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扬州行之故居3

扬州行之故居3

作者: 昇夫 | 来源:发表于2023-04-13 08:07 被阅读0次

    朱自清故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典出《楚辞 ·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以“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意在勉励自己于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字“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

    从名自清,字佩弦,可以看出朱自清的性格为人。

    朱自清故居

    朱自清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六岁随父定居扬州。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1岁。

    这里所说的朱自清故居,指的是扬州市安乐巷27号。

    朱自清原籍不是扬州,自六岁始,在扬州生活了十六年,扬州是他的第二故乡。这十六年,童年,少年,是人生极其重要的阶段。朱自清自称是扬州人,并且写了《我是扬州人》的文章。足见扬州对朱自清的影响,或者说,朱自清对扬州的热爱。

    朱自清以散文著称。小学就学过他的文章《春》,至今还记得开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春》的这一种欢快热切的满含希望的情感还时常在我的生活中出现,使我学着引用,觉得这是最好的句子。后来,又学习到《背影》《荷塘月色》。

    那个时候,朱自清和一代大家们像神一样,只是一个陌生的名字。许多年以后,我总没想到,我喜欢上文学,会以写作者的身份,崇仰的姿势,来走近朱自清,来到扬州他的故居。

    朱自清卧室

    故居离皮市街很近,从一条平常的巷口进去,立刻走进了安静。拐了两个弯,我张望着,见前面巷口一门前站着几个身影,没有话语声,安静的样子,像是来教室自习的学生。走近去,我便看见门边牌上写着“朱自清故居”。

    故居有点小,或者说紧致。一进门,中间过厅,左边是接待室,右边即是朱自清卧室。卧室的门别致,是八边形。微低头走进八边门,一半是院,一半是卧室。窗前摆着一盆玉兰,叶青而舒展。一年轻女子正伏身门栏看着卧室内里。她的专注忘神,让我感到她比我要崇拜朱自清。后来发现,来参观朱自清故居的女子要多一些。

    进二门,也有一个长方的院子,不大,犹如天井。院中有一篷竹,一棵枇杷。有一朱自清坐姿塑像,塑像背景是“荷塘月色”。

    二进屋内,介绍朱自清生平事迹。中有一客厅,厅中有一幅联引起我的注意: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这样的联,想必也只配挂在像朱自清这样人物的房间,以来比拟。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

    一群女子围站在朱自清家世简谱前,兴趣颇浓,互相念说着朱自清父子儿女名校各优,无不敬慕。

    出来,在进门穿厅,有几位管理人员正忙着张贴布置。我问其中一位戴眼镜的长者:这里有他(朱自清)的书卖吗?长者手一指旁边说,有的。我这才发现一方简短的柜台,里面摆放着若干朱自清的作品。我当即看中了《朱自清经典散文集》,买了下来。长者热心的拿出印章,给我盖上,颇有纪念意义。

    朱自清的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文笔秀丽、情理至深。

    回来读了几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扬州的夏日》《说扬州》《潭柘寺 戒坛寺》《白马湖》。主要冲他笔下的扬州是怎样。

    以前在读郁达夫《故都的秋》第一次知道“潭柘寺的钟声”。白马湖也有点印象,只是不知道在哪里读到过。

    这让我感到亲切。原来,朱自清、郁达夫是同一时代的人。时代的影响,他们的经历,学识,气质,在我看来,都有相近的地方。

    “朱自清的散文,能够贮满一种诗意。”——郁达夫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泽东

    可是,至今我为什么没有“喜欢”上朱自清呢?

    现在来看,是因为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太高雅,诗意盎然。这与朱自清主写散文之前,是一位诗人有关系吧。诗意的散文,散文诗化,大概是散文的一个高点。因此,我感到仰望的距离使得我的共情不能够同步达到。但我仍然喜欢朱自清的散文。诗意,但不脱离生活,不是虚空的楼阁,让人感到仍然有朴素的部分,这种朴素,会叫人向往。譬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会让我觉得这才是人应该有的消遣。

    又不知怎样,注意到了他的寿辰,才51岁。郁达夫才48岁。朱自清是病故,郁达夫被杀。似乎在说,才人多不寿。再有,三毛,邓丽君,顾城,海子,这样的例子太多。我想也有一个现实原因,那就是时代环境的影响。假使朱自清郁达夫是解放后生人,想必寿长。可是,那样还会是朱自清郁达夫吗?

    话说回来,人的一生,不在于时间的长短。不是有话说,有的人二十岁就岁了,八十岁才埋,这样活着的价值又有多大呢。

    正所谓生如夏花。

    李公朴故居

    这里说的是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西长安里35号。

    李公朴故居

    李公朴故居是在镇江游逛西津渡古镇时偶然遇见的。在此之前,我并不知道这里有个李公朴故居。对李公朴这个人也不了解,当时以为陌生。后来了解到,李公朴是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在学历史时,一定有讲过。实在淡忘了,只有点模糊的黯影。

    通过百度了解到,李公朴(1902年11月26日—1946年7月12日),原籍武进县湖塘桥,出生在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楚州区)。

    1946年7月11日晚,昆明,李公朴和夫人于外出归途中,遭国民党特务暗杀。次日凌晨因伤重、流血过多牺牲。周总理称“他是一个为民主革命而献身的战士”。

    我倒糊涂起来。既然是淮安人,镇江怎么会有李公朴的故居呢?

    李公朴和家人

    再一了解,原来李公朴13岁随父母迁居镇江,镇江是他的第二故乡。这与扬州有朱自清故居类似,也就不奇怪了。

    故居简朴,也没有仔细地看。留意到他的妻子姓徐,同姓。

    也奇怪,对闻一多大名绰绰,却不记得李公朴。要知道,他们是在同样情况下被杀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扬州行之故居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fb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