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天的时间跟着彦彦在【国之学堂】听完了南山空同注释版的《道德经》,受益匪浅,听完后感觉从头到脚无比通泰,像是吃了一顿酣畅淋漓的大餐、像是去风景优美的地方完成了一次SPA,像是去了一趟圣地。
这二十年来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懂得的道理,好像在这二十天中突然变得系统起来了,也明朗起来了。所以我决定返回去,重新再读一遍。这次每读一章,我要把感想也写出来,加深印象也作为纪念。
彦彦讲后小结:一切规律都可以被认知,所有的名字都是我们自己去判断的。当我们建立这样的认知的时候,实际上我们会知道一切的规律,其实都在我们自己的心里面,一切的道都在我们的心里面。那我们认知规律的方式就是我们通过一些表面的现象,通过一些事件,我们去观察分析他,然后再去总结,总结出来属于自己的规律。当所有的人都认定这样的规律的时候,它就称为规律。而不是说它本身就是一个铁定的规律,不变的规律,所有的规律都是会变化的。
所以这一章为什么叫做知道识易?“知道”呢,就是说一切规律都可以被认知,我们首先要建立这样的一个共识,就是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这个规律指的应该是绝大部分人的认知,绝大部分人都相信的认知,我们可以称它为规律。但是这样的规律也是人总结出来的,而不是说他真正是一定不变的规律。我们要相信这个东西是会不断地变化,然后不断地生发。随着时代随着各种事情的变迁,各种因素的加入,这样的规律是可以被完善的。所以这个就是识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动态的去掌握规律,动态的去掌握我们自己的生活,根据我们自己的心去辨别出属于自己的规律。
我的感悟:第一次知道,原来整本《道德经》是一本规律大全,我们也都知道遵循规律来生活一定没有错。
道,可道,非恒道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看上去特别倔强,固守自己的认知根本不愿意去改变,这样的人我们称之为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越是年纪大一点的人越会有这样的毛病。
而实际上,规律在不断变化,所以有“学无止境”这个词语,而且越是爱学习的人越谦虚,因为他越学习越知道宇宙浩渺无边,人类是如此渺小,我们只有时刻懂得去除自己的“偏私虚妄”之心,动态的掌握规律,而且根据我们自己的心去辨别出属于自己的规律来。
所谓“爱自己,找到自己,活成自己”应该就是找到自己生存规律的一件伟大的事情吧。
多年前,我跟本不懂这个道理,因为学校里老师也不教这些,高种毕业后的第一年我就结了婚,直接从学校跳进家庭,结婚时是带着美好想像的,可是现实给了我一个无比大的耳光,当我对于很多突如其来的事情应接不暇、疲于奔命时,我停了下来,我进入收入不高但我无比喜欢的一个环境新华书店来工作。书店的慢生活以及丰富多彩的书给我开启了一扇大门,生活从那时候开始有了转机。所以后来很多年里我一直保持读书的习惯,从没间断过。
活到老,学到老而且到任和年龄都保有一颗好奇心的人是云云众生里最可爱的人。“好奇心”这三个字我在很多文章里都看到过。时常拥有好“好奇心”也是保持年轻的法门之一。
我有时候回过头去看我自己,想像一下,这么多年,我自己不学习将会是多么面目可憎,所以很感谢生活给与我的那些苦痛,逼着我不断地自我更新。
名,可名,非恒名
最近学习佛法,也体会到了这一点,这种“空”,宏法师兄当时讲“空”的时候,我不太明白,当我听到彦彦讲解这一句“名,可名,非恒名”的时候,我体会到了佛法里的“空慧”,我们给这个世界上的每一种东西都命了一个名字,比如我有乳名、身份证上还有一个名子、现在还有微信名字、还有笔名,从小到大我自己也是在不断地变化当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如果过去认识我的人还以过去的眼光来看我,就有点思维固化了。从年龄上来讲我已到中年了,我的脸上逐渐有了皱纹,从生活阅历上来讲,现在的我肯定比以前丰富多了,所以,当我在婚姻里走过二十年后,我的婆婆和小姑子还想以以前无比自私的方法来和我相处,还想以继续伤害我从而找到她们的存在感的时候,我选择再不去见她们,直接就不来往,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我了。我已经懂得如何爱我自己,如何活成自己。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从这一句里也可以体会到一种“空”,天和地刚开始的时候原来是没有名字的,是我们人类给各种看到的或者体会到的东西命了名字。于是才有了万物。看来一切都是我们人的作为 。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缴。
这一句说的太好了,要我们放下自己的偏私虚妄之心,常常以“空”的心态来看待这个世界就能发现美好。如果像那些厕所里的石头活的又臭又硬的话,这样的人只能活在自己狭隘的世界无法自拔。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我们这个世界并非非黑既白,还有灰色地带,我们要学会不同维度去看待这这世间的一切。可是以前的我看问题很容易非黑既白。其实这个道里这两年我从其他书里也接触到了,这次在《道德经》里又看到了这一点,很高兴。
这么多年走了过来,其实这些道理就在自己心里,只不过有所偏差,这回矫正了。在学修的路上,继续前行,永远怀有一颗好奇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