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永恒的苦与乐,苦与乐常常只在人心的一瞬之间。所以,我们不要因为得到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为失去而痛苦不堪。
去爱你的感觉,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些叹息与呻吟,就交给歌剧演员吧。
无数人会说,活在当下。但很少有人知道活在当下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当下这一时刻产生的感觉,情绪和情感,就是当下的唯一。如果你这时脑子里还生出一个"我"的概念,那么,你就没有活在当下。
真而纯的情绪,是源自当下的情绪。它在提示我们,你现在欠缺的是什么,你现在应该弥补什么。由此,不管这真而纯的情绪是什么,我们都必须尊重它,接受它,并听从它的指引。也有一些沉溺性的,歇斯底里的情绪,假若你经常失去控制地发泄情绪,那么,这种情绪一般都是在提示你,你的过去大有问题,你的潜意识大有问题。
任何真切而纯粹的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假若你学会敏锐的捕捉并坦然接受他们,那么你就会获得不可思议的成长。所以说,真纯的情绪,感受和体验都是"心灵的兵器"。

佛曰:我是一切根源,一切根源在我。只有当一个人心念清净时,才能感受到绝对的快乐。
快乐的人不是没有痛苦,而是不会被痛苦所左右。红尘看破了不过是浮沉,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
快乐源于每天的好感觉,把每一天过好即是幸福。如果我们总是忧虑明天的风险,总抹不去昨天的阴影,今天的生活怎能快乐? 生命的最大杀手是忧愁和焦虑。持续的快乐来自内心深处的快乐,我们之所以生活的比较愉快,是因为我们学会了美好。
一颗成熟的心,要像大海一般宽容,在委屈面前,一笑了之。 缘到则聚,缘尽则散。
用单纯的眼光看待人生,你将少掉许多莫名的烦恼。用感恩的心去面对你的人,你会发现人间真的有许多无私与美好。

人生究竟为了什么? 是为了寻找前世的姻缘,还是为了某种特定的使命,还是为了各自的追求与信仰?
不论答案是什么,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活出自己,生命才有一切可能。
衡量一件事情应该不应该去做的标准,绝非“值得”或者“不值得”,而是我们内心的感受。如果这件事对别人有益,同时可以让自己得到一份温暖恬静的心境,给自己的人生增添一段可以随时驻足倾听的声音,那就放手去做吧。因为这就是我们得到的最大回报。
追求人格的自由,结束已经发生的事实对我们心灵的羁绊只有一条途径 : 接受。接受已经发生的事实,承认它已不可改变。优秀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他们总是会把消极的想法从自己内心中扫除殆尽,让内心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最重要的不是活着,而是活出美好。

痛而不语是智慧,笑而不语是豁达。
相信许多人有这种体验: 一场大病,一场灾难或一场意外的死亡,改变了人们的人生态度,使得我们明白,什么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这也是悲惨的人生真相,必将带给我们的馈赠。那次悲伤,令他形成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人生哲学。结果,生活一旦平静下来,他就会觉得,自己需要重新一次"置于死地"。
其实任何一次袭来的痛苦,不管多么难过,只要你沉入其中体会它觉察它,那么最多半个小时就会融解并转化,有时会以喜悦结束,有时会以平静结束。
挫折发生了,我们要分析挫折发生的原因,这就是归因。低AQ的人倾向于消极归因。要么,他们是外部归因,将挫折归因为他人,环境等因素,而认为自己没有一点责任;要么,他们是消极自我归因,认为自己应为挫折负责,但同时认为局势已不可扭转,而很容易产生被伤害感和无助感。高AQ的人会有这样的积极负责感: 我认为我应该为"改善"这一局面而负责。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受到的伤害,能让别人加倍偿还,否则就觉得心理不平衡。受到这种“正义感”的影响,我们常常感到焦躁不安。正义感也是我们的烦恼之一。这种“正义的怒火”正是使我们变得僵硬、变得钻牛角尖的罪魁祸首。“正义之怒”的真面目是复仇之心。
在发现“恶”的时候,只要自己有了想要当正义使者的想法,就会沉溺于欺凌别人所带来的快感中而无法自拔。但等短暂的快感过去之后,自己只会更加郁闷。由此开始,我们也许便会明白,“因为这种正义感,自己反而变成了丑陋的小人啊”,从而吸取教训,远离这些污染心灵的恶言恶语。
心胸狭隘的我们,对于他人的反复无常,总是无法原谅。而且常常因为生气,让心灵陷入混乱的困境。其实,他人的内心本也是诸行无常,所以,无需过分介怀。

欲望本身并没有善恶思属性,在正常情况下,那些基本的欲望可以促使我们步步向前,这就是佛常说的正欲。但是,控制欲望太强的人,要么他们亲自制造苦难,要么他们的所谓盛世后,接着就是巨大的苦难。
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用不断地获取,占有来获取某种安全感和满足感,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垃圾",那些我们并不需要的衣服,本应该扔掉的食物,还有情感生活中的那些伤害,那些该断掉的,该舍弃的,就应该让它们离开,能断才能得到。
放手虽会带来伤感,但这份伤感仅仅是放手之后的一种感受,并不意味着不能继续。

不争不辩,不闻不见是大境界。放下争执之刃,持不争之戒,就会免受纠结之苦,而且以淡然的平常心应对无常的人生,这本就是修行的目的之一。
别总是围着别人转,总渴求别人给我什么,请把焦点和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只为自己跳舞。
一个人生命中的得与失,总是守恒的。我们在一个地方失去了,就一定会在另一个地方找回来。
人终须一死,因此要活得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