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IT·互联网简友广场想法
从2022年始的互联网裁员潮谈起

从2022年始的互联网裁员潮谈起

作者: JandenMa | 来源:发表于2022-03-29 15:56 被阅读0次

    最近互联网上都在说裁员的事儿,搜了下相关数据资料(真实性和完整度由图源负责,此处仅引用,侵删)看了下,大厂似乎都在「开猿节流」。作为一名开发者,谈谈我短浅的理解和看法,只是茶余饭后的唠嗑,纯属个人不成熟的观点,如果您有认为我说得不对的地方呢,您就当我胡吣,不必太过较真儿。

    图源网络,侵删

    相比于2018年底我裸辞那会儿,这次似乎更加「必然」「重创」一些。

    2018年,随着P2P的陆续爆雷,不少以此赚着快钱的中小企业,以及与这些企业有业务往来的上下游企业,接连裁员、倒闭。那段时间,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上午正常上班,下午通知解散,还有各种赔偿纠纷。


    为什么说这次更加「重创」一些呢?

    1. 大厂居多,而且量大面广

    我们从网上的数据可以看到,这次裁员潮,首当其冲的就是各个大厂。要知道,大厂的员工人数,是普通中小企业的几百倍甚至更多,从数据上看裁员率平均范围大约在10%~30%,而且涉及基、中、高层。

    什么概念呢?根据网上数据显示,2015年之前,大厂员工人数大都在5万以内,但到了2021年的员工人数,突破10万的,不在少数。假设一下,就算其中20%的部门,各自裁了20%的员工,一个大厂就得裁掉至少4000人。当然这种计算不完全科学,只是打个比方。

    2. 连锁反应明显

    经过两三年的疫情肆虐,再加上战争、博弈等国际因素,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果一部分企业进行大裁员,按最理想的情况,这部分就业压力能被同行业的中小企业消化,就势必会造成供过于求,员工为了糊口,企业有了更多选择,薪资就会被压下来。

    但现实显然不可能这么理想化,中小企业也在勒紧腰带过日子,他们没有能力消化这么多的就业压力,顶多优化掉几位员工再补充点人力进来。

    那剩下的人怎么办呢?转行转型?每个行业其实都不容易。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似乎也并不好考。(说实话,这一点,从我转入计算机专业的那一天就开始在思考,也一直在调整规划和布局,只是随着环境因素变化,似乎越来越没有结果。)可能「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人还会好一点,但如果有家庭、有小孩甚至有房贷的,后续的连锁反应其实是可以想象的,比如断贷、法拍等等,这里就不展开了。

    这个时候人难免是要迷茫的,但不要对生活失去信心,要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那为什么说「必然」一些呢?

    1. 行业竞争、人力饱和、资本扩张

    我们回首看看这几年,行业的模式,基本上是这样子的:A企业发现一个可以盈利的风口/缺口/噱头,当A企业进行了一轮验证之后,BCD企业就相继推出竞品,并且他们会留下「接口」让下游接入,从而会衍生一批为此服务的初创企业。短视频、社区购物、直播带货、共享单车、新能源汽车等等,似乎都有这种影子存在。然后你看随着业务线的增加,他就得多招人,随着人力成本的增加,他就得想办法多盈利,也许就又得继续扩展业务,这是一个循环。而且你看ABCD这些企业,大都选择跑着进了交易所,迅速上市,以吸收更多的资本。

    我们之前一直说互联网创业并没有那么容易,有一些短视频初创企业跟我说利润还不错啊。其实这是两个不同概念。上面说到的这些衍生初创企业,在一定时间段内是可以快速盈利的,但得审时度势见好就收。而我们说的互联网创业难,成功的微乎其微,是因为如果你真的想去开发一款软件产品投入市场,注意,说的是产品,这里边是有多轮风险的。首先是负利研发阶段,这需要充足的资金和人力来维持。产品出来后,营销策略和市场反应又是一场考验,即使你做过前期调研。如果无人问津或销量惨淡,那么前期投入就很难回本。如果盈利,那么可能有大企业想收购你,如果你不愿意被收购,很可能很快就会有竞品出现了,而且人家资本比你雄厚,你很难维持下去的。

    竞品的出现本应有利于良性竞争,从而相互激励和优化自身产品,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但如果是为了「分蛋糕」,对行业来说,是一种互相伤害。

    无序的竞争和垄断势必会造成市场混乱,也让消费者无奈。市场等监管部门的反垄断等监管措施,对于消费者和同行业的弱者来说,及时,到位。但对于这些早已扩张业务线的大企业来说,他们的「收手」,就意味着利润空间减少,大概率也就意味着裁员。

    2. 物料涨价、盈利下降、消费疲软

    最近的物料涨价是肉眼可见的,比如汽油涨价,95#汽油已经突破9元,随之各新能源车企宣布由于电池等原材料涨价,旗下新能源车涨价3000到10000不等。

    与此同时,随着消费成本的提高,一部分消费者也开始理性消费,甚至直接不消费。什么意思呢?简单点说就是他们不愿意随心所欲花钱了。而且随着这五年来买房的人增多,背负房贷的人增多,在疫情反复的背景下,他们怕了,他们不敢生病,不敢失业,甚至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受了委屈也咽进肚子里,吃着一顿20元左右的猪脚饭,宏观消费明显疲软。

    企业不可能完全将涨幅全部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又不愿意消费的话,这样一来,企业的盈利空间在下降,而员工的人力成本支出又是相对固定的话(其实不可能固定,因为还要涨薪),企业负担就会很重,裁员,或者叫优化,或许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3. 梦想不敌现实,冒险不如躺平

    我们一直说「年轻人不能躺平」,除了小部分人之外,大部分人是被迫躺平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物质欲望的急剧上升,90后、00后的面临的环境压力,显然要比70后和80后大得多。那一代人,改革开放的二三十年大好时光,大家都从零开始,只要敢拼敢冲敢闯,就能让生活变好一些,大家都有冲劲儿,都愿意去尝试。而90后和00后,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科技发达,生活条件没那么艰苦,但机遇却少了很多。

    我面试过几位95后的小伙子,他们有两个观点让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为什么要去一些城市打拼,我奋斗十年,我也在那里买不起房子,赚的钱大部分都花在租房上了」,「我完成好本职工作就好,我多干一些,工资也不会变化」。

    虽然作为企业我并不赞同或欣赏这些观点,但作为90后,我却很能理解。因为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像在赌,看不到希望和结果。90后和00后他们会开始「计较」自己的付出和收入,他们想要一种相对对等的待遇,如果达不到,那就辞职或者躺平,反正能糊口就行。

    再回到企业角度来看,如果长时间培养着一批「劳动力」而不是「创造力」,这人力成本也是很高的,最后势必也是要优化的。


    从现在全球经济来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这两年肯定都是要开源节流的。改变局面,这是大局和环境的事情,我们无力改变,这里也不去讨论。作为企业,要控制好人力成本,营造良性竞争环境,给员工足够的安全感,同时做好风险储备,哪怕撑不下去了,也不能拖欠员工工资。而作为个人,要调整好心态,脚踏实地地工作,平安祥和地生活,同时控制消费欲望,尤其是超前消费,做好风险储备。

    希望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能够知足常乐地活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2022年始的互联网裁员潮谈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ymvj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