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温经典名著《红楼梦》。
这部名著,我读了不下十遍。每次翻阅,对核心人物的理解都会有些变化。
年轻的时候,我会全盘接纳传统的解读方式和固化理解,总喜欢用“大一统”的观念解读所有文学作品。
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接人待物的方式更加成熟,对人性的理解更加多元,我发现:《红楼梦》中很多人物是值得细细品味的。
从人性的自我觉醒角度来看,《红楼梦》中真正的贵族只有薛宝钗。
我们先来看看薛宝钗的家庭背景: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家是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祖上是做官的,后来主要是做皇商,家资百万,巨富无比。
祖上的庇荫,家资的富足,使得薛宝钗没有物质上的隐忧。
嫡出的身份,母亲的爱护,使得薛宝钗没有身世上的苦恼。
深得父母宠爱的薛宝钗,受开明家风的影响,接受了完备的文化教育,并在“去中心”的文化自觉中,真正拥有了大家闺秀的风范。
薛宝钗最终成长为完美的大家闺秀,与她家世优渥,家庭开明,自身天资聪颖、蕙质兰心密不可分,最重要的一点是薛宝钗拥有健全的母子关系。
在封建社会,对子女,尤其是女儿的养育,主要职责是在于母亲,所以在古代,母教十分重要。
母亲对女儿的教育态度十分开明,没有局限于女红的狭隘世界,而是主张薛宝钗接受完整的文化教育,这也就为薛宝钗精通琴棋诗画奠定了坚实基础。
细观《红楼梦》,我们会发现:薛宝钗的人格样态是始终如一的,无论人前还是人后,她始终保持着宽厚的仁爱之心,无论是对同辈的兄弟姐妹,还是对大观园中的丫鬟妇人,薛宝钗人性的光辉展现地淋漓尽致。与林黛玉的无端猜疑和斤斤计较相比,薛宝钗要可爱的多;与贾宝玉的玩世不恭和不学无术相比,薛宝钗要理性的多。
在我看来,薛宝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贵族。
薛宝钗能在金陵十二钗中,脱颖而出,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我认为,良好的母子关系,是造就薛宝钗完美人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武志红在《家为何会伤人》中提到:“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我们的镜子。妈妈,是我们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生命的最早期,妈妈注目着婴儿,婴儿就从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存在。若妈妈的注目一直在,婴儿就会感觉自己一直存在。若注目时,妈妈与婴儿有共鸣,且带着接纳和喜悦,婴儿就感觉自己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好妈妈的镜子从来不吝于向婴儿打开。”
细读《红楼梦》,我们发现:薛宝钗与母亲的关系十分亲密,薛宝钗在众姐妹跟前,一直是一个有主见、有想法的人,可是一到在母亲的跟前,薛宝钗瞬间变回了一个小孩,偎依在母亲的怀里,肆意撒娇。
正是这样毫无违和感的母女亲情,可以肆意撒娇的家庭氛围,使得薛宝钗的成长历程中充满了温暖和幸福。
自幼在母亲的温情庇护下,在优越的家境中,薛宝钗无忧无虑地成长,再加上她自己聪慧的天资和敦厚的秉性,成长为真正的贵族也是情理之中的。
来自母亲充足的、无条件的、持续的爱与关注,使得薛宝钗的精神世界和感情世界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滋养;爱的丰沛,尊重与自由的无条件给予,使得薛宝钗的人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精神和情感的高度富有,使得薛宝钗的内在能量得到最好的延展和最顺畅的流动,这种内在能量的有效流动,又促进了薛宝钗人性的提升。
精神、情感、人性以及物质的完全自由,使得薛宝钗变成了完全意义上的贵族,这样的贵族,内心充满了爱与尊重,她在人际交往中,展现出来的宽厚和包容,是发自内心的,是内在能量的自然流动,她能理解别人的苦楚,对他人的困境进行共情,也是她在“去中心化”的自觉中,必然的选择。
精神富有的人,必然是整个成长历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关爱和尊重的人,也必然是最宽容和慷慨的人。
相比之下,贫寒之家的父母多为生计奔波,文化程度和家庭教育普遍较低。正所谓“仓廪实而后知礼仪”,物质的贫乏,使得他们更容易陷入斤斤计较的市侩之中,对子女的关照和尊重,往往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在物质和关爱普遍不足的贫寒之家,孩子很难得到足量的心灵滋养;父母对物质的艰难角逐,沦于世俗的锱铢必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会造成对孩子的代际遗传;即使有些寒门子弟,有朝一日,鲤鱼跳龙门,成为人中龙凤,但是童年时代的匮乏,对人的影响,依然难以彻底消除。
几年前,一个朋友对我说:“想知道一个人的品味和格调,看什么最准?”
“看TA的配偶”,我不加思索地回答。
“你能不能不要这么教条主义!?”朋友不屑地说道。
“那你说,看什么最准?”我有点不服气了。
“看TA吃饭时候的状态”,朋友淡定的回答道。
当我困惑地寻求更深层次的解释时,朋友一脸坏笑地说;“自己慢慢领悟吧。”
后来,年岁渐长,加上开始写字的缘故,我开始更加细致的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我发现:
开放式的餐厅,真可以说是人间百态:衣着光鲜、气质不俗的人,往往举止文雅,即使是美食当道,他们一般也是比较斯文的进餐;而那些衣着随意、甚至有些邋遢的人,往往是狼吞虎咽,即使是在公共场合进餐,也会大声喧哗,毫不顾忌其他食客的感受。
当然,也有朋友提到过:有的人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一旦看到TA吃饭时候那狼狈不堪的样态,就会有点怀疑人生的困惑;而细问之下才知道,这样的人,往往是中年以后才开始发迹的,虽然身上的行头升级了,可是骨子里的教养和习惯已经很难更改,而且很多时候,这样的人骨子里非常的吝啬和苛刻。
面对美食,我们往往容易摘下面具,回归到一个觅食的孩子,童年时代的模式就会重现;幼年物质的贫乏和家庭教养的不足,都会在一个人吃饭时候,暴露无遗。
即使是你中年发迹,童年时代的匮乏已经深入你的心中,难以抹去。
武志红在《家为何会伤人》中提到:“妈妈这面镜子若打开的很少,而且打开时都是儿童在极力讨好魔镜,就容易导致一个结果:一个人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一个人之所以对别人的反应极度在意,都是因为对方好的反应,会让他有短暂的存在感;而对方坏的反应,会让他的存在感瞬间崩毁。”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寒门子弟,在发迹以后,在特定的情况下,依然会让人感觉他们的言行与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不合拍。
有时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都能激怒一个衣冠楚楚的君子,他们过激的反应,引得众人大惑不解。这种现象,与一个人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因为寒门子弟对物质匮乏和家庭温暖不足的恐惧,已经深入内心;他们的童年,往往不仅物质匮乏,来自父母的关爱和尊重往往也不足,讨好与迎合,自卑与暴怒,这对截然相反的样态,成了很多寒门子弟在成长历程中,必然的衍生物。
即使中年发迹,内心的缺憾也是难以填补的。内心滋养的匮乏,必然导致给予的吝啬,这也很好地解释了我们中国的很多富豪为什么不热衷于慈善事业。
内在能量的不足,必然导致斤斤计较,甚至疯狂攫取;即使偶有施舍,也未必是发自内心深处。
当然,不是说,只有豪门才能出贵族,经济较为优越的家庭,做到以下几点,依然可以培养出真正的贵族:
一、在孩子的婴幼儿时期,作为妈妈,要给与无条件的关注与呵护,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互动,带着接纳和理解,看到孩子,关心孩子,这是人性滋养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二、在孩子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感受,学会倾听和共情,鼓励孩子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做出选择和决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并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各种兴趣的培养和拓展,充分挖掘孩子人性中的闪光点。
三、在孩子的整个成长历程中,努力保护好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尊重孩子对世界的评价和理解方式,让孩子知道,他们自己的内在活力,足以支撑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立足,而父母,永远是他们最坚定的后盾。
我相信,做到以上几点,再加上“富养子女”的教育理念,家境较为优越的家庭培养出贵族,也并非难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