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节选自高松、陈晖著作《赋能团队——实现从物化执行型团队到有机生命体团队的蜕变》:
当团队内部和而不同的文化建立起来之后,就应当追求更高等级的团队境界,让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欣赏,建立情感链接,用彼此之间的关心与关爱点燃团队能量与激情。
再以影片《光辉岁月》为例,当球队中白人与黑人球员相互熟悉,共同奋斗,不断取得球场胜利之后,彼此之间就产生了真挚的友谊。当白人球星遭遇车祸不能上场比赛时,球队最好的黑人伙伴去医院鼓励他,并承诺为他而战。真挚的情感激发出球队最强的战斗力,让球队面对强大对手时坚忍不拔。
情感链接的本质是将爱注入团队,激发团队成员的同理心。
同理心一词源自希腊文empatheia(神入),原来是美学理论家用以形容理解他人主观经验的能力。一九二零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铁钦纳首度使用同理心一词,指的就是这种行为模仿(motormimicry)。
同理心(Empathy)泛指心理换位、将心比心。亦即设身处地地对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的认知性的觉知、把握与理解。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方面。
同理心不是简单的同情,而是设身处地的从他人的角度感知问题。能够感知他人的情感,处境与观点。
同理心是指向协作共赢的。为什么要能够感知他人的情感、观点与立场?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要协作起来做一番事业,人们就必须具备同理心,认识到每一个人的利益与感受都很重要。
同理心本质是一种仁爱、利他的慈悲心。为什么要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呢?利己主义者只需要关注与重视自己的感受就可以了。愿意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尊重与倾听他人的意见,在决策与行动中考虑到他人的感受与利益,这背后一定会有仁爱利他之心。
同理心是一种非常了不起的智慧,因为它与人性的本能是逆反的。
心理学发现,人天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于从自我出发思考问题。执着于我的感受、我的利益、我的见识、我的观点、我的存在感,而漠视他人的感受与利益。从而造成自我服务偏见。当失败之后,通常倾向于将责任归咎他人,当成功之后,又倾向于将功劳归因自己。过度相信自己的能力与决策的正确性,选择性吸收支持自己的信息,而漠视相反的信息,从而导致思维僵化。
同理心是逆人性的,也因此是最难养成的。
打破这样的幻觉通常是由一个又一个挫折来实现的。当人们面对生活事业的特殊困难经历之时,才能迫使自己反思自我,并逐渐领悟他人的境遇。
微软总裁萨提亚.纳德拉的同理心是因第一个孩子扎因的不幸而激发出来的。扎因因子宫内窒息而重度大脑瘫痪,需要一生在轮椅上渡过。这个事件使萨提亚遭受了重大打击,在极度痛苦之中,他曾寻求佛陀的教义。并逐渐意识到需要承担起父母的责任,深入理解扎因的遭遇,并对他的痛苦抱以同理心。
萨提亚领悟到:“如果你能深刻的体会无常,那么你会获得更多的宁静,你不会因人生的起起落落而反应过于激烈,而只有那时,你才能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深深的同理心与慈悲心。”
同理心的产生是一个顿悟的过程。它的本质是跳出自己看整体。从小我中抽提出来,以客观的视角看待自己与他人,就会发现世间人并没有本质不同,每个人都有痛苦、迷茫、欢乐与对爱与幸福的渴望。这种无差别心正是爱的起点,也是个人从自我的痛苦中解放的途径。
同理心的产生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同理心的范围从家庭,组织,民族,扩大到整个人类社会。范围越大,境界越高。最高的境界是中国人的传统精神——天人合一。体认到世界宇宙是一个有机整体,万事万物都紧密联系不分彼此。如庄子在齐物论中的名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唯一”当自我的心境扩大到无穷大时,当天地万物与我合为一时,就能够与天地精神自由往来。
从同理心出发,才能生发出对世间万物的同情与慈悲,也才能找寻到生命的意义与自我驱动的终极能量。如北宋大家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同理心人人都有。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它温和又强大,无形却热烈,足以融化坚冰,形成合力。在团队内部唤起这种能量,就能够在短时期形成凝聚力与前行的动能。
团队领导者应当有意识的激发团队成员的同理心,建立团队成员之间的情感链接,让团队成员之间相互欣赏,真诚关爱,激发人性中最大的善意,从而产生强大的团队向心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