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比如:出嫁的女儿,成家的儿子再回父母家,到底是主人还是客人呢?
在我心里,生我养我的地方永远是我的家,回家看父母永远是回自己的家。可出嫁前后,别人却不这么认为,之前求学回家路上遇到邻居,他们打招呼会说:"回来了。"现在回家他们却说:"你来啦。"不同的三个字却透露出不同的关系。第二个招呼明显感觉你是这个村的客人,每每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会纠正:"我回来了。"告诉他们,我不是客人,是主人。
父母家成了女儿心里回不去的娘家,那么婆家是自己的家,是老公的家吗?
每年春节都随老公回老家和公婆一起过年,内心觉得这以后就是我的家,所以内心会比较放松,可公婆却变得拘谨起来,仿佛迎接客人一般招待我们。看到我们回来,激动的说:"回来啦。"过年几天尽量不让我们干活,所以,老公回家后只找朋友玩耍,不管家里的事情。
今年回来老家,家里空无一人,公公去世了,婆婆在哥哥家。我和老公开始按照自己的想法整理一切,经过两天的整理一切焕然一新,我奇怪懒惰的老公竟然可以这么勤快,老公说:"之前想整理,公公总是不让……。"原来,他也被当成了客人呀,虽然这里是生他养他,每到过年都要回来的家。
其实,即使是自己的小家,如果把自己当作客人,家如同宾馆,也是会对很多事情冷眼旁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态度一定会让另一半寒心。夫妻关系变得淡漠,家失去家的味道。只有夫妻二人以主人的心态,相互扶持,家才能从无到有,共同创建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家园,自己才会有真正的归属感和成就感。
我想自己在家里是主人还是客人是由自己决定的,不要管世俗的眼光,别人怎么想一点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怎么想。主人和客人虽然只是不同的两个字,却造就了主动和被动两种态度。定位自己是客人很多事情只会袖手旁观,只有从心底里定位自己是主人才会有归属感,才会当成自己的事情去解决。大家说对吗?
如果觉得自己在哪里都是客人,就会觉得哪里都回不去了,内心的孤独和荒凉只能自己品尝,如果觉得自己在哪里都是主人,那么,是不是处处都可以是自己的家呢?
家是自己创造的。你是你自己的作品,愿大家都找到自己内心的归属感,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家。
你在家里是主人还是客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