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语问安8.31』事物都是相对的、可转换的,绝非固定不变的。犹如自私一样,是相对而言,比较出来的。如若没有群体的生活背景和集体的本地,单个个体的独立的行为举止,也就没什么自私可言,也就不存在所认识的自私自利行为。实践证明,“自私”并不一定是坏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从某种程度上讲,亦能喷发较大的推动力、影响力和正能量。自私的个体,会不由自主地对客观事物进行比对,也会把自身与他人进行比较,希望闪耀光芒的一面归自己所有,虽说自私但依然值得炫耀。既然“自私”是只为自己打算,那势必在对比或比较中看到更好的东西,最起码在比较出来差距的情况下,想要占为己有的肯定是更加高品质的哪一个,绝非稍次次品,更非残品。如此的循环往复当中,一方的自私拥有,另一方也会滋生同样的想法,也就想着自己所拥有的的比他的更好一点,于是乎,在共同看上的东西上就想着比出高低、分出优劣、决出胜负,也就无形中推动了技术的更加精湛、物品的更加精妙。这样的来回比较,也就无形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推进技艺的更加娴熟。自私引发下的能量,不仅仅是负面的,也蕴含着巨大的正能量,关键看如何去引导,是不是真的想去引导,是不是真的想让其发挥磅礴正能量。只有“小我”下的自私,没有“大我”下的自私,自私亦是动力。早安,开心一天。[微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