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笔记

作者: Andrew_LYU | 来源:发表于2018-06-13 10:44 被阅读74次
    • 鲜活的一天,从起床的那刻开始!

    < 注:这笔记是只本人的个人学习的读书笔记,仅用于个人备忘,非为商业用途。>
    < 感谢 小能熊,及其提供的相关内容素材。>

    引子

    今天,可能收获最大的就是听了@杨洋(小能熊)老师的笔记课程吧!之前,也有记笔记的习惯,但今天对标了下@杨洋老师的笔记问题,我发现:我是全中啊。

    最让我头痛的地方可能就是——我只是为了记笔记而记笔记的。

    我自认为上过不少的效率课,其实,我真的是在用自己所认为的高效率来欺骗自己。

    我们发明工具的目的,便是为了减少工具的不便性。但是我却用着最新的工具,仍旧在做着陈旧的事情。

    @杨洋(小能熊)老师说的:

    大力出奇迹的前提是科学的方法,不然大力只会把我们弄残疾了。

    纠结

    不光是笔记,我生活中很多基础的东西,我自认都是掌握了的。但其实,我真的是犯了小学老师都会说的“眼高手低”。我虽然没有做到@杨洋(小能熊)老师的“琴棋书画”,但是,我的爱好之广泛,我是不遗余力的。
    可是,我的结局真的只能如武侠小说中的那个出不了几集的“龙套”。我不想有那样的结局。

    我想要改变!

    如果,我的自制力不行,那么,我就寻找它制力。

    笔记课程
    1、好的笔记要求

    首先,我先呈上老师的总结:

    介绍了真正有用的笔记的【5R标准】
    Q&A笔记是【私人知乎】,是读书卡片的合集
    问答式的Q&A笔记是自己对作者的【采访稿】,和“论语式读阅读”无缝对接
    专注内容,忽略形式的Q&A笔记:克制而极致!

    再呈上老师的官方课程大纲:


    Q&A笔记.jpg

    我觉得:课程里,我最受震撼的是第一句话。

    市面上也有很多教如何记笔记的书籍和访求。但是真正有用的笔记都要符合下面的【5R标准】

    而【5R标准】如下:

    • Record (记录)
    • Reduce (精炼)
    • Recite (记忆)
    • Reflect (思考)
    • Review (温习)

    我最受大震撼的第二句话是:

    让硬盘去存储,释放大脑去思考!

    我现在,才明白,我之所以每天都很累,那是因为我每天都要让大脑做一些,机械的,一些不应该消耗脑力的工作。

    记得之前有个日本人写的《高效整理术》也反复的提到了“操作类工作”、“思考类工作”。

    原来,我每天做的都是一些“操作类工作”,大脑做了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它当然是会类的。我在使用它的时候也违反了“大脑使用操作规范”。

    或许,正印证了海子的那句:

    我年华虚度,空有一身疲倦。

    2、Q&A笔记

    @杨洋(小能熊)老师最牛的地方,便是如他所说的:

    不论是什么题材的书,不论是书籍还是公众号、博客文章, 我都用同样的格式来做笔记记录。

    老师的笔记方式就是Q(Question)&A(Answer)笔记

    • Q:就是问题,可以是我们在阅读时候想到的问题,也可以是作者在书中尝试回答的主题;想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是应用上5W2H模型拆解后形成的主题问题。
    • A:就是答案,针对这个问题我自己的答案,或者是作者给出的答案。

    下面是@杨洋(小能熊)老师的笔记示图:


    Q&A示例.jpg

    这个将来就是我们的读书卡片。

    感觉课程里的好多图片都是配得太好了,自己都舍不得放弃每一张照片。


    WeChat Image_20180613102400.jpg

    愿我不再做新时代的愚公!!

    下面呈上我自己的课程大纲:

    Q&A笔记法.jpg

    Andrew LYU - 第八篇简书笔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Q&A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and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