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明月共光辉悅己雅阁
读钱钟书的《围城》(十一)

读钱钟书的《围城》(十一)

作者: 小河边的依依杨柳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00:17 被阅读8次

  第五章 旅行路上的人生百态(1)

方鸿渐、赵辛楣、孙柔嘉、李梅亭还有顾尔谦一行五人,从上海出发,去往位于湖南的三闾大学。

他们先是坐船,后是坐车,再是坐轿子。

途中遭遇日本兵空袭、下雨、盘缠用尽、买不到车票以及找不到担保人无法从银行里取出钱等等困难。

他们一路上碰到的人和事可谓千奇百怪,超出想象,细细研读可知晓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旧中国的风土人情。

下面为大家分享第五章中的部分精彩片段:

1.赵辛楣说:像咱们这种旅行,最试验出一个人的品行。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

经过长期苦旅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

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不讨厌,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姻,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

2.安南巡捕拦住落后的凤仪那辆车子,搜检个不停,巡捕把饼干匣子,肉松罐头全划破了,还偷偷伸手要了三块钱,总算铺盖袋保持完整。

3.赵辛楣对鸿渐说:活受罪!隔壁绍兴戏唱完,你就打鼾,好厉害!屋顶没给你鼻子吹掉就算运气了。

我只恨当时没法请唱片公司的人把你的声音灌成片子。

假使真灌成片子,那声气哗啦哗啦,又像风涛澎湃,又像狼吞虎咽,中间还夹着一丝又尖又细的声音,忽高忽低,袅袅不绝。

有时这一条丝高上去、高上去,细得、细得像放足的风筝线要断了,不知怎么像过一个峰尖,又降落安稳下来。

赵辛楣让鸿渐这鼾声刺激得神经给它吊上去,又掉下来,直到快天亮才睡熟。

4.这镇上唯一像样的旅馆挂牌“客满”,鸿渐他们只好住在一家小店里。

店门口桌子上,一叠饭碗,大碟子里几块半生不熟的肥肉,原是红烧,现在像是红人倒运,又冷又黑。

旁边一碟馒头,远看也像玷污了清白的大闺女,全是黑斑点,走进了,这些黑点飞升而消失于周遭的阴暗之中,原来是苍蝇。

这东西跟蚊子臭虫算得小饭店里的岁寒三友,现在刚是深秋天气,还显不出它们的后凋劲节。

5.店里的伙计取下壁上挂的一块乌黑油腻的东西,请鸿渐他们鉴赏,嘴里连说:“好味道!”引得自己口水要流,生怕经这几位客人的馋眼睛一看,肥肉会减瘦。

肉上一条蛆虫从腻睡里惊醒,载蠕载袅,李梅亭眼快,见了恶心,向这条蛆远远地尖了嘴做个指示记号道:“这要不得!”

伙计忙伸指头按着这嫩肥软白的东西,轻轻一捺,在肉上面的尘垢上划了一条乌光油润的痕迹,像新浇的柏油路,连忙说:“没有什么呀!”

顾尔谦冒火,连声质问他:“难道我们眼睛是瞎的?”

大家也说:“岂有此理!”

这一吵吵得店主来了,肉里另有两条蛆虫也闻声探头出现,像是瞧热闹。

伙计再也没法毁尸灭迹,只反复说:“你们不吃,有人要吃,我吃给你们看。”

店主拔出嘴里的旱烟筒,劝告说:“这不是虫呀,没有关系的,这叫肉芽,肉芽!”

读钱钟书的《围城》(十一)

相关文章

  • 读钱钟书的《围城》(十一)

    第五章 旅行路上的人生百态(1) 方鸿渐、赵辛楣、孙柔嘉、李梅亭还有顾尔谦一行五人,从上海出发,去往位于湖南的三...

  • 读钱钟书《围城》

    曾以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独终老。其实不是,最糟糕的是与那些让你感到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一看《围城》,想到的大...

  • 读《钱钟书:围城》

    作者自序 大不了一本书,还不值得这样精巧地不老实,因此罢了。—— 如果用一句话评价钱钟书,可能这句最合适了。 一 ...

  • 读——钱钟书《围城》。

    钱钟书《围城》中“围城”这一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围城象征着人生的婚姻。城外的想冲进去,城内的想冲出来,...

  • 好书分享《围城》

    《围城》一书是钱钟书“锱铢积累”而写成的,《围城》果真是把语言运用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因此,读《围城》不能像读一般...

  • 记钱钟书与《围城》

    记钱钟书与《围城》 杨绛 一、钱钟书写《围城》 钱钟书在《围城》的序里说,这本书是他“锱铢积累”写成的。我是“锱铢...

  • 《围城》第三十七周

    《围城》 ——钱钟书

  • 2017年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 《围城》

  • 这些年③…

    钱钟书,围城

  • 读钱钟书的《围城》(二十一)

    第九章 金句摘抄(2) 1.两亲家见过面,彼此请过客,往来拜访过,心里还交换过鄙视,谁也不满意谁。方家恨孙家简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钱钟书的《围城》(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dd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