的存在。
儿童虽然弱小,但非常神奇,他有一套自己的生长和发展体系,不依赖于成人世界。
也不希望成人世界打扰和对他们进行干涉。
仿佛是一种神圣的力量内推着儿童前进,心理、神经和身体发育。
但成人自以为是的各种奖惩、苦口婆心的各种教导、随意而强势地打乱儿童的步伐等行为,都无形中破坏了本来顺利的进程。
蒙台梭利说,某种程度上,儿童是成人的老师。
03
秩序敏感期(接上期)
婴幼儿的认知,从认为世界是以不变的秩序而存在开始,不仅不变,而且要完美、完整,不能有丝毫变化,和不完整。这是儿童早期的“直线式思维”。
这种对秩序和完美的执着追求,造就了儿童性格的执拗,令家长极为头痛,又无能为力,幸好这只是个阶段。
比如,早上穿衣服的顺序一旦打乱,就会重新再来一遍;
爸妈接孩子上下学一定要走一样的路线;
大人不能把衣服打在胳膊上,衣服是要穿在身上的;
上楼梯时大人不能先上,否则一定要退回来;
剥糖时孩子要自己剥,如果大人把糖纸撕开,孩子会愤怒地扔掉,自己再重拿一颗;
苹果必须又大又圆,否则不吃……
蒙台梭利也举过很多个例子,其中有一个,家里的2岁小女儿有一天哭闹不止,甚至尖叫发抖,家人以为是来了客人的缘故,结果费很大劲才弄明白,是客人带来的那把伞放在了平时不放东西的桌子一角上,破坏了她概念中的“秩序”。当家人拿走那把伞后,女孩立刻不哭了。
真的很神奇。有兴趣的爸妈可以翻看蒙台梭利相关例证。
儿童表现:
2-3岁左右,要求食物要完整,器具要整洁,厕所要干净,茶几不能挪位置,伞不能随便放,外来客人不能动家里任何东西等。
家长如何做:
1)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存在秩序敏感期,以免出现执拗和哭闹时,家长烦躁不理解,或粗暴处理。
2)要有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度过这个时期,很难熬,但你必须用爱去陪伴。
3)学一些安抚孩子的技巧,接纳TA的情绪后,进行有效安抚。
模仿敏感期
有句话“儿童的天性是模仿”,没错。2-3岁左右,宝宝开始出现这个潜能,并付诸实践。
模仿语言,模仿行为,模仿神态,这是儿童由一个简单生命状态过渡到一个更高状态,也是TA从内在世界走向外部世界最早期的实践过程。
这个过程大约需要半年时间。
表面上孩子似乎没有自我,人云亦云,其实是孩子必须通过这一阶段才能形成自我。
儿童表现:
大人炒菜,TA也炒菜;大人洗碗,TA也洗碗;同伴说什么,TA也说什么;电视里说什么,TA学什么。
家长如何做:
1)做好表率作用,注意语言的文明,用辞要干净,表达要清楚。
2)适当引导孩子探索语言的奥妙。
3)积极做家务,以培养孩子好的动手能力。研究证明,多动手做家务的孩子,智商和情商以及未来的人生成就都比爱吃懒做的孩子高。
自我意识敏感期
儿童出生时,TA的意识是混沌的,与万物浑然一体的。
到2岁左右,儿童突然发现自己和世界实际上是分离的,便开始了自我分离和发现自我的过程,自我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萌芽了。
如何萌芽?
最初通过占有属于自我的东西来区分自己和他人,当这个东西完全属于TA时,儿童才能感觉到“我”的存在。
儿童表现:
2岁左右,会打人、咬人、什么都说“不”,通过反抗和否定,来确定自我的存在。同时,私有意识崛起,明确指明“这是我的”。
家长如何做:
1)当孩子强调“这是我的”以及不愿把东西分享给别人时,切不可谴责孩子,更不可强行拿走进行交换。这会彻底打乱孩子的内在发展进程,给TA带来不良影响。
2)自我≠自私。自私是当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损害他人利益;自我是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情感、心理需要行使自己的计划、支配自己的行为。所以不要质疑孩子。
色彩、语言、涂剪的敏感期
3-4岁,儿童出现对色彩、语言、涂剪及其他动手能力的敏感期。
儿童表现:
1)喜欢画画和涂色,女孩尤其喜欢用不同颜色的衣服进行搭配。
2)不仅仅表现为喜欢模仿大人语言,更对句子和语言内在逻辑感兴趣,开始进行造句和自由表达。
3)发现语言具有无穷力量,而最有力量的语言是诅咒和骂人,所以这一时期的儿童喜欢说诅咒的话。
4)通过剪、贴、涂等动作,开始有意识、有兴趣地使用工具。
家长如何做:
1)好不容易盼来了兴趣爆发期,当然要好好利用。在孩子出现这些行为迹象时,及时并科学地给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兴趣选择。最好报名兴趣班,孩子喜欢什么,就学什么,让TA的潜能充分发挥。家长做的就是掏钱,和陪伴,并且多鼓励。
2)通常4岁是儿童的音乐敏感期,但有的儿童不会出现,天生不喜欢。如果孩子喜欢,家长不要怕花钱,音乐和绘画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途径,我们不一定想让孩子成为音乐家和画家,但想象力和创造力,却是TA毕生需要的。
3)对于孩子喜欢说脏话,诅咒别人的现象,不要以暴制暴,通过会有反作用。首先要理解,其次对脏话不闻不问,不当回事,孩子发现脏话和诅咒的语言力量并不强大,或并不起作用时,自然就不会多说了。
4)有条件的,尽量把孩子送去学风好一点的学校,不仅有兴趣班,小朋友们家教也好,不会出口闭口脏话连篇,带坏正处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
人际关系的敏感期
强烈的占有欲和支配欲,给处于自我意识敏感期的孩子带来快乐。之后,孩子会与其他同伴进行物品交换,比如玩具、书包、学习用具等的交换,这代表着进入了下一阶段——人际关系敏感期。
要让儿童把人际关系敏感期发展好,就要让他自己完成这一周期。这个过程中,要给孩子足够空间,让TA自己处理问题,直到孩子需要成人介入,才介入。
儿童表现:
3-5岁左右,儿童通常进行一对一的食物、玩具、用具的交换。5岁以后,会发展为三四人一组的交往,并在选择朋友上有了明显的精神倾向,喜欢寻找相同志趣的朋友,并开始互相依恋。
家长如何做:
1)刚开始的物物交换,由于孩子没有价值的概念,常会出现用一辆昂贵的汽车模型换来一张别人的废纸,家长不要沉浸在心疼中,更不要去阻止和破坏孩子之间的乐趣,要换一种心态,孩子换回了自己的快乐,还增进了和小伙伴的感情。
2)当孩子发展为三四人一组的“小团队”时,及时了解团队里的其他伙伴,及时发现不良现象,不要让行为不好或有问题的孩子把自家孩子带偏。
3)当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出现纠纷和烦恼,家长不要一味地告诉TA怎么做,而是首先倾听孩子,让孩子说出纠纷的问题所在,让他们自己找出解决方案。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权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设计出解决方案的自由,成人不能剥夺儿童这一自由。
婚姻敏感期
人际关系敏感期度过后的下一阶段。最早要和父母结婚,之后会“爱上”一个伙伴。出现在4岁以后。
儿童形成结婚的概念,表明TA对性别、对自我、对异性已经有了初步感觉。
这是一个纯粹的感情培养过程,儿童能在童年顺利度过婚姻敏感期,将来对TA成人后的婚姻将有裨益。
儿童表现:
1)最早表现出对自己父母的喜欢和依恋。女孩会说和爸爸结婚,男孩会说和妈妈结婚。
2)发展一段时间后,儿童突然发现自己应该和同龄人结婚,然后开始选择对象。
3)再发展一段时间,5-6岁左右,会因为喜欢而痛苦,而且会接纳和理解很多复杂的情感,比如你很不错,所以也有别人喜欢你,你可以选择别人,也可以选择我,没有关系。如果你不选择我,不是因为我不好,只是你和别人更合适。
这么复杂和理性的逻辑,就这样自然地出现了,儿童真的很神奇。
家长如何做:
1)理解这一敏感期的存在,不要大惊小怪,认为自己孩子道德有问题,或者早熟。
2)更不要勒令禁止孩子这一行为,不许谈论不许交往,这会破坏儿童敏感期,同时也过早地给孩子强行加进了一些暧昧的意识和不良的意识形态观念。
3)婚姻敏感期的到来,家长应该高兴,因为我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为还孩子建立更好的婚姻观念,更好的爱的观念和丰富的情绪。
敏感期太神奇了,它是造物主赐给儿童的最好礼物。让他们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过,获取能力,感知世界,认识自我,最终能够适应这个复杂的社会。
家长要多花时间关注孩子,物质和精神都要给予,更要给予的,是高质量的陪伴。
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
就是在爱与自由的氛围下(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肯花时间陪伴孩子玩耍与学习,引导TA认识世界,探索世界,不要在陪伴过程中玩手机谈工作,也不要说些无效或负面的话,专心陪伴,专心感受儿童的世界,这才是高质量陪伴。
很少有家长能做到吧?
你做到了吗?
ps. 我发现把知识和理论进行输出是个美妙的过程,从中提高了我的概括能力和表述能力。
每一个敏感期必须自己先吃透,再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还要给家长一些中肯的建议。写完之后,自己也有提升。
pps.最近在追《我的前半生》,你们呢?特别想写万人唾弃的凌玲,自古套路得人心,我想分解一下她的套路。
希望每一个女人,每一个为家庭付出的妈妈,好好爱护自己。也希望你们都有一个唐晶这样的闺蜜,就算给我十个贺涵,我也不换一个唐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