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天下文章一大抄,那么1973年上映的《骗中骗》无疑是现代商业电影的搬运工们取之不尽的矿源,只需更换时代背景,就可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当然,也是有志者之噩梦。另外,也存在着一批挑骨头的无聊者,比如区区在下。
故事发生在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开头便已清晰交代,甚至交代得有些过于清晰。街上纷飞的垃圾反衬出风之萧瑟,排队的贫民也是对经济环境最直接的体现。仅用这些画面交代信息本就足矣。但此时前景闪过一个正在翻垃圾桶的背影,可以清晰看到衣服破开的大洞,这一幕稍显刻意。毕竟不是现实主义电影,在后面的故事中也没有着重体现民众之贫,这一处理,倒是有些小瞧了观众对画面的领悟能力了。
Paul Newman 饰演的骗术大师 Gondorff影片中段在视听语言上中规中矩,尤其火车赌局段落,基本是人物正反打配合筹码与纸牌的特写,比较平淡。Gondorff 的换牌过程也绕开了,直接出结果,未能解痒。若能在牌局过程中通过画面来表现谁占上风,谁处下风,形势逆转之时,让逆转者与失败者同框,构图呈碾压之势,观感或许会更加跌宕起伏。
火车赌局想要在这部电影的主题上探讨思想深度,显然是不实际的。结尾 Hooker 放弃分赃,这是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一贯的三观正确的需求。“坏人”到最后“变好”,让观众免于遭受来自内心的道德审问,服务可算周到。只是影片的笔墨绝大多数都落在骗局上,对主题只几笔带过,让结尾成为了类似国产电影中用字幕来惩罚坏人的效果。但同样的,上了这一保险,主菜就可以大胆地驰骋。电影种类众多,无法面面俱到才是常态,我想没有多少观众是抱着颠覆世界观的预期进影院看这类电影的吧。
话说回来,尽管主菜是骗局,这部电影中还是存在抒情段落的,即 Hooker 被“FBI”威胁后回到 Gondorff 身边情绪低落。此处穿插了孩子们玩旋转木马的情节,用了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让色彩鲜艳的木马在背景处旋转,搭配孩子的欢笑声,此时落寞的Hooker在前景处离开,构图上旋转木马占据大半,Hooker 的身体则显得弱小一些,再经伤感的背景音乐一烘托,观众已然进入到 Hooker 的心境之中,也掉入了导演的陷阱之中。
Gondorff 与 Hooker这就必须说到,中文译名《骗中骗》,其实很巧妙地点出了这类电影的本质。在电影中,骗术大师 Gondorff 要骗的是 Lonnegan,那么只需表现 Lonnegan 如何上当即可,为何还要大费周章去渲染 Hooker 和 Gondorff 这段情绪低潮?原因就在电影之外,主创们同样都是骗术大师,他们欺骗的目标,正是屏幕前的你!观众提前知道这是一部有关欺骗的电影,心中自会提高警惕,导演深知流于表面的骗术难以奏效,于是使用了境界更高的情绪欺骗。一旦你跟随主角一起经历低谷,开始担心主角,那么导演就得逞了。
反转类电影,无非就是观众体验导演骗术的过程,而随着观众阅历的增加,这个过程将会越来越艰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