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第一周我们学习了六问法,那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对六问法的理解,既是为了检测自己的学习质量,也希望能和大家的想法碰撞产生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界定问题六问法
1目标是什么
2现状是什么
3差距是什么
4目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5目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6差距背后的原因
先来说一下我自己对这六问的理解。
差距=目标-现状,单就这一个公式虽然简单,但是一直没有重视过。每个人都想提升,都想进步,都可能有个目标。
我自己之前就是,时不时树个flag,尤其是每逢重大节假日,每年初,每月初这种,当然很多都没有完成,过后可能会归咎于不自律,自制力不强什么的,但是竟然没有从基于现状的角度去考虑过如何达到目标。
所以这个公式就很启发我。
所以六问里边前边三问分别定义目标,现状,相减得到差距,也就是要面对的问题。
提出的三项准不准确呢?六问里的后三问就是针对性进一步检测验证。核心目的就是通过探讨目标现状背后的原因确认所提出的问题是准确的,解决了之后一定能弥补差距的。
经过六问法界定清楚问题后再寻找对策框架去解决。
对比之前呢,我碰到问题后也知道遇事不要蛮干,要动脑子思考,但如何思考呢?我不会。我会的就是坐在那里,做思考状,等待想法冒进来。
比如说觉得工资低,想提高收入。会冒出来想法换工作,也会有声音说在公司好好干升职加薪,也想着要不要去创业,不行就降低花销,节省开支。这样下来一堆“想法”每个都有支持的理由,每个也有不现实的成分,最终“思考”了半天,选择放弃,继续原来的生活。类似的情形有太多。
对于我来说,学习了六问法之后,这显然是一套成熟的思维方式,不仅体现在能产出界定后的问题,而且有0.5why自检以保证提问效果。这样界定的问题就值得认真面对想办法去解决。
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对使用过程中该注意的点都练习了一遍,基本会了,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短期内完成当前问题的跟踪解决,毕竟这就是工作中的问题,等于是做了咨询工作。
另外我的计划是找自己其他方面遇到的问题和身边其他人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练习。这样才能内化为界定问题的本能。
就像这次做分享,谈自己一周课程的理解,这个输出过程就把之前模糊不明确的,都考虑清楚了。从整体上理解了六问的架构,在具体使用上明确了细节,学习效果得以巩固。
最后总结一下,界定问题六问法的至关重要,它产出是对所提出问题的多次检验,确保问题是准确的。
然后六问里分别对目标-现状-差距综合运用准确描述问题,5why,0.5why等方法保证效果,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以后无论是对待自己还是别人的问题都有了思考的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