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农桑旧事:附五,老风俗(中)

农桑旧事:附五,老风俗(中)

作者: 唐都浪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4-30 00:44 被阅读0次

    一、端午节略考

    端午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中国各地各民族,都有隆重庆典,风俗虽然近似、但也不尽相同。所以,端午节的起源论,流传下来许多口水和八卦。

    中国历代的古天文学家,演算日月星辰运行,采用干支纪年法:天行为干,地行为支;故曰天干地支。

    天干演算釆用十进位,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演算采用十二进位。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相互搭配组合,不重合地搭配一轮,正好为六十年,故曰六十花甲。是为中国干支历法。另外,十二地支与全年十二个月对应,十一月为子月,以此顺延。

    十二属相

    历代的天文学家,与民间顶神、巫师及巫婆相互合作,又为天干地支配以图形和图腾:天干配以星辰排列图形,即如今常玩的星座;星座说,其实并非西方文化独有。地支,配以动物图腾,就是朝野尽知的十二属相之说。

    以干支历法(的规定)推算:五月,相配的地支是:午;对应的动物图腾为:马。五月初五,双五相逢,对应的排行,均为五。恰好,天干的第五位排序是:戊。而地支第五位排行、对应的动物图腾是:龙。

    看到了吧,以上的信息是:五、午、戊,几个同音字,不期而遇。加之马与龙,更有意思:古人几乎马龙不分家;所谓的龙,其实就是有角、有鳞、有长爪;既会飞翔、又会游泳的马。

    由以上信息断定:端午节,之所以产生许多名称和说法,与五午戊三个字及其意义关系颇大。

    二、五月祷辨正

    关中沣河流域上游一带,历来把端午节称为:五月祷;几乎从来不说什么端午节。但吃粽子的风俗,并无改变。以致于我第一次听到端午节时,表示不解,曾被人笑话说:只记得吃。

    但五月祷的dao,究竟是祷还是悼?还需费一番口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导是:五月悼,是悼念屈原;所以应该是:悼。但如果比起祭祀的远古文明,屈原又显得太年轻。

    因此可以断定:关于端午节起源,流传下来屈原的八卦,基本可以翻篇。所以应该是:祷。五月祷,才是端午节最正经的说法。

    接下来的问题是:最初的远古华夏族民,他们在五月五日,究竟祈祷什么?这个宇宙问题,貌似高深,但若顺着农桑的思路看过去,很快就会迎刃而解。

    五月五日端午节,时令一般在芒种前后;如果逢闰年,则会赶到夏至前后。比如今年2020年,是闰四月,端午节竟赶在夏至以后。

    而无论是忙种还是夏至,都是夏收和秋播的两个关键时令,关系全年收成。

    相对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的古人来说,这两个节气,就是生死存亡的大事。所以,他们必须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向苍天祈祷。

    五月的天气,开始炎热多雨。夏收秋播以及秋庄稼的成长,既离不开炎热的气温和充足的雨水,但又害怕炎热和雨水。炎热会导致干旱,而雨水又会造成洪涝。所以,古人必须祈祷,祈求上天风调雨顺。

    古代传说的龙王爷,是在天上管理雨水的主要执行董事。但是,龙有恶龙和祥龙之说。恶龙带来洪涝灾害,祥龙带来雨露甘霖。所以,五月祷,就是向龙王爷祈祷今年风雨吉祥。

    如此以来,各地民间在端午节的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避邪;儿童穿麻鞋、系红绳等等风俗,都可以解释。

    至于五月祷吃粽子的风俗,其实是为夏收秋播备用的干粮。夏天的食物,很容易腐烂变质;而荻叶、苇叶和竹叶、莲叶,具有防腐功效,用它们包裹食物烹制,容易存放。

    另外必须强调,五月祷期间,民间为儿童制作的奇特装扮,应该与远古时代、奉献童男童女祭祀神灵的恶俗有关。

    这些变态的祭祀风俗,都是远古民间不学无术的巫师、顶神和骗纸,捣鼓的所谓古文化。

    吴承恩幽默风趣,看透了中国历来所谓古文化的明堂;他虚构一匹白龙马,既是龙又是马;白龙马的前身,是西海龙王三太子。

    小白龙与几个师兄弟,把西天路上那些装神弄鬼的巫师和顶神,打了个稀巴烂。

    三、中元节与下元节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是中国传统的鬼节:祭地官。道家有个传说,七月十五是地宫圣诞;该日地官要打开地狱之门,让鬼魂回家和阳间的亲人团聚。

    道家该日设有道场,还要放饭,为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提供餐饮服务。所以,民间也曾流行在七月十五前后祭祖的风俗。

    七月十五之际,如果没有其它特殊灾害,庄稼收获基本在望。古人祈祷、祭祀,是希望地官和祖先亡灵,能够保佑丰收。

    地狱之门

    关中沣河流域上游一带,各村曾流行过的单日七月古会,就是从古代七月十五祭地官的仪式演化而来。七月古会比较隆重。

    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祀风俗:祭水官。道教有三官之说:天官、地官和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三官的诞辰,分别为: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故有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三元之说。

    以古干支历法为例,十一月为子月。十一月期间的冬至过后,即为新年。所以,十月十五的下元节,又是全年最后一个月亮节。古天文学家和古代文化大师,都很看重黑夜中的月亮,此日必有重大祭祀活动。

    关中沣河流域上游一带,各村也曾流行的十月古会,就是由祭水官的礼仪风俗演变而来。十月中期,秋收早已结束。当地的十月古会,其实也是对秋收的庆贺。

    当地各村过十月古会,家家户户必然搭蒸饭招待亲友。后来,当地搭蒸饭的风俗,又渐渐演化为对亡故老人的祭悼。

    家里有老人亡故、以六十岁为界线,必然搭蒸饭招亲友乡邻。搭蒸饭的风俗,前文讲述当地糯米小产业发展之时已详,暂略。

    四、十月一及冬至

    冬天,民间还有两个祭祖风俗: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和隆冬的冬至节。

    意思是:冬天和三九隆冬,接连到来,后辈孝子贤孙上坟祭祖,顺便烧点冥币冥衣,为阴间祖先亡灵置办冬衣。所以叫寒衣节。

    古来祭奠神灵和祖先亡灵,同时也是人类自己意志和欲望的体现。事实上,不只是阴间的鬼魂冬天寒冷,而人类则更需要冬衣御寒。

    因此继续推断:十月初一的寒衣节,是远古人类因为物质缺乏,为了葛麻桑蚕之事进行的祭祀和祈祷活动,也是手工业时代初期、逐渐兴起的商业交换活动。

    但这两个民俗节日,都流行以家庭为单位的祭祖活动。所以,除了简单祭祀祖先之外,民间并没有兴起大型典礼。未完待续

    唐都浪子《草村农桑纪事》之:老风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农桑旧事:附五,老风俗(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hx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