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王朝在早期都是马上天子得天下,明成祖朱棣就是其中一位。
明朝建立之后,远徙漠北的蒙古势力四分五裂,辽河流域一带的朵颜三卫,也叫兀良哈人,归附了明朝,其他蒙古诸部经过多年相互征伐,形成了两股敌对势力,这就是大漠中部的鞑靼和西北的瓦剌。
鞑靼是蒙古正统势力,但是在明初为了显示这个蒙元帝国已经覆灭,既不用元也不用蒙古来称呼,而是选择自古以来中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鞑靼。
瓦剌是由一个叫沃伊拉的古老森林部族发展而来的新兴势力,这个部落在归附吉思汗的时候,只有四千户,元末南下发展,成了草原上不可忽视的大势力。
这两股势力,为了争夺草原,一直在互相征伐。但是这两部的军事实力都很强,都有统一蒙古的能力,所以这两股势力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
明成祖朱棣经过靖难之役,夺取天下之后,一方面巩固内政,另一方面南征安南,对北方的蒙古采取通好政策。朱棣在继位之初的六年间,不断的向蒙古派遣使臣,可是蒙古大汗鬼力赤,不但对朱棣不领情,而且频频有进犯举动,还扣留明朝使节。
朱棣多次严厉致书给鬼力赤,每次都有赏赐或者遣返战俘,但是最终等到的不是鬼力赤的回信,而是鬼力赤被权臣阿鲁台谋杀的消息。
鬼力赤虽然被蒙古各部尊奉为可汗,但实权是由权臣来掌握的。权臣又缺乏正统地位,所以必须不断地寻找能够号令诸部的人来做大汗。
这段时期,蒙古大汗更换频繁,就连负责监视蒙古动向的明朝大臣,都不清楚其中一些蒙古大汗的名字。这些傀儡大汗很可悲,一旦权臣发现血统更高贵的人选,现任大汗马上被废。
这次,鞑靼权臣阿鲁台,找到一位真正的忽必烈直系后裔,从帖木儿汗国流亡归来的本雅失里,因此作为黄金家族支系的鬼力赤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拥立本雅失里登上大汗位之后,阿鲁台自任太师,开始图谋恢复蒙古帝国的荣耀。
朱棣在永乐七年三月,特意派遣一位曾经出使过帖木儿汗国的给事中郭济,携带书信、战俘前往鞑靼通好,但是郭济到达鞑靼后被本雅失里杀害。
鞑靼的所作所为激怒了朱棣,决定北征。
3.JPG
朱棣调集了10万重骑兵,由靖难老将中仅存的一位齐国公邱福统率,北伐蒙古。但是邱福轻敌冒进,导致10万大军全军覆没,连邱福在内,5名主将全部战死。
消息传到北京,朱棣更是怒不可遏,没想到大明精锐居然被阿鲁台打的全军覆没,这可是龙颜尽失,所以必须报复。
朱棣此时环顾满朝上下,没有一个能让他放心的将领,靖难之役的老将凋零待尽,于是他决定御驾亲征。
永乐八年二月初十,朱棣率大军从北京出发,对外号称五十万大军,而且军队当中出现了两个新的兵种。
邱福的惨败,让明军了解到新的敌情,蒙古北迁之后,鞑靼军队以使用远程武器的轻骑兵为主力。所以,明军就训练了大量能够使用远程武器的步兵来对抗鞑靼。
明军普通士兵的弓箭,射程要达到一百二十步才算达标,另外威力更大,需要手脚并用才能拉开的蹶张弩,射程也达到八十步,而鞑靼轻骑兵常用的弓箭,射程只有五十步,这样一来,明军可以在鞑靼军队的射程外发起攻击。
另外,明军随军出征的还有神级营,专门使用火铳之类的管状火器。黔国公沐英在镇压云南叛乱的时候,为了解决火铳射速的问题,发明了三排士兵轮流装弹射击的方法。到了永乐年间,这种方法演变成为第一拍射击,第二排前后传递,第三装弹的流水作业,进一步提高了效率,这比日本战国枭雄知田信长的三段射击法早了一个半世纪,而且效率更高。
装备精良的明军浩浩荡荡开向大草原。
明军在草原行军格外谨慎,走的特别慢,每走十天的行程就要建一座营寨,打井取水囤积后勤,一旦前线缺水缺粮,马上可以派人去后方取,这样步步为营,一路前进。
终于在五月初一到达大漠腹地胪朐河。先头部队在五月初八俘获了两名鞑靼间谍,经过一番审问后得知,敌情有变,鞑靼又发生内乱。
原来明朝大军一路大张旗鼓的行进,鞑靼人早就得到消息,但是鞑靼的掌权者并不是考虑如何抵抗,而是争论逃往哪里。
大汗本雅失里主张往西投靠瓦剌,太师阿鲁台主张向东联合兀良哈,按说本雅失里是阿鲁台扶持登上大汗宝座的,二人应该意见一致。
可是,明军来袭之前,阿鲁台为了统一蒙古,刚刚组织过一次西征,跟瓦剌打了一仗,结果战败。所以阿鲁台绝不愿意去低声下气地寻求瓦剌的庇护,再者他也怕瓦剌领袖威胁自己的地位。
然而对本雅诗里来说,已经归服明朝的朵颜三卫更加危险,他害怕兀良哈人拿他这个大汗的人头送给明朝邀功,反而投奔瓦剌给他们带去正统身份,想必瓦剌人不能亏待他。
所以大难临头之际,本雅失里和阿鲁台二人各求自保,干脆分道扬镳,各自带领部署,分头逃遁。
2.JPG
朱棣从鞑靼间谍口中得知,本雅失里正奔向斡难河方向。朱棣马上分兵,把主力留在胪朐河畔,监视东奔的阿鲁台,自己率领一部分精锐骑兵,携带二十天口粮,向西追击本雅诗里,急行军追了十三天,在斡难河畔遭遇西去的鞑靼部队。
元明战争爆发以来,中原皇帝跟蒙古大汗第一次面对面的较量,战斗结果毫无悬念,本雅失里没有实权掌握兵力,在悬殊的实力之下,鞑靼军一触即溃,本雅失里仅率七骑突围,最终在流亡途中被瓦剌杀害。
斡难河是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崛起之地,然而他的后人在这里遭遇惨败。
朱棣回到胪朐河与主力会合之后,派两员大将南返,去对抗流窜到开平以北的鞑靼残兵,自己率领大队人马沿胪朐河东进,搜索阿鲁台所部。
六月初八明军到达飞云壑,在额尔古纳河一带发现集结在前方山谷里的鞑靼军主力,朱棣让军队形成左右相距数十里的宽阔战阵,地毯式向前推进,以便扩大围捕敌人的范围。
鞑靼军队没有敢轻易接近明军,而是向山的方向撤退,一直到一个叫九龙口的地方,一队鞑靼骑兵突然回马,猛扑明军右哨阵地。
明军当中配备弓弩火铳的远程步兵,射程远大于鞑靼骑兵,明军右哨远程射击,一时之间矢下如注,很快就遏制住了这次反击。
阿鲁台这个时候狗急跳墙,亲自率主力发动了第二次突击,直冲朱棣所在的御营,朱棣率领骑兵把鞑靼军队狠狠击退。
这一次阿鲁台败阵时候,寄希望于轻骑部队的机动性,妄图快速逃跑,但是明军的远程步兵和神机营没给他机会,鞑靼部队溃不成军,阿鲁台本人落荒而逃。
明军连续追击六天,没有抓住阿鲁台,只好暂时收兵。
明军缴获了大量辎重,在回师途中,被一小股归附于阿鲁台的兀良哈人盯上了,朱棣在中途设伏将其全歼。
另外因为袭远追击,没能按原路返回,出兵时准备好的水源,后勤物资全都没用上,军中缺水也给明民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4.JPG
明成祖朱棣一共五次北征蒙古,第二次是攻打瓦剌,瓦剌的骑兵也不是明军远程步兵和神机营的对手,损失惨重。以后三次都是为了追缴鞑靼首领阿鲁台。
朱棣的“五出三犁”,短暂的维护了北部边境的安宁,被曾经随军出战的明军将领大加赞颂。
可惜,第五次北征之后,边境的和平只维持了短短25年,就发生了土木堡之围。
明朝没有彻底消灭蒙古,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传了35代,从成吉思汗一直传到末代的林丹汗,黄金家族一直是蒙古大汗,所以明朝跟蒙古一直战争不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