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背影》教学后记

《背影》教学后记

作者: 云卷云舒26 | 来源:发表于2020-10-20 14:09 被阅读0次

        这两天教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文章自发表以来,一直被收录于各时代各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被称为中国最经典的语文课文之一。不同时期的语文老师対此篇都有精彩的讲解和分析,讲好一篇散文的标准在于真正引导学生能迅速准确地把握作者从字里行间里传递出来的人生经验和人生感悟,能学习借鉴作者在文章中所体现的语文经验。

      《背影》教学首先要遵循其本旨——尊重散文教学的规律——建立学生的已有经验与“这一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经验的链接。

        在预习过程中,我问学生,读懂了什么?学生说,看到了四次背影,也读懂了父爱,但不理解为什么父亲买个橘子就让作者这么感动,也不明白这篇文章为什么写于八年后。我决定教学设计就从学情入手,引导学生一步一步靠近背影。

      传统的散文教学中有一个深入人心的概念曰之为“形散神不散”,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散文解读和教学的核心知识,似乎是指散文选材广泛,手法多样,因为这个观念的根深蒂固,教师普遍认为散文难教。

        在重读《背影》的过程中,我越是细品越是感受到有一条线在牵引着我走近朱自清先生,让我把晶莹泪光中的那个“背影”看得越来越清晰。这条线就是“背影”,这条线也是我的设计思路。

        为了创设情境,我的导入采用背景介绍的方式,但是把重点放在了《背影》一文收录在教材中的历史方面,学生对此的反应是积极的,他们因为自己的父辈祖辈也读过《背影》而激动不已,这也在感情上拉近了他们与原作的距离。接着,我趁势提出思考题:《背影》的感人之处何在?感人力量何来?就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思维中来。

        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叫做“直面背影”,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语文经验,直接分析第六自然段“买橘背影”,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赏析文章感受父爱,没有障碍。紧接着我提出问题:既然这个自然段最能体现父爱,为什么还要写1-5自然段和7自然段,并由此进入第二个环节“背影前后”,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依据文本的说话训练“我从(  )段的 (  )处,读到一个(  )的父亲”,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并思考“这些段落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第6段刻画背影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再读文章就从字里行间找到了父爱的铺垫与照应,也就把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作者的写作经验链接在一起了,这个时候再用句式“这是( )的背影”说读文章,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背影感人力量所在了。

      走到这里,还只是引导学生到达了前人对文章认识的阶段,并没有突破,我趁势提问:“背影如此感人父爱如此深沉,作者为什么时隔八年才写下此文?”把学生的问题还给学生,却不急着给出答案,在他们苦苦思索之际,我做了如下讲解:“散文中谈论的所思,散文中表达的所感,都是该作者依其独特的境遇所发生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刻画不同于小说是要反映社会生活,而是要抒发作者自己的感受。”学生若有所悟,我也因此引领他们走到第三环节“透过背影”,要求他们再读课文,用“我从( ) 段( ) 看到 ( )的儿子”句式说读课文,学生马上就发现了儿子即作者的四次流泪,看到了儿子的愧疚和忏悔。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读懂文章,我用PPT展示了朱自清先生与父亲的关系简表。

      台下一片哗然,众生议论纷纷,透过背影这个环节,学生感受到了儿子的愧疚,也感受到了父子间的血浓于水,更感受到了文章真实的写作意图。

      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让学生说说自己有没有类似作者的生活经历,谈谈怎样珍惜亲情,应该说课堂反馈是非常好的,达到了我的教学预设。

        本节课不敢说是上得非常成功,只能说是非常顺利,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要打造高效语文课堂,首先要尊重文体规律,要有文体意识,然后要尊重学情,这样的设计是有效的。

        这节课始终围绕本文,紧扣文字进行解读,并没有另辟蹊径剑走偏锋;也比较注重把学生的语文经验、生活经验和作者的语文经验、生活经验有意识地相勾连。

      要说遗憾,那当然有,教学也是遗憾的艺术,比如在学习作者的写作经验这一方面,本节课几乎没有涉及,实际上可以安排一个小练笔,让学生学习这种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形象的写法。但是教学反思给我们提供了改进的机会,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是最有益于教学的事。

相关文章

  • 《背影》教学后记

    这两天教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这篇文章自发表以来,一直被收录于各时代各版本的初中语文教材中,被称为中国最...

  • 如何写教学后记

    要写好教学后记,首先应明确教学后记应记录哪些内容,教学后记的内容是教学实践的反思、评价、总结。 1.记下成功...

  • 《背影》教后记

    上班这些年,数了数,《背影》应该是教了五遍了吧,每一次教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一次感触格外深刻。 也许...

  • 教学后记

    班级:17会计 科目:计算机基础 难题:人数多,教师忙不过来。 解决策略:分组,推选小组长,帮忙辅导和检查作业,课...

  • 教学后记

    今天学习17课生字时,可能是放了四天假,很多孩子没摸书。抽签选择领读小老师时,第一个孩子领错了两个词,我想加强一下...

  • 教学后记

    通过补充李清照早期晚期代表诗词,来照应古诗三首,加深同学们对宋朝历史及陆游等诗人爱国诗人词人的理解,非常不错。还可...

  • 《背影》教学

    歌曲导入,引出文题 展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适当 作者简介。先让学生回忆,但教师未置可否,就展示自己的简介。 背...

  • 我教《背影》后记

    这些天,学校的事情太多,挤掉了我看书码字的时间,有时候连备课都顾不上,抱起书就奔向教室,开始了我最传统的上课,想哪...

  • 第950期【教学设计】

    《背影》教学设计 文/郭霞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父亲的背影、生活琐...

  • 在细节描写中感受亲情的包容与无私

    《背影》教学设计 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背影》教学后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ld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