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ngela自在
埃里克森在比较成年期的几个发展阶段时,认为青少年时期的发展任务是”找到你想要做什么以及你想成为什么样人”(自我同一性)。
成年早期的发展任务是“了解在工作环境中和个人生活中你想和谁在一起”(亲密感),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则是“知道你可以关心谁以及关心什么”(繁衍感)。
成年中期的发展任务的核心不是生养子女,而是拓展自我,为下一代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体验关怀的实现。----摘自《发展心理学》
最近在看《发展心理学》的时候,理顺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这条线是如何发展与变化的,也更加明确了每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人的发展,不会因为停滞而不继续向前走,只是发展的方向的不同,或向好的方向或向坏的方向发展,
古尔德的观点与埃里克森的观点类似,都关注自我的发展。其中他提到在阶段四,34—45岁,个体要克服的错误假定是“邪恶和死亡时不存在的。”
此阶段正是中年期,大多数人身体健康,朋友和亲戚都建在。因此,虽然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地结局,但现实中地死亡还未进入个体的生活。
中年人会逐渐感受到死亡这个主题,同时也会意识到无人能真正保护自己,每个人都可能有其阴暗的一面。
看到这里的时候,不觉赞同。其实何止需要到中年时期,在成为母亲的那一刻,身体里就生长出了一根弦。
这根弦让自己变得更加坚强,因为不愿意看到自己倒下的时候,孩子无人照顾的场景。在每次身体感觉到不舒服的时候,如果只有自己跟孩子在一起时,自我鼓励的力量愈加厉害,内心清醒的知道,除了自己,无人能真正随时在身边保护着自己。
身体的健康在于日积月累的保养。
在关怀下一代的同时,也时刻看到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正如抖音上流行的一句话:“这辈子,不妨大胆一点,勇敢地去实现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害怕失败和受伤。毕竟,到最后谁也不能活着离开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