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学习漫谈
无心剑(2005年6月)
摘要:本文简要阐述翻译的概念、标准、方法,以及翻译与英语学习的关系,并简要讲述自己的翻译实践,最后还简要讲述利用Google辅助翻译的一些使用技巧,我相信这篇文章会对翻译爱好者有所启发和帮助,鼓励他们在翻译这条艰辛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关键词:翻译、简洁、忠实、通顺
一、引言
翻译是对一个人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的综合考察和锻炼,所以我十分重视英汉互译在我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近两三年,我对翻译产生很高的热情,凭着兴趣进行翻译实践,有经验,更多是教训,通过努力取得了点点滴滴的进步。翻译工作对我来说很有挑战性,一篇很短的文字也会耗费我数小时,而且总觉得译文有待完善,尽管如此,我还是没有放弃,因为我坚信,"成功不是必然的,但努力是必须的",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尽力而为就足够了。
二、翻译的概念
翻译家沈苏儒先生在《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雅"漫谈》中指出,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翻译是把具有某一文化背景的发送者用某种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内容尽可能充分地、有效地传达给使用另一种语言(文字的)、具有另一种文化背景的接受者。由此可以看出,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文化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
首先,翻译是科学,因为它涉及思维和语言,反映了存在与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受一定规律支配的语言加以描述,翻译有科学规律可循,所以是科学。其次,翻译是艺术,因为它是译者对原文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译者在理解原文信息(意义、神韵、风格等)和作者创作意图时不可避免会带上主观色彩,在克服语言和文化差异再现原文信息时,可能会采用独特的处理方法,体现自己的风格,也就是独创性,所以,翻译是艺术。最后,翻译是技能,因为译文的信息需用译语以恰当的方式再现。在再现的过程中由于译语和原语的差异,译语和原语所在文化氛围的不同,译者和作者对语言的认识和使用语言的习惯不可能一致,甚至还有不同的价值观,信息的损失不可避免。译者应努力将信息的损失减到最小,力戒欠额翻译和过载翻译。为达此目的,译者需采用增词、减词、引申、并句、分句等技巧。这些技巧可通过讲授和翻译实践获得,所以,翻译是技能。
虽然翻译具有科学性,但翻译能力的提高必须经过大量艰苦的实践,不能仅仅依赖了解或理解翻译原理。只有具备强烈的翻译技能意识,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不懈地坚持翻译实践,才可望逐步熟练地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翻译能力。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留学法国,攻读法国文学和绘画,回国后将大量法国文学作品译成中文,介绍给国人。他在1957年给《文学报》写的一篇题为"翻译经验点滴"的文章里就曾说过:"翻译重在实践。" 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一定要通过实践。实践可以分为两类:直接的实践和间接的实践。
所谓直接的实践,就是自己亲身参加的实践,也就是自己动手翻译。一回生,二回熟,日积月累,第一手经验多了,做起来得心应手,翻译能力有所提高。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但自己能译的东西是有限的,从这种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也是有限的。因此,还需要借助于间接的实践。
所谓间接的实践,就是研究别人的译文。比如,一篇文章在手,准备翻译,这时先找一些有关的资料或同类文章的译文看一看,在词语和风格方面定会有所借鉴。常作翻译的人都会这样做。别人的译文是别人直接实践的产物,你看了别人的译文,就是从事间接实践。从总结经验的角度来看,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具有同等的价值。因此,有空的时候,找一些译文来,尤其是好的译文,加以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翻译与语言学习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良好的原语和译语功底,便无法透彻理解原文并在其基础上写出自然贴切的译文。翻译实践的过程,可以说是对原语文字进行深刻剖析,得其义,悟其神,然后用锤炼过的译语文字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深入剖析和反复锤炼必然会提高译者的双语能力,特别是对语言的精深微妙之处的领悟鉴赏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又将加强译者对双语所反映的两种文化的理解,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不夸张地说,翻译和语言学习之间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使翻译成为促进语言学习的最好方式和最佳途径之一。
三、译者应具备的素养
翻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集语言学、文学、心理学、文化学、信息理论等于一身,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诸多领域。因此,要成为一个好的译者,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
1、合理的知识结构
(1)坚实的语言功底。首先是指英汉语本身的修养,其次是指对双语异同的敏锐把握。就英汉语本身的修养而言,译者应尽量多读中英文文章、著作,通过阅读,增加词汇量,积累地道的表达法,提高对两种语言的敏感性。没有足够的阅读,仅靠学习翻译技巧,从长远看,对提高翻译水平是不会有太大帮助的。就双语异同的敏锐把握而言,译者应加强对比研究,一方面是英汉心理文化的对比:中国人重直觉与具象而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中国人重整体而西方人重个体、汉语频繁使用对仗修辞和四字词组、汉语重意念而英语重形式;另一方面是英汉语言文化的对比,注意英汉语在词汇、句法、篇章等各层面上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给翻译带来了种种困难。
(2)百科全书式的"杂学"知识。一名合格的译者所具备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要成为一名"杂家"。上海外国语学院朱振武教授在谈他翻译丹·布朗的四部作品时说:"涉及到那么多学科,而且都涉及到比较深的东西,非常专业,术语之多、之专、之新、之难都是文学翻译中比较少见的。比如《骗局》涉及到的学科,如果统计的话,大的学科10个都不止,天体物理学、古生物学、海洋学、冰川学、陨石学、天文学、地质学、气象学、航天科学、军事科学等等,这些东西把我搞得很晕,因为很多专业的词语是伏笔,起着很关键的作用,那我一定要把这个查得非常准。"当然,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在现实生活中,通晓一切的人是没有的。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范围之内的事情了解得精一些,广一些。
(3)作为一个合格的译者,还要拥有深厚的双文化底蕴。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双文化能力比双语言能力更重要,因此词语只有从它们赖以存在的文化的角度看,才有意义。王佐良先生在《翻译中的文化比较》一文中也指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他不仅需要深入了解外国文化,而且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更重要的是他还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在翻译中,他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的确,如果只掌握两种语言,而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王先生也就不可能译出《论读书》等脍炙人口的佳作了。
2、学习一些翻译理论
有人认为"翻译无理论"或"翻译理论无用",搞翻译,只要精通两种语言就可以了。这种认识是不符合实际的,或者说是片面的,甚至是偏激的。翻译理论,其实就是翻译观的问题。任何一个译者的翻译实践,小到一个词的处理,大到篇章的组织,都是在一定翻译观的支配下进行的,只是有时不自觉罢了。事实上,翻译理论,特别是应用翻译理论(翻译技巧)本身就是以这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不仅能够解释许多翻译现象,而且能够帮助译者提高翻译能力。因此,一个译者不仅要了解、学习一些基本的翻译理论,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而且还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升为理论,供他人学习借鉴。
3、了解翻译的不同种类
翻译活动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作为一名译者,应对自己所从事的翻译实践的种类有明确的认识,因为不同的翻译类别在翻译标准、翻译方法上有不同的要求,了解翻译的不同类别,对于解释翻译现象、揭示翻译本质、探讨翻译方法,都有帮助。比如,外译汉和汉译外对译者的要求就不尽相同;口译和笔译的情况也不相同;文学翻译、政论翻译与科技翻译的标准也有差别。此外,翻译还有种种不同的变体,如摘译、编译、缩译、改译、阐译等,它们在衡量标准和操作方法上都有不同的要求,译者对此要有了解,才能译出符合要求的译文。
4、认真负责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译者必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树立兢兢业业、认真负责的态度。对不明白或不熟悉的东西要勤查词典,不望文生义,不敷衍应付。每做完一次翻译,都需要认真、反复地修改,力求译文更加忠实、更加通顺,这样做,其实是对作者、读者和自己的负责,更有利于自己翻译水平的提高。
四、翻译的原则与标准
由于翻译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虽然经过国内外学者的悉心研究,至今也未出现一套人人都能接受的翻译原则和一种人人都满意的翻译方法。正是翻译具有这一与众不同的特征,它才如此有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致力于跨文化交际的人们立足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它进行研究。
自从严复在《译例言》中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以来,"信、达、雅"就成为中国古代翻译理论探索的浓缩,又成为近现代翻译研究争议的焦点。有人称之为原则,有人称之为理论,也有人称之为标准。译界时贤各抒己见,评价有贬有褒,但至今仍未有一家之说能够超越它。因此,有人说研究"信、达、雅",就是研究中国全部的翻译理论。由此可见"信、达、雅"对我国翻译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透过译界人士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信、达、雅"的不同评价,可以看到我国翻译理论的成长与发展。陈西滢、瞿秋白对"信、达、雅"提出质疑,林语堂提出"忠实、通顺、美"的标准,但是这些基本上没有超出"信、达、雅"的范畴。解放后,尤其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译界就翻译标准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一方面提出"'信、达、雅'的辩证统一",另一方面认为"信、达、雅"完全不行。傅雷提出了"形似神似",钱钟书提出"化境"的翻译标准,使译学研究更加深入。这个时期在翻译理论界注意应用辩证法来分析问题。俆永瑛认为"信"(客观的、有效的)是初级的"达","达"是高一级的客观的"信",而"雅"是极高度的"信"和"达"。
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引进的各种文化思潮,为中国的翻译理论界注入了新鲜血液。我国译学繁荣发展,流派纷呈,见解各异。关于"信、达、雅",大多数论者不赞成简单地否认或抛弃,而应该采取修订或重新解释的方式。党元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翻译:"信"是语义对等,"达"是行文对等,"雅"是功能对待。乌传衮认为严复提出了一整套相当完整的翻译理论,除翻译标准外,还涉及翻译态度、译者素质、术语定名原则、翻译与出版、译才培养等。赵秀明认为严复首创的"信、达、雅"作为"译事楷模",将翻译中的辞意美学推向极致。李欣强调以文无所谓清楚、固定含义的同时,也就是强调了译者的创造性及主观能动性。
同时,这一时期译界对于"信、达、雅"有了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沈苏儒先生在系统研究"信达雅"之说的基础上,有了对"信达雅"之理论内涵和指导价值的深刻理解,认为它"至今仍然是最为人知,也最有影响力的翻译原则和标准,没有任何一种其他原则或标准能够取代它。"沈先生在《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雅"漫谈》中指出,我们现在所说的"信达雅"比当初严复在《译例言》中所作的诠释,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充实。我们现在的理解是:
(一)"信"--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的内涵(意思、事实、语气、风格等)。
(二)"达"--译文须尽可能充分地、明白晓畅地表达原文的全部信息。
(三)"雅"--译文须用规范化的语言,并可能达到尽可能完善的文字(语言)水平,还要适合译入语使用群体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以使译作为其受众所便于理解、乐于接受或欣赏。
五、翻译的方法
直译与意译这两种不同的译法,自古有之。然而自五四以来,人们围绕着这两种译法进行了激烈的争论。1922年,茅盾在"'直译'与'死译'"一文中写道:"近来颇有人诟病'直译';他们不是说'看不懂',就是说'看起来很吃力'。我们以为直译的东西看起来较为吃力,或者有之,却决不会看不懂。看不懂的译文是'死译'的文字,不是直译的。1934年,茅盾在"直译·顺译·歪译'一文中写道:"'直译'这名词,在'五四'以后方成为权威。这是反抗林琴南氏的'歪译'而起的。我们说林译是'歪译',可丝毫没有糟蹋他的意思;我们是觉得'意译'这名词用在林译身上并不妥当,所以称它为'歪译'。"1980年,茅盾在《茅盾译文选集》序中回忆这一段往事,他写道:"后来有的译者随意增删原著,不讲究忠实原文的'意译',甚至'歪译',那就比林译更不如了。"
从以上情况看,在二三十年代,反对直译的人所反对的是看不懂或看起来吃力的译文;反对意译的人所反对的是随意增删原著、不讲究忠实原文的译文。
鲁迅也是积极主张直译的。后来有人提出直译和意译是一回事,是无法区分的。1946年,朱光潜在"谈翻译"一文中写道:"所谓'直译'是指依原文的字面翻译,有一字一句就译一字一句,而且字句的次第也不更动。所谓'意译'是指把原文的意思用中文表达出来,不必完全依原文的字面和次第。'直译'偏重对于原文的忠实,'意译'偏重译文语气的顺畅。哪一种是最妥当的译法,人们争执得很厉害。依我看,直译和意译的分别根本不应存在。……想尽量表达原文的意思,必须尽量保存原文的语句组织。因此直译不能不是意译,而意译也不能不是直译。"1953年,林汉达在"翻译的原则"一文中写道:"正确的翻译是直译,也就是意译。死译和胡译不同,呆译和曲译不同,这是可以划分的,它们都是错误的翻译。正确的翻译是分不出直译或意译的。"1959年,周建人为《外语教学与翻译》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关于'直译"'。他在文中写道:"直译既不是'字典译法',也不是死译、硬译,它是要求真正的意译,要求不失原文的语气与文情,确切地翻译过来的译法。换一句话说,当时所谓直译是指真正的意译。"如果说四五十年代人们认为直译也就是意译,二者无法区分,那么到了七八十年代人们又对直译和意译分别作了分析。1982年,周煦良在"翻译三论"一文中写道:直译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译音而不译意。如democracy译为"德谟克拉西",而不译为"民主"。第二类是照字面译。如crocodile tears译作"鳄鱼的眼泪",而不译作"虚伪的眼泪"。第三类是不按照中国语言习惯和词序而按照原文的结构或词序的翻译。如"'你来了,'她说"。最后,他指出"这样一些直译好像为数不少,但就一篇文章,一部书来看,直译的成分毕竟是少数。"1978年,许渊冲在"翻译中的几对矛盾"一文中也谈到直译与意译的问题,他说:"直译是把忠实于原文内容放在第一位,把忠实于原文形式放在第二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三位的翻译方法。意译却是把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放在第一位,把通顺的译文形式放在第二位,而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最后他得出五点结论,归纳成两点就是:一、译文和原文相同的形式能表达和原文相同的内容时,可以直译,不能表达时就意译;二、原文的表达形式比译文精确、有力时,可以直译,译文的表达形式比原文精确、有力时,可以意译。1979年,王佐良在"词义·文体·翻译"一文中写道:"要根据原作语言的不同情况,来决定其中该直译的就直译。该意译的就意译。一个出色的译者总是能全局在胸而又紧扣局部,既忠实于原作的灵魂。又便利于读者的理解与接受的。一部好的译作总是既有直译又有意译的:凡能直译处坚持直译,必须意译处则放手意译。"
从以上情况看,七八十年代的译者对直译和意译作了分析和比较,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这说明当代的译者比二三十年代乃至四五十年代的译者在理论上都更加成熟了。
在国外,译界的同行也同样在这一方面进行探讨。英国剑桥大学乔治·斯坦纳教授主张意译。他在1975年发表的After Babel一书中发挥了17世纪英国学者约翰·德莱顿关于意译的主张。他写道:"翻译的正确道路,既不应是直译,也不应是模仿,而应是意译(paraphrase)。所谓意译,就是'译者有一定限度的自由,他要时刻看到作者,这样就不至于迷失方向,但他主要是紧跟作者的意思而不死扣字眼,他可以对作者的意思加以引伸,但不能改变。'据德莱顿说,这就是埃德蒙·沃勒和西德尼·戈多尔芬1658年翻译维吉尔的史诗《伊尼德》(Aeneid)第四卷时采取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德莱顿本人翻译维古尔、贺拉斯、奥维德、朱文纳尔、乔叟等人的著作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在他评论 别人的译作时(如1685年出版的Sylvae一书的序言)所阐述的也是这种方法。通过意译,'作者的精神可以得到传播,而不会遭受损失。'好的翻译好比是'一种写生'。最理想的情况是,译作不剥夺原作的权威,而能向我们表明假如原作本来就是用我们的语言创作的,它会是个什么样子。"
六、我的翻译实践
最近三年,投身翻译实践,涉及数学、计算机、哲学、文学、宗教等领域,包括诗歌、散文、实用文等多种文体,翻译量达二十余万字。研读过张培基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陈宏薇主编的《汉英翻译基础》、钱歌川编著的《翻译的技巧》,以及王泉水著的《科技英语翻译技巧》等等。认真学习名家的译作,主要是林语堂、杨宪益的翻译作品,如《浮生六记》、《阿Q正传》等等。我做翻译练习,最开始选用的材料,要么是跟专业有关系的,例如数学和程序设计方面的,要么是我感兴趣的,例如抒情诗歌、哲理散文和流行歌曲等等。因为我喜欢这些文字,所以才按捺不住要翻译,而且喜欢反复琢磨修改,直到自己感到满意为止。当然,限于自身水平,尽管自己满意了,但是并不见得好,这需要一个漫长的锻炼过程,才能让自己的译文更加忠实和通顺。
英译汉习作:Math A Day(天天数学)、Stray Birds(飞鸟集)、Sweet September(甜美的九月)、Meditation on the Moon(月之冥想)、Questions About Life(生命的疑问)、The Coolness of Love(爱的清凉)、Experientialism VS Objectivism(经验论对客观论)、Definition of Algebra(代数的定义)、Meditation is the greatest charity(静心--最伟大的慈善)、A more human technology(一种更人性化的科技)、A Red, Red Rose(红红的玫瑰)、The Last Rose of Summer(夏日最后一朵玫瑰)、等等。
汉译英习作:基于Agent技术的远程教学平台设计(A Design of Distance Teaching Platform Based on Agent Technology)、对生命的态度(Attitude Toward Life)、爱和孤独(Love and Loneliness)、微软巨额投资中国(Microsoft's Huge Investment to China)、教育是什么?(What Is Education?)、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No Scenery in the Familiar Place)、花的启示(The Inspiration From Flowers)、论女性美(On Womanly Beauty)、等等。
1、科普文章的翻译
科普文章的文体特征表现为:(1)文体质朴,语言浓缩;(2)注重客观性,描述平易、精确,不带个人感情色彩;(3)结构严密,前言后语关系明确,主次分明,不允许有歧义现象;(4)逻辑性强,表达明晰和流畅。
科普文章的句法特征表现为:(1)在人称使用上,强调文章内容的客观性,汉语中常使用"笔者"、"我们"、"本文"而不使用"我"来充当得出某一结论的主语;英语中则常用The author thinks that.../The authors have investigated.../This paper illustrates...等句式。(2)时态变化不明显。汉语里的动词无时态变化,动词所发生的时间往往是通过时间状语表示;英语中叙述客观事实时几乎千篇一律使用现在时。(3)在语态方面,汉语中主动语态使用较多,而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较多。(4)汉语和英语的科技实用文中,句子结构都较为复杂。
同其它文体的翻译相比,科技翻译直译的可能性要大些。当然,不可否认,采用直译法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使译文的文字稍嫌粗糙,但就科技翻译的首要标准"忠实"来说,仍不失为一种值得坚持的译法。因此,在一般其况下,只要能反映出原文的内容,又不违背译语的表达习惯,就应尽量采用直译法。但有时,对于同一个思想内容,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差别甚大或迥然不同,照顾了原文的字句和表达方式就难于准确、通顺地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这时应对原文表达方式进行适当变通和调整,采用意译的手法译出。
2001年讲授《数学方法论》,我翻译一篇相关的文章《Experientialism VS Objectivism(经验主义对客观主义)》,下面摘录其中两段来分析。
What is Mathematics? There are many answers to this question. The academician, the curriculum designer, the student, the engineer, the politician... are all likely to have different notions about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mathematics which color their opinions on what should be taught in school mathematics, how it should be presented, and what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the exercise is. Such no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a thing are called 'conceptual systems'.
原译:数学是什么?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学者、课程设计者、学生、工程师、政治家……很有可能对于数学的本质持有不同的观点,这往往会歪曲他们对下述问题的判断:学校数学应该教什么?应该如何教?数学习题的根本目的何在?对于一个事物持有的观点集合称作"概念系统"。
做英汉翻译,易犯毛病之一,译文欧化,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尽管意思表达清楚了,但是读起来不通顺,不流畅,让人感觉不舒服;易犯毛病之二,译文不简洁,有些字句是多余的;易犯毛病之三,词义选择不准确,英语单词往往一词多义,究竟该选择哪个词义,要根据上下文斟酌。比如上面这段翻译,就存在诸如此类的毛病,下面具体分析。
(1)"There are many answers to this question."译成"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当然没错,但不够简洁,不如译成"有很多答案。"
(2)"are all likely to have different notions about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mathematics"译成"很有可能对于数学的本质持有不同的观点"不好,增加一个"很"字,这个强调是原文没有的,这就犯了"过载翻译"的毛病,另外,"持有不同的观点"也不够简洁,不如译成"有不同观点"或者"有不同看法",因此改译成"可能对数学的本质有不同观点"。
(3)"color"译成"歪曲"不好,"歪曲"这个词带有明显的个人感情色彩,因此,换一个比较中性客观的词"影响",这样比较符合科技类实用文的文体特征。
(4)"what should be taught in school mathematics, how it should be presented, and what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the exercise is."译成"学校数学应该教什么?应该如何教?数学习题的根本目的何在?"不够简洁,而且用"何在"有些文言色彩,跟整个译文显得不协调,采用"转换成分"的翻译技巧,改译成"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习题的根本目的?"
改译:数学是什么?有很多答案。学者、课程设计者、学生、工程师、政治家……可能对数学的本质有不同观点,这影响他们对下述问题的判断: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习题的根本目的?关于事物本质的那些概念就叫做"概念系统"。
当然,改译并非完善,但至少比原译更简洁明了,做翻译,需要这样反复琢磨,让译文更好。
There is something odd about the way we teach mathematics in our schools. We make little or no provision for students to play an active and generative role in learning mathematics and we teach mathematics as if we expect that students will never have occasion to invent new mathematics.
原译:我们学校里教数学的方法有些古怪。我们很少甚至没有提供机会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扮演活跃和创造的角色,我们好像只想传授数学知识,从来没有期望学生们也有机会创造新的数学。
改译:学校里,我们教数学的方法有些怪。对学生,我们很少甚至没有提供机会,让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讲授数学,仿佛期望着学生没有机会创造新的数学。
读者可以看出,由于采用了翻译技巧,改译比原译更加通顺和简洁。
在2002年讲授《VB程序设计》,翻译《Learn Visual Basic 6》第一章作为练习,下面我摘录其中两段来分析。
The event-driven nature of Visual Basic allows you to build your application in stages and test it at each stage. You can build one procedure, or part of a procedure, at a time and try it until it works as desired. This minimizes errors and gives you, the programmer, confidence as your application takes shape.
原译:VB的事件驱动特性允许你分阶段创建和测试你的应用程序。你能每次创建一个过程或者仅仅一部分过程,然后对它进行测试,直到它如预期的那样工作。这样就能让错误最小化,并且在应用程序成形时给予你这个程序员足够的信心。
改译:VB的事件驱动特性,可使你分阶段创建和测试应用程序。你可每次创建一个过程,或者过程的一部分,然后测试它,直到满足预期效果。这就把错误减到最少,而且给你这个程序员以信心来开发应用程序。
第一句,原译固然不错,改译采用"断句"的翻译技巧,把主语单独列出,达到强调效果。"until it works as desired"译成"直到它如预期的那样工作"固然不错,但是拘泥于原文,有些"洋"味,改译成"直到满足预期效果",这样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对于"takes shape",词典上解释如下:"成形,形成,具体化,有显著发展",好像每个词义用上去都不合适,其实,形成应用程序,在程序员眼里,就是开发应用程序,为了让译文更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我没有把"as your application takes shape"当成时间状语来翻,而是作为"give"宾语补足语来翻,即"gives you confidence to develop your application",采用了"转换成分"的翻译技巧,这样改译比原译更清晰通顺。
As you progress in your programming skills, always remember to take this sequential approach to building a Visual Basic application. Build a little, test a little, modify a little and test again. You'll quickly have a completed application. This ability to quickly build something and try it makes working with Visual Basic fun - not a quality found in some programming environments! Now, we'll look at each step in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原译:当你在编程技巧方面取得进步,请你记住采用这个创建VB应用程序的顺序。创建一点,测试一点,修改一点,然后再测试。这样你将会得到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快速创建和测试程序的能力使得利用VB工作显得有趣,这在有些编程环境中你无法体会到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应用程序开发过程的每个步骤。
改译:随着你编程技能的进步,始终记住创建VB应用程序的方法。创建一点,测试一点,修改一点,然后再测试。你将很快编好一个应用程序。这个快速创建和测试的能力,使得VB编程充满乐趣,这是某些编程环境不具备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开发应用程序的每个步骤。
"As you progress in your programming skills"译成"当你在编程技巧方面取得进步"固然不错,采用"转换成分"技巧,改译成"随着你编程技能的进步"更简洁流畅。"You'll quickly have a completed application."的原译"这样你将会得到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逐词翻译,有些"洋"味,不及改译"你将很快编好一个应用程序。"那么符合汉语表达习惯。"This ability to quickly build something and try it makes working with Visual Basic fun"采用"断句"技巧,译成"这个快速创建和测试的能力,使得VB编程充满乐趣",读起来比原译显得节奏要舒缓些。"Now, we'll look at each step in th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的改译采用了"减译词语"的技巧,因为"开发"本身就是一个"过程",所以不翻"process"这个词,让译文更简洁。
2006年1、2月期间翻译一本数学科普读物《Math A Day(天天数学)》,下面摘录其中一段。
HISTORICAL/CURRENT NOTE
Imagine an object that is not 1, 2, 3 dimensional, but some fractional dimension. Imagine an object that has finite area but infinite perimeter. Imagine a curve that is continuous everywhere but can have no tangent. Strange? Conservative mathematicians labeled such objects mathematical monsters or anomalies when these first surfaced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in the works of Weierstrass, Cantor, Koch and Peano. In the early 1990s other mathematicians made contributions in this area, but these creatures really came to life with the advent of modern computers and the 1952-75 work of Benoit Mandelbrot, who named them fractals. Today, fractals are found in cinematography work, in economics, in the diagnosis of osteoporosis, in the shapes of plants, clouds - in short, they are almost everywhere.
原译:古代/现代的评注
想象一个物体,它不是一维、二维或三维而是分数维;想象一个物体,它面积有限但周长无限;想象一条曲线,它处处连续却没有切线。是不是感觉奇怪?当这些东西于19世纪晚期在魏尔斯特拉斯、康托、科赫和皮亚诺的著作中首次出现时,保守的数学家们给这些东西贴上了数学怪物或数学异常的标签。在20世纪早期,还有其他数学家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但直到现代计算机的出现,以及伯诺瓦·芒德布罗在二十世纪52年到70年期间的著作中把这些东西命名为"分形"时,它们才真正获得了生命。如今,在电影艺术的工作中、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中,在植物与云朵的形状中,都有分形的踪影--简而言之,它们无处不在。
改译:古今评注
想象一个不是一维、二维或三维而是分数维的物体;想象一个面积有限但周长无限的东西;想象一条处处连续但处处没有切线的曲线。感觉奇怪吗?19世纪末,当这些东西首次出现在魏尔斯特拉斯、康托、科赫和皮亚诺著作中的时候,保守的数学家们给它们贴上了数学怪物或数学异常的标签。20世纪初,其他数学家在这一领域做出贡献,但这些东西伴随着现代计算机的出现以及伯诺瓦·曼德尔布罗特在1952-1970年期间的工作才真正获得生命,并被曼德尔布罗特命名为"分形"。如今,在电影摄影的工作中、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在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中,在植物与云朵的形状中,都会发现分形的踪影--简而言之,它们无处不在。
大家可以对比这两个版本的译文,看看我做了些什么修改。你是不是也感觉改译比原译读起来更加通顺流畅些呢?
2、散文的翻译
散文与科普文章相比,除了信息功能外,还有表情功能和美感功能。抒情散文一般带个人感情色彩,在叙事或抒情中,或深沉细腻,或流畅明快;而哲理散文往往是说理性的,或深入浅出,或雄辩有力。在翻译时,要注重体现散文的风格特点,使译文的意义完整,语言流畅、地道。
人说,花开的声音是可以听见的……你曾听见花开的声音吗?花落呢,花落的时候也会有声音吗,你也可以听见花落的声音吗……花落的时候,只有满地飘零的花瓣,有谁可以听见,花落的声音……如果我是只飘落的蝶,就让它在尘土中飘落融化吧,不要,不要,不要拿出你的透明水晶,把我制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标本……对于友情,网络或许不近也不远,温馨、亲切而又让人牵挂;对于爱情,网络却是隔着千重的山万重的水……祝福你,不要再说什么留念……
原译:It is said that the sound of flowering may be heard...Have you ever heard it? How about flowers' falling? Is there any sound when flowers are falling? Can you also hear it? Only fallen petals here and there when flowers are falling! Who can hear its sound? If I am a fallen butterfly, just let me melt into the dust! Don't take out your transparent crystal and make a beautiful butterfly specimen of me...As far as friendship is concerned, the net may be neither near nor far for friends, and you'll feel warm and kind, even a little worry in your heart; but with love, the net seems like thousands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for lovers...Bless you, don't mention memento anymore...
改译:It's said that flowering sound can be heard...Have you ever heard it? How about flowers' falling? Is there any sound when flowers are falling? Can you also hear it? Only the fallen petals here and there when flowers are falling! Who can hear its sound? If I were a fallen butterfly, just let me melt into the dust! Don't make a beautiful butterfly specimen of me with your clear-crystal...When it comes to friendship, the net may be neither near nor far between friends, and you'll feel warm and kind, even a little worry in your heart; but when it comes to love, the net seems like thousands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between lovers...Bless you, don't say you'll always keep me in your heart...
"不要拿出你的透明水晶,把我制成一只美丽的蝴蝶标本",原译是"Don't take out your transparent crystal and make a beautiful butterfly specimen of me",是一个并列句结构,显得冗长,而改译"Don't make a beautiful butterfly specimen of me with your clear-crystal."就是一个简单句,意思表达得很清楚很简洁。
最有一句,"不要再说什么留念……",原译"don't mention memento anymore."只把字面意思译出,而文字背后的含义却没有表达出来,因此,我改译为"don't say you'll always keep me in your heart.",这样就诠释了留恋的含义,我觉得留恋,就是把对方永远记在心上的意思。
《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No Scenery in the Familiar Place)》
我曾对住在森林公园的一对夫妻羡慕不已,因为公园里有清新的空气,有大片的杉树、竹林,有幽静的林间小道,有鸟语和花香。然而,当这对夫妻知道有人羡慕他们的住所时,却神情诧异。他们认为这儿没有多少值得观光和留恋的景致,远不如城市的丰富有趣。
原译:I have once envied a couple living in a forest near a park, for they can enjoyed the fresh air there, the extended woods of fir trees and bamboos, the tranquil paths running through, the birds chirping and the flowers giving off fragrance. But the couple was amazed and perplexed when they learned that someone else admired them only for their living place. In their eyes, there were no unique views worthy of being visited and being attached to, and the views were much less colorful and interesting compared to that of a city.
改译:I ever envied a couple living in a forest park, because there were fresh air, a wide range of firs and bamboos, peaceful tree-lined paths, birds' singing and flowers' fragrance. However, this couple had a surprised look when they knew that they were envied because of their dwelling place. They think there were not many views worth a visit and stay in their dwelling place, which was much less rich and fun than a city.
当时,我的感觉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这对夫妇对这儿太熟悉了,花草树木,清风明月,在他们漫长的日子里,已不再有风景的含义,而是成为习以为常的东西。《幸福》杂志上的那些部长、商人及平民百姓,之所以不愿做他们现在的自己,与住在森林公园的那对夫妇一样,是对长期拥有那片风景,已经习以为常,风景已不再成为风景了。
原译:At that time, I learned a lesson: old place has no beautiful views. As that couple were too familiar with their living environment-- the trees ,the grass and the flowers,the cooling winds and the bright moon--that all these had become an ordinary part of their unvarying life rather than natural wonders.
改译:At that time, I felt there was no scenery in familiar place. The couple was too familiar with all those things, such as trees, grasses, flowers,cool breeze and bright moon, which were not views but ordinary things in their long days. like the couple living in the forest park, those ministers, businessmen and common people on the Fortune magazine are unwilling to be their current selves, just because they are accustomed to those sceneries, which are not sceneries any more in their eyes.
在人生的旅途中,最糟糕的境遇往往不是贫困,不是厄运,而是精神和心境处于一种无知无觉的疲惫状态。感动过你的一切不能再感动你,吸引过你的一切不能再吸引你,甚至激怒过你的一切也不再激怒你,这时,人就需要寻找另一片风景。
原译:During one's journey of life, the most terrible thing is neither the poverty nor the adversity, but a numb tiredness in your mind and your heart. What once moved you can no longer move you; what once attracted you no longer attract you; even what once irritated you no longer irritate you. Then, you need to go elsewhere to seek another view.
改译:What's the most awful situation on a journey of life? It's neither poverty nor doom but an insensible tired state of one's mind and heart. You need seek another piece of scenery to stay when all that moved, attracted or enraged you have no influence on you any more.
读者对原译和改译进行对比,可发现改译比原译更加简洁。在我眼里,简单或简洁意味着美。在表达同样多的信息时,越简洁越好。
因为初事翻译,我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我喜欢句对句(sentence for sentence)的处理方式,尽量不改动句式来翻译,因此,有很多朋友批评我的翻译太刻板,缺少灵活性,我承认这个缺点,但是我非得经历过这个死板的一丝不苟的阶段,才有可能朝着更高一点的目标进发。这篇文章,几乎都是句对句的直译,唯独最后一段,我没有遵循这个原则,为了追求简洁的译文,我完全打乱了原文的句式,进行了归并处理,不知效果如何,对刻板的我而言,算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吧!
2005年改译一篇散文《Sweet September(甜美的九月)》,希望读者进行对比分析。
September is more than a month, really; it is a season, an achievement in itself. It begins with August's leftovers and it ends with October's preparations, but along the way it achieves special satisfactions. After summer's heat and haste, the year consolidates itself. Deliberate September-in its own time and tempo-begins to sum up another summer.
原译:真的,九月不仅仅是一个月份,它还是一个季节,一份成就。它始于八月的余热,终于十月繁忙的准备。但在这之间,它带来了异常的惊喜与满足。熬过夏季的躁热,这年就平静下来。九月,伴着它的时令,踩着它的节拍,翩然而至,宣告夏季的结束。
改译:九月真的不止一个月;它是一个季节,成就它自己。始于八月之余热,终于十月之准备,但一路走来,它特别心满意足。夏之躁热后,一年归于平静。九月,伴着时令,踩着节拍,有备而来,给夏季划上句号。
With September comes a sense of autumn. It creeps in on a misty dawn and vanishes in the hot afternoon. It tiptoes through the treetops, rouging a few leaves, then rides a tuft of thistledown across the valley and away. It sits on a hilltop and hoots like an October owl in the dusk. It plays tag with the wind. September is a challenging busy as a squirrel in a hickory tree, idle as a languid brook. It is summer's ripeness and richness fulfilled.
原译:九月悄然给我们捎来了一丝秋意。它无声无息地浸入雾蒙蒙的清晨,又在阳光煦暖的午后没了踪影;它蹑手蹑脚地跨过树梢,掠过些许叶子,又轻踏一簇毛蓟绕过山谷而去。它时而独栖山顶,像十月黄昏中猫头鹰的鸣叫;时而又同微风嬉戏;时而如山核树上的松鼠,忙得不亦乐乎;时而如慵懒的小溪,汩汩流淌。夏季的成熟与丰饶成就了甜美的九月。
改译:九月捎来一丝秋意。它随薄雾之清晨悄然而来,又在煦暖之午后消失无踪;它蹑手蹑脚,掠过树梢,抹红叶子,然后,乘一簇毛蓟越过山谷而去。它驻足山顶,像十月猫头鹰鸣叫黄昏;它同风儿嬉戏玩耍;九月像山核树上的松鼠那般忙碌,又如缓缓流淌的小溪那般慵懒。夏季的成熟与丰饶,成就了甜美的九月。
Some of the rarest days of the year come in the September season-days when it is comfortably cold but pulsing with life, when the sky is clear and clean, the air crisp, the wind free of dust. Meadows still smell of hay and the sweetness of cut grass. September flowers are less varied than those of May but so abundant that they make September another flowery month. Goldenrod comes by mid-August, but rises to a peak of golden abundance in early September. Late thistles make spectacular purple accents. And asters blossom everywhere, along the roadsides, in meadows, on the hilltops, even in city lots, raging in color from pure white through all degrees of lavender to the royal New England purple.
原译:九月给我们带来了一年中最难得的时光:晴空万里,秋高气爽,清风徐来,一尘不染,生命与季节一起脉动。草场上散发着新草垛及新刈绿草的清香。九月花草争荣,不亚于百花竞放的五月,又是一个繁华似锦的季节。黄花在八月中旬含苞欲放,待到九月初花重四野,遍地金黄。晚蓟却争紫斗艳,引人入胜。紫苑处处绽放,在小路旁,草场中,山顶上,甚至在市郊空地里,从各种各样的熏衣草的纯白到新英格兰贵族紫色,颜色各异。
改译:九月,一年中最珍贵的时光,秋高气爽,风中无尘,与生命一起律动。草场还弥漫着干草及刈草的芳香。九月虽不及五月众花争奇斗艳,但繁花依然造就了绚烂的九月。八月中旬,黄花含苞欲放;九月初,肆意盛开,洒遍金黄。晚蓟浮动诱人的紫色。紫菀处处绽放,小路旁,草场中,山顶上,甚或市区空地里,颜色各异,从各种熏衣草的纯白到高贵的新英格兰紫色。
大家可以看出,原译比改译更富有文采,但改译比原译更加简洁,第一段少19个字,第二段少18个字,第三段少30个字,客观地评价,两种译文,各有所长,不过从文学翻译的角度来考虑,第一种译文更可取些,牺牲一点简洁性,追求译文的文采和美感。
3、诗词的翻译
诗词翻译要再现原作的艺术美。诗词是运用特殊的语言和艺术手法创造的艺术品,具有形象性、艺术性,表达了某种情节内容、思想感情,体现了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翻译诗词,光传意(即做到意义上的忠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注意保存原作的感情、韵味、意境的风格,要把原诗创造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诗词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诗词翻译采用的文学艺术手段,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是原作艺术美的欣赏和接受者,同时又是它的表现者。从欣赏到表现,有一个重要环节,即译者的审美再创造,或者叫心灵的再创造,情感形式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的关键是要抓住蕴含在原作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不妨甩开原文形式,选用最佳的词句结构、表现手法,把原文(不仅仅是内容,而且还包括情感、意境、韵味和风格)重新表达出来。
(1)英诗汉译
April
I loved her more than moon or sun -
There is no moon or sun for me;
Of lovely things to look upon,
The loveliest was she.
She does not hear me, though I sing -
And, oh, my heart is like to break!
The world awakens with the spring,
But she - she does not wake!
原译:四月
我爱她胜过日月 如今我已无日月
世间可爱不计数 无疑她是最可爱
她听不到我歌唱 我的心快要破碎
春来万物都苏醒 而她却永眠不醒!
改译:四月
爱她情浓胜日月,而今日月无踪影。
世间尤物何其多,唯她教我付痴情。
放歌生死两相隔,今生心碎了无凭。
春来万物复生机,吾爱安眠永不醒!
改译注意了押韵和节奏问题,读起来比原译更加通顺和流畅。
下面这首诗是英国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代表作品。
A Red, Red Rose
红红的玫瑰
O, my Lu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uve's like a melodie
That's sweetly play'd in tune.
哦,爱人像红红的玫瑰,
六月初绽芬芳;
哦,爱人像美妙的乐曲,
旋律轻轻流淌。
As fair as thou, my bonnie lass,
So deep in luve am I;
And I will love thee still, my dear,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好姑娘,散发美丽光芒,
爱你情深意切;
亲爱的,我要永远爱你,
直到四海枯竭。
Till a' the seas gang dry, my dear,
And the rocks melt wi' the sun:
I will love thess till, my dear,
While the sands o' life shall run:
亲爱的,直到四海枯竭,
太阳烧裂岩石;
亲爱的,我要永远爱你,
只要尚存一息。
And fare thee well, my only luve!
And fare thee weel, a while!
And I will come again, my luve,
Tho' it ware ten thousand mile.
再见吧,我唯一的爱人!
不过别离片刻!
亲爱的,我会与你重逢,
纵使万里相隔。
原诗首两节韵式为单交韵,ABCB, DEFE, 末两节韵式为双交韵,GHGH, IJIJ。诗中有个别字是苏格兰方言。原诗各小节的音节数为9、6、9、6,8、6、8、6,8、7、8、7,8、6、8、7,译诗首节为5顿(五个节奏,即:啊,/爱人/像/红红的/玫瑰)、3顿、5顿、3顿,其余三节为4、3、4、3顿。
在这首诗的翻译中,我注意了押韵问题,每节押不同的韵:芳-淌,切-竭,石-息,刻-隔,并且每节采用长短搭配的结构,显得错落有致,也让译文呈现出一定的形式美。
(2)汉诗英译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造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
这首词结构完整,但同时也表现出汉语模糊化的特点。通篇未指明"谁"在深秋无言独上西楼,一般滋味在"谁"的心头。主语的省略并不影响读者对诗的理解。因为读者也具备这种思维方式。然而译成英语后,就得考虑英语句法规范的特点,就得考虑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重客体的思维方式。"无言独上西楼"要说成"我无言独上西楼","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要说成"别是一般滋味在我的心头"。
Joy at Meeting
Silently I ascend West Tower alone,
The hook-like moon feels so near,
The phoenix tree stays so lone,
The deep yard locks autumn so clear.
Being cut yet unable to sever,
Still chaotic when put in order,
O it's such special parting grief,
How could my heart find relief!
七、翻译辅助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做好翻译工作,没有相应的翻译工具是不行的。除了准备英汉词典和汉英词典之外(如果做计算机方面的翻译,还须准备计算机英汉/汉英词典,即专业翻译需要专业词典),社会日新月异,新词层出不穷,很多词汇在词典上查不到,因此,还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辅助自己的翻译。
在一年多的翻译实践中,我慢慢学会如何使用Google这个有效的工具来辅助自己进行英汉互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Google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日趋广泛。它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丰富的免费信息,为全世界人所共享。熟练使用Google,同样也有助于我们解决翻译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以说,绝大多数疑难问题,只要轻按鼠标,或许就能得到解决。现通过具体实例,归纳一些Google的使用技巧,不足之处,敬请指正补充。
1、中英混杂,查找英文或中文意思。
如要查找screen door的中文,我们首先大概确定下,可能表示什么门。因此,我们在查的时候可以在输入框中输入如下文字:screen door 门,就可查到其含意了。如果想要对其有个感性了解,可在输入screendoor,(注:这里省掉空格,是考虑到图片名称不含有空格的缘故),点击图像,即可看到好多这种门。如要查信用卡中的"存取卡",可输入:存取卡 card。
2、精确查找(即高级搜索)
不打开高级搜索页面,只要把要找内容放入此引号内,即可实现精确的查找。这一方法对查找原文的出处特别有用。如要找Split Release On Demand的出处,可输入:"Split Release On Demand",注意要连引号一起输入,否则在搜索过程中,将把On省略。
3、查找包含一个完整字句,还包含另外一些词
如要查找"通用存取卡",输入"通用存取卡"+card,就能查到其英文是Common Access Card;同样,要查找一个英文短语的中文意思,只要参透其中一个,查起来就会很方便。如要查找sleep away,输入"sleep away"+睡,就能查到该短语的意思:在睡眠中打发日子;用睡眠来消除。
八、结束语
这篇文章,简单叙述了一点自己的翻译实践和粗浅体会,错漏之处难免,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和帮助。我相信,空谈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而没有足够的翻译实践,想要切实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是完全不可能的,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理论的指导下认真地实践,才有希望一步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宏薇主编:《汉英翻译基础》,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张培基主编:《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3] 沈苏儒著:《翻译的最高境界--"信达雅"漫谈》,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网友评论
有些迷恋译诗,像一个石匠,天天锤打着,将自己的思绪、热情以及梦想,一点一滴地融进译诗的一字一句中。纵然它们在别人眼里平凡无奇,但在我心里却是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正所谓敝帚自珍。文字很奇妙,透过它,竟能窥见和领略世间无数深邃精致之美。有美好文字作伴,纵然独处陋室,也觉得眼前闪耀着美丽光辉。
译诗要形神兼备,达到不隔之化境,真是难于上青天。有人说,译诗得其形易而传其神难,我亦深有同感。无论如何,既然迷上了译诗,总要朝这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努力,至于能走多远,那倒无关紧要。登上峰巅那一刻固然令人欣喜若狂,但整个攀登过程也苦中有乐。学会享受过程,心里不要总悬着遥远的目标而忽略沿途的美景。
在译诗中,倘若诗人与译者之间存在默契或者心心相印,那么爱的喜悦就会荡漾在译者的心海中。诗人兼翻译家罗斯康芒在《论翻译的诗》中提出了译诗必须遵循的一些原则,其中有一条原则是译者与原作者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友谊”,这是针对译者选择题材而言的。所谓友谊,就是指译者在翻译之前,必须首先检查自己的情趣,热忱于哪方面的题材,然后寻找与自己情趣、热忱以及风格相似的诗人,像择友一样地选择原作者。这是因为每个诗人都会用不同的才华和偏爱去写诗的,有写颂歌的,有写教谕诗的,有写讽刺诗的。因此,只有认准了作者,同作者建立了一种和谐的关系,译者才能更加熟悉、亲近、喜爱作者,在思想、语言、风格和灵魂上与作者保持一致,也只有这样才能像原作一样提供优秀的译作。
英国莪默·菲茨杰拉德翻译波斯诗人奥玛珈音的《鲁拜集》,法国波德莱尔翻译美国爱伦·坡的《怪诞的故事》,此时,翻译就等于两颗伟大的灵魂遥隔着世纪和国界携手合作,作者和译者的心灵融洽无间,两者的艺术手腕旗鼓相当,译者用了无上的热忱、挚爱和虔诚去竭力追摹和活现原作的神采。可以说,菲茨杰拉德的灵魂只在移译波斯诗人的时候充分找到了自己,爱伦·坡奇瑰的想象也只在波德莱尔的译文里得到了至高的表现。这真是翻译史上罕见的佳话和奇迹。
如果你不爱他或她的诗,或者说他或她的诗没有唤起你心灵回响,没有说出你内心深处一直存在而无法表达出来的隐秘心声,那么请你别去翻译他或她的诗吧。即使勉为其难地译了,也无法得到至深的满足和甜蜜的喜悦。译诗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和技巧,更重要的是作者和译者之间无可遏制的一种爱和默契,这样译诗才是一段洋溢着喜悦和沉醉的美妙旅程。
译诗是灵魂的亲密接触,需要很深很深的缘分。在我心目中,译诗很神圣,凭虔诚之心,在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穿梭,其间苦乐皆是刻骨铭心。对我精神生活而言,译诗不可或缺。一腔热情通过译诗得到释放,真是很美妙!
译诗,必然有所得有所失,每个译者应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给出有特色的译本。没有十全十美的译本,提倡一诗多译,同台竞技。一诗多译有横向多译与纵向多译。横向多译,即不同人对同一首诗进行翻译,给出不同译诗,可以比较不同译者的水平与风格,拓展译者的视野;纵向多译,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首诗进行翻译,给出不同版本,可以比较该译者水平与风格的变化,挖掘译者的深度。我喜欢一首诗的横向多译,通过比较不同译诗,明白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我也喜欢一首诗的纵向多译,也许过一段时间,会重新翻译自己译过的某首诗,希望能译出一点不同的风味来,也算是一种小小的自我突破,感觉蛮有乐趣的。
译诗应该译出诗的韵味,绝不能逐词逐句地死译。真正的好诗,总会存在较大的歧义空间,而且何谓一首诗的本义,真的不容易搞清楚。对一首意蕴丰富的好诗,每个译者按着自己的心性去抓住诗中的重点或核心进行再创造,译本必然有侧重点,并且带着译者品性与见识。译诗应求神似而不唯忠实,一诗可多译。100%译出原诗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每个译者必须有侧重地翻译,才会得到比较成功的译本。
要挑我译诗中存在的毛病并不难,我坦然面对一切尖锐的批评。因为没有尖锐的批评,就没有真正的进步。
奈达:许多人设想翻译需要在语言学方面有相当多的训练。但是,这个设想是错误的。一些最好的译者并没有在语言学方面受过任何训练。才华横溢的译者常常为一些富有创造性的译法从头脑中涌出的现象感到惊诧。这种富有创造活力的译者就是最好的事实例证,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就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技巧,这种技巧不一定依赖长期的多年的训练。翻译几乎是在无意识的过程中进行的。从本质上讲,翻译应该无异于用母语进行写作。创造性翻译在很多方面就像绘画和演奏美妙的音乐。一些杰出的音乐家对和声学一无所知,但是,他们知道如何以娴熟的技巧演奏钢琴。新曲和奏鸣曲从他们的手指间自如地演奏出来,好像这些音乐在他们的大脑中贮藏了多年,最后哗哗地流淌出来。
对翻译理论学习的必要性持怀疑论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有些人在语际交流方面似乎有特殊的天赋,在语际交流方面,他们没有经过任何正式的训练,却成了顶尖的译者。他们好像对成功的语际交流有异常的智能,而无须经年累月的训练。事实上,正如人们常说的,出众的译者是天生的,而非培训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