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唯目的论
----阿拉丁956
雨后,到公园走走,挺舒服的!小区的绿化不错,维护也还马马虎虎。跑道还是那么地熟悉,遗憾的只是所有这些都属于过去了。无妨,如今走在上面,清切感依然扑面而来,心绪不错。
突然,一个问号在大脑里盘旋,即“为了南方加入联邦,可以容忍一切的大人物林肯”以及“三次请夏言用餐均被放鸽子的严嵩,如何善于在屋檐下容忍低头”。此二者,大家都不陌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4034/242fb5c11b7f9f05.jpg)
陌生的可能就是他们在事业巅峰之前甚至在巅峰阶段,依然保持的容忍个性,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及膜拜。比对之下相形见绌是小事,认知层面的模糊不清才是关键。
严嵩在二皇帝夏言之下时的忍辱,倒是可以理解。毕竟当时状况的他明明知道夏言是自己的政治对手、明明知道自己暂时实力不如他、明明知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他成为官场上的知己、明明知道若自己想继续进步夏言是必须逾越的障碍......他的忍辱是能够理解的。
可林肯不一样。他入驻白宫之后,已经是权利的巅峰状态,内阁里不少成员都觉得自己比他优秀,面对下属的不尊不敬,甚至对于曾经羞辱过自己的人,或者曾经“慈悲地轻蔑”他的人,都能够以最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对方。
林肯说:“为了国家的宏图大业这一目标,他都可以忍受着。尤其是为了南方回归联邦的怀抱,他可以忍受一切。”
太伟大了!
也许这些闪光人物确实离普通大众太遥远,但优秀的品质却是可以去学习与效仿的。若按照徐阶的所谓“知识应用现实主义”角度分析,抛开更多的读书人擅长的虚无幻想和理想化设想,他们这些所有的忍辱及耐受力都与他们个人的目标息息相关。
诸如严嵩,若不是为了进步,他何必三番五次受夏言之辱;若不是为了整个联邦的不至于四分五裂,林肯何须忍受内阁里嘈杂甚至意见相悖、反唇相讥的声音。一切都是目标论、目的论。
可就算知晓属于目标论,咱普通大众也常常低不了几次头或者低头不了多长时间,哪怕明明知道在用时间换空间的情形下,也还是让自己的本性无法隐形,喜怒哀乐充分发挥,这也许就是咱们与大人物的差距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6134034/ccc65d133197a688.jpg)
有人说:“天底下的大人物没有谦虚的”。展现给你的谦虚、谦逊作风,其实别人骨子里主意满满、意志坚韧得不得了。之所以如此谦逊,除了修为涵养之外,是因为谦逊符合其目标指向;若背离了方向,展现的一定是果决和勇往直前的。
这便是差距。人生关键的就是哪几步,看似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人与人差距有点大!哈哈!开心就好!
2023年2月10日星期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