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对阵双方的具体准备,
说实在的-你会发现彼此间存有较大的不对称。
我方是常设国家队,
有一队二队还有青少集训队少儿集训队。
备战奥运,几乎不计成本不惜代价。
而对方在这个方向上可能只有羡慕的份。
他们好像没有常设国家队,
相应的别的差不多都是在俱乐部与集训队层面操作,
就实际投入而言与我方应该没有什么可比性。

从比赛现场就能看出,
我方选手训练水平就是高,
基本是靠肌肉记忆打球。
日方选手训练程度真不行,
看上去多是靠现场发挥,
玩的都是一时的灵性比较随意。
可结果呢“黑天鹅”闪现了,
就是
昕雯组合没能撑起其肩负之重,
看似“无所谓”“打到哪算哪”的伊藤水谷隼组合在机会面前也没犹豫……
出现了始料不及。
这样,
有成本意识的人便把此番胜负与什么什么的“非对称”联系到了一块儿。
竞技比赛,就是这样的有趣。
如果你事事都把得失的金牌与其的投入联系起来,
那情绪-恐怕就更不好说了,
有可能会变得很无趣甚至很无聊。他们说。

谁也不会怀疑我方选手的竞技能力,
谁也不会猜忌咱们教头的训练效率。
只是,
这些在具体的大赛面前有时却显得极为脆弱。
这回奥运混双决赛第7局的0:8就是典型的例证。
很明显,
从0:1~0:8,
没有精彩-只有溃败。
这实在不能标定双方的实力。
是技能以外的东西在起作用。
于是,
人们势必要问。
关于金牌,
赛事的参赛者就不用讲了。
之于观众那些选手的拥趸忠实的支持者,
咱们如今还那么的需要吗?
以这等的投入,
即便在特定的时间于特定的形态下。
那么大的牵扯,
用得着吗?
有时我们这些人就在想,
未来会不会出现这么一种形态,
就是
人们普遍来到那么一个层级,
就是
都敏感于金牌成本的理性不好承受之重。
最大限度地去在乎比赛细节比赛过程,
不怎么在意奖牌的归属奖牌的成色。
就是
媒体也来得格外沉静与持重,
更懂得重复与效果的逻辑关系,
更了解凡是投入的度都在哪儿。
真要能那样,
可以想象,
咱们那些值得商榷的投入就会逐步减少直至没有,
与之相适应的成本说不准就会化作实实在在的可见福祉。
人们在心态平和的同时,
生活质量也大概率地收获提升。
到了那个境界,
无谓的争议指定少,
无端的吐槽保证没。
常设模式的国家队弄不好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与其相辅相成的各类公仆就有可能被配置到其他还有需求的地方。
到了那个时候,
比赛注定精彩,
因为已没有了不好担当之重;
观赛保证轻松愉快,
因为我们已没有了什么放不下没有了什么放不开。
于无声处,
更为春和景明一碧万顷的生态保不齐就成了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