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生的小故事:
当当幼儿园放学回家后,邀请了隔壁的弟弟来家里玩,两人在一起摆弄积木、各种玩具车,玩得非常开心。
晚饭时间到了,弟弟的奶奶过来,以洗澡为由喊他回家,小朋友没有玩尽兴,任奶奶再三说叨,就是不肯回。
实在没办法,孩子奶奶一把抱起孙子往家里走,可倔强的娃一咕噜就挣脱出来。后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哄回家, 哪知一关上门,他就不乐意,哭嚷着要过来,“劝回家” 这事算以失败告终。
我们邀请孩子在家里吃晚饭,儿子也特别热情地拉住弟弟不让走。邻居妈妈见状,跟他约定好,吃完饭后玩5分钟回家。
待小朋友吃完晚饭,孩子的奶奶又一次过来劝回," 很晚了,回家“ “该走了,要洗澡了” “快点走”, 很显然,这样的话语说多了,小孩听得有些麻木,选择自动屏蔽,奶奶又一次无功而返。
最后,小孩的妈妈不得不亲自出马,起初跟他讲道理,他还是不听。邻居妈妈很有耐性地继续跟他沟通,问答式的互动,全程没有吼叫和不耐烦,孩子终于心悦诚服地回家了。
在她跟自己孩子沟通的整个过程,我注意到使用的一些亲子沟通技巧,比如:
最开始,观察孩子的需求,看到孩子在地上东张西望,问他“你在找什么呢?”
然后,用同理心去理解孩子:“ 你很喜欢这个玩具对不对?” “我知道你还想再玩一会儿对不对?”
温柔地坚持原则 : “ 可是,我们刚说好了,吃完晚饭5分钟后回家,要尊重约定哦” “我们还有作业要完成呢,不然会很晚睡觉” “我们可以记住这个玩具长什么样,下次有一样的再去买,好不好?”
最后,分析利益和损失: “ 今天我们遵守约定了,明天还可以过来跟哥哥玩” ,“如果一直不走打扰到别人,以后我们就不来玩了哦”
孩子还是有些恋恋不舍,妈妈继续跟他重复后面几个步骤。在确认自己得到了妈妈的理解,孩子通常也会表现出懂事的一面,跟着乖乖回家了。
育儿路漫漫,只有找到正确的方法,才能实现更有效的亲子沟通。
你在与家里熊娃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一定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吧,不妨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感悟哦。
我是向日葵Daisy
左手育儿右手精进自己的八零后职场妈妈,喜欢记录和分享成长育儿心得。
我会每天更文,你的点赞及关注是我坚持的最大动力 ❤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