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伟人?同样是人,为什么有些人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而有些人只能一生碌碌无为?
心理学家发现了人成才必备的一项能力:独处。
独处不限于是不是一个人独自呆着,打个比方:如果你和一群人在一起聚会,你不和他们说话也不听他们说话,你的注意力在聚会以外的地方,虽然表面上看你和大家坐在一起,这种情况也是独处。
只要在意识上和别人分离就是独处。
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当一个人能够享受独处的时间,他能够独处反而是令他愉快的。比如一个人非常高兴地独自一个人写字画画,玩手机,看电视等等,这是一种积极的内心体验,独自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会让人感到自由而快活,哪会孤独?
同样孤独也不一定意味着独处。比如你的爱人不爱你,你即使和TA时刻黏在一起也一样会感到很孤独,甚至比你一个人更孤独。
当然有的人独处时会感到孤独,甚至有的人不能忍受一个人呆着,一旦让TA独处,他就不舒服,这是一种病态。
他不懂得如何和自己相处;
或者说他一离开人就心慌、焦虑、没有安全感,
这种人其实在心理上还没有断奶。
英国心理 分析学家Winnicott把独处看作是一种能力,是判断一个人情绪是否成熟的指标之一。
事实也是如此。人的一生好多的事都是必须自己独自去完成的,人越长大,越需要独立思考,只有能够独立思考,才能有独立人格,才能自己下判断做决定,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还有,享受独处的人才能够专注于有意义的事,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会成为伟人、成就卓著的人。
因为他们大部分的时间不是去闲聊、搞些无意义的聚会等,他们的时间和专注力都做有意义的事去了。
这让我想到了哲学家熊十力在他的书房里贴着“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条幅。
还有整月闭门不出的大作家、潜心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等等。
几乎所有有成就的人都做到了惜时如金,他们都是能够成年累月独处的人。
著名文学家罗伯特·罗素说:一个人如果在他的童年时代经历更多孤独,那么他日后会比受到更多宠爱的人更加成功,一个不具有精神独处能力的人不可能成为伟人。
独处能力是慢慢培养起来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一开始孩子可能需要你全程陪着,但是一旦他们有了兴趣,能够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如果你不在身旁,他们也能玩得不亦乐乎。
还有,给他们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明白拥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是一种幸福的事。
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当孩子正兴致勃勃地想要自己独自做一件事,你可以故意去充当打扰者,使他们反感你的“骚扰”行为,然后再把空间和自由还给他。
允许孩子和自己争论、辩论。一个可以和大人争辩的孩子是有自己的独立思想的,他们在争辩的过程就是坚持自己的过程,这会强化他们的独立人格。如果大人鼓励他们争辩,那么他们更会选择去独处,进行独立思考。
所以大人不能搞“一言堂”,宽松民主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特别重要。
能够享受独处的人,也不缺乏安全感,是一个人自我意识和自信力的具体体现,
拥有自我,也就能掌控人生,当人拥有掌控自己的力量感,才能谈得上人生幸福。
这一切,从独处开始。
所以,当一个人的时候,你是感到自由、自在、愉悦,还是感到焦虑、孤独?
如果感到焦虑和孤独,意味着你并不处在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你会经常有一种无力感。
然后,你静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不能独处一会儿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