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人生格局的修炼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论孔子的“仁”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论孔子的“仁”

作者: 李宗奇 | 来源:发表于2018-08-10 17:55 被阅读24次

    “被需要”是一种人生最大的错觉。我们有很多错觉,即:不真实的感觉;感觉别人“嫉妒”我,感觉人们在“讨论”、“议论”我,感觉别人要“谋害”我......等等,等等。然而事实上,很多时候这样的几种情况究竟并未发生......故,我们的想象力并无有让我们在生活上,以及工作、学习上......等等而感觉到更安全的真实;反而,是在真实的日常中,给予了我们更多的干扰,与投诉似的不确定了。实际上这一切来自于‘真实之美好’的投诉,其唯一一‘诉点’即是:你为何没有更好的体会到我的美,我的美;与最美。而,之于这种情况下,于此情境下我们的想象力不但不会成为名流千古的艺术,与杰作;反而,在美的面前,在美与最美的面前成为了勺刮锅底儿,与手抓黑板的悲剧,与噪音了。我们的想象力,非凡的想象力即是影响我们感受真实之美的罪魁祸首,亦是阻挠我们积极向上的动因,和欺骗。欺骗产生错觉,各种各样的......而其中最为特大,与严重的就是这:“被需要”之错觉了。若一个人特别认真的过这一生,就容易有这种感觉;譬如说:慈悲心,譬如说:保护欲,譬如说:要强心,等等,等等。

    你对谁“慈悲”呐?你要“保护”谁?你要“超越”谁?

    即:谁是“不幸”的谁是“软弱”的谁是“不如你”或“比你强”的呢?

    谁呢?“你”是谁呢?一个人,若果太过于罢这一切都当真,那他既会有一种:放不下,放不下既会有:得失荣辱,喜怒哀乐......等等的“真实感”。

    但是若果“不当真”,既又会有种似不近人情之感,冷漠高高之感,甚至禽兽不如之感......等等,等等。故这里面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古人的做法,即裴松之注《三国志》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说:“颜子之量孔父之所预在然遇之不能无乐丧之不能无哀。”这里面裴松之所说之“颜子”,即颜回,孔父即孔子......大致的意思是说什么呢,说:颜回的“量”,孔子是知道的,但是遇到他又不能不开心(因颜回大概用今话说便是一:“天才”注:我个人理解),他死了又不能不悲恸......即:“颜渊死,子哭之恸。”(《论语·先进》)这里面一个关键词是“量”,即颜渊的“量”,孔子是知道的。这就很微妙,也即是我所说的:“真实感”了。

    孔子哭颜渊,是真的吗?

    我说,若果孔子哭颜渊是真的那他就‘枉为孔子’但孔子哭颜渊若不是真的他亦‘枉为孔子’也。为什么呢?“矛盾”吗?不矛盾,一点儿都不矛盾。

    1.

    我们说,若果我们在人世间,与人交往过程当中无论多么亲密的友人,爱人,家人,朋友......等等,在与之交往过程中“纯理性的”,即“以理化情”的话那我们实枉为人也。但若完全的真情实感,即所谓:全情投入,一意孤行,“一心一意”的话,那样的话我们即少了点儿聪明。即所谓:全真是惰愚全假是畜生......

    2.

    这话,是我说的。孔子,何许人也?“圣人”,“至圣先师”,等等。孔子可能是“惰愚”吗?孔子能不知道“以理化情”,以及‘不当真’吗?孔子能不知道吗?即我所说的:谁要你“保护”,谁“比你弱”,以及你要“保护”谁......等等。谁比你“弱”?这世上没有这样的人,孔子能不知道吗?但是明知道这样,还要去做;这即是孔子罢作为一个人的‘人’发挥到了极致。即:知其不可而为之了。但若是‘全假’,即在‘不当真’的情况下将不当真发挥到了极致的话,那我觉这样活着亦没什么意思......因为你连人的本能都抹杀了,即喜怒哀乐都是假的的话,那你又缘何称之为:‘是人’呢?圣人所说的:“君子不器”(《论语·为政》)是要我们节制本能(见《君子不器》),而不是让我们抹杀本能(即喜怒哀乐),这两者是根本上的不同,需要注意。有些“出家人”可能“提倡”后者,即尽量的去抹杀喜怒哀乐......但我觉这样做似又是走了极端;我不是“出家人”,这里我不做评论。

    我想说的是,你要有:‘不当真’的智慧(见《不要当真》),但亦要有‘当真’的决心以及勇气。像孔子那样就做的很好;即:爱是真爱,哭是真哭......但同时,‘本心’(即‘性’,‘本性’,‘自性’......)是‘如如不动’的。这就很好。

    3.

    怕,就怕什么呢,怕就怕‘完全当真’,以及‘完全不当真’的这两种人......这两种人,都是很“可怕”的。完全当真的,有点“傻”,即缺乏了智慧,以为所有人都“真的需要你”一样......然后弄的自己患得患失,放不下又拿不起,尴尴尬尬,不上不下,左摇右晃......总之“随波逐流”的就是这大部分人了,即:‘完全当真’者。

    而,‘完全不当真’,怎么说呢;感觉这部分人有点儿“邪恶”了。你要是完全在山里自己修炼,或者找个清净的地方不影响别人,这样可能还“好”一点儿;但你若出来,即进到社会当中来,这即可能是我们常说的:“高智商罪犯”,与“反社会分子”了。这两种,即‘完全当真’,与‘完全不当真’都不太好......

    4.

    而我认为的,所谓“最好”的,即像孔子这样有智慧,有勇气,有担当。即:来,欢迎走,“欢”送!

    5.

    人生一辈子,转瞬眨眼即逝;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继续前进罢。而哪一刻又不是永恒呢?----文 李宗奇 戊戌六月廿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论孔子的“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jl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