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阳光灿烂,实如夏天已来。今日雷声阵阵,大雨倾盆。
近几年的春夏之交都会出现如此想象的天气,年龄大点儿更会习惯一些,年轻人却难以接受。昨天短袖裙衫,今日毛衣保暖,天气追时尚,学会了跳水。
暮春打雷,不算稀罕。人们常常说“春雷一声响”,可见这种现象很正常。然而,今天的雷打的不仅很响,而且很多。上午、中午、下午都在打。接近下午四点,方才停止。但雨一直在下。
本以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个好现象,自古人们也视春雨贵如油。从当今天气状况看,古人和先人留下的谚语也不能完全采用了。
有心人还是有其所长,即使五一节过了,或已经立夏了,气候变化还很大。当然,只指渭北山城。收麦季节热吧,那是白天。到了晚上,山风一吹,包括川道里,那个凉啊,直钻骨头,浑身发冷,不穿厚衣服甚至棉衣都不行。
生活在北方,慢慢对天气变化有了感觉。春天一到,年轻人即刻换上薄衣服,告诉他们要“捂春”,还会被说成“老古董”。等他们做了父母,方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和儿女一块生活,他们对老人看孩子的传统方法几乎全部否定。天气稍热,他们会给孩子穿的很薄。天气稍冷,他们会给孩子穿的很厚。当听到儿女给父母大讲育儿经时,看到的父母都是恭耳细听、唯唯诺诺,还十分欣赏得说,现在要科学育儿。
看着孙子外孙感冒发烧,老人急得不得了,但儿女们十分淡定,到医院一项一项做检查。抽血化验、拍片等下来,孩子依然发着烧。检查完了,医生开出的药也就是常用的。老一辈人最怕孩子发烧。因为发烧,许多孩子留下后遗症。科学育儿,科学看病。科学把老人都给科学住了。就连天气科学都能管住,还怕孩儿发烧。
时代发现了,科学进步了。春天的雨也变多了。若不下雨,即可人工增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科学所改变,或正在改变。看着年轻人穿的薄,人家穿的衣服质量高,不怕凉,不怕冷。冬天一件棉袄,叠加起来可以搻在手里,又薄又轻又暖和。担心天气,操心穿戴,看来都是多余的,管好自己最为重要。
春天打雷很正常,春天下大雨也很正常。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有啥想不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