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还是赶回来过年了。据她说,是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各种统筹腾挪,才能提了前,而不是在大年夜回归。
当然很高兴,但更让妻子高兴的是,女儿连行李都没有收拾,就各给了我们一个红包,厚厚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我和妻子已经没有具体概念,有多少年没有拿过春节红包了。
妻子看的是红包,我看的,是女儿的脸,虽然一脸淡定,但其中,照样有一丝骄傲,一丝满足洋溢出来。
真快,这是女儿大学毕业后的第四个春节,就这四个春节,女儿飞快的完成了从一个小女孩到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成人的转变。
从女儿进入青春期开始,她每年的春节礼物都是我和妻子的纠结,也许,这是每个有孩子的父母都会面对的问题吧。
往往离春节还早,女儿就把礼物挂在了嘴边,每次都是信誓旦旦的说就这一双鞋,就这一件衣服,就这一款手机,春节就绝对不要了,但几次之后我们才吸取教训,不论春节前怎么给她买,到了春节,照样还是缺最应景的那一件,照样是到了三十晚上送,才算。然后呢,压岁钱和礼物永远是分开的,礼物照有,压岁钱照样不能少。
毕业以后,最深刻的印象是第二年在西安给她安置了小家之后,我们过去的第一个春节。大年初一一大早,真的是很早,十点多钟,就要拉着我去万达,说是她只缺新年的一块表。没办法说什么,跟着她去,在空空无人刚开门的万达,由她选了一块手表做礼物。
那时候,我和妻子还在想,到底还是孩子,心里就从来没有想过其他啊。

第二个春节,是回阿克苏爷爷奶奶家,结果赶上了疫情。但变化也是从那时开始。在春节前,女儿就给妻子说过,以后妻子的服装和打扮,就由女儿负责。然后就在节前,妻子陆续开始收到新年礼物,潮鞋,潮服,化妆品,让妻子心疼的同时,又倍感欣慰。更让我欣慰的是,在年三十,爷爷奶奶惯例给压岁钱时,女儿直接表示,以后再不用了,她长大了,工作了,也应该由她送出礼物了。
爷爷奶奶也是大加夸赞,但我们感觉到他们的失落。因为很多年来,爷爷奶奶和三个孙子孙女最亲密的联系,就是每年的压岁钱。
之后,女儿告诉我们,以后不要再考虑给她礼物了,她自己希望能做到每年送我们一次旅游当做新年礼物。
然后,就是这个春节,出不去了,女儿说,就拿钱来补上吧。
其实对父母来说,生养孩子得到回报是最不被考虑的问题,就像我的父母,从来对于我们春节给他们包红包抵触至极,就算是给他们买了衣服用品什么的,也是絮絮叨叨的教育,虽然我们都能看到他们不由自主流露出的安慰和满足。
就像父母说的,所有的新年礼物,都不如自己的孩子健康安乐,能顺遂稳定的过自己的生活。这确实是父母的心思。但自己的孩子能懂事,知感恩,对于父母来说,同样是人生中难以名状的喜悦。
女儿感恩父母,我们同样感恩我们的父母和生活。
毕竟最终,认认真真的生活之下,我们都会活成父母,而孩子,会活成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