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246616/1b3553f07a0d7b8f.jpeg)
本文系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简村夜话·吾乡征文活动。
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据说男孩子要理发,将来的人生运势也会像“飞龙在天”一般腾达。济南人对过“二月二”很看重,理发是第一项。当天的理发店都人满为患,去晚了轮不到,连理发费也很“势利”地涨了上去。小哈小的时候,有一年二月二,我也想让他趁个好运势,带着他去理发店,结果人太多了,终于不耐烦,放弃了这一心愿。
济南人过二月二,除了理发,还要吃豆子。超市里有专门售卖节令吃食的货柜,上面摆满了各种炒制的豆子,有咸炒豆,有甜炒豆——甜炒豆裹了一层面,王村俗称“穿衣”。王村人擅长做“穿衣花生”(花生裹了面粉,过油炸制而成,可甜可咸)。济南的甜炒豆是裹了一层糖粉,不知做法为何。还有一种炒豆里掺了烤熟的面萁——一种小巧精致的菱形面片,烤熟之后是鼓起来的形状,口感香脆。面萁也是济南的一种特色面食,压面机压出来的宽面条切成菱形,晒干后装在袋子里售卖。济南人是怎么吃面萁的,我不得而知。有一次我买回来按汤面来做,味道也可以。
二月二是个传统节日,自古传统不能丢,古往今来的人们都会想着过一过,以示信仰。据说理发和吃炒豆是从明代流传下来的民间风俗。想来这民间风俗可能在山东境内比较盛行,到了河南境内就比较淡薄了。至少在我生活的河南乡下王村,是历来没有吃炒豆子一说的。
王村人过二月二不炒豆子,捂豆子——叫捂臭豆。金灿灿的黄豆煮熟,捞出来,放进铺满麦秸的大琉璃盆里,盖严实,捂着,放到温暖的煤火炕上,像孵小鸡一样,捂上月余,打开来看,金黄色已经变成了黄金色,用筷子插进去,挑起来,长长的黄金线在天光里晶莹剔透,宣示第一道工序大功告成。在一个大簸箩里铺上干净的麦秸,捂好的豆子倒进来,摊开,晾晒,什么时候豆子晾晒得梆梆硬,臭豆就算捂好了。收起来,装进小小的菜缸里,随吃随取,是一道“饥荒时代”方便快捷的代菜。
关于豆子,王村还有另外一种做法,叫捂瓜豆。捂瓜豆是在六月里,西瓜成熟的节气。煮熟的豆子拌上面粉,放在簸箩里曝晒,晒得豆子上都长了黄绿色的醭,用手一划拉,簸箩的上空便荡起一层黄绿色的轻烟来,第一道工序便大功告成。然后把挖好的西瓜瓤和捂好的豆子掺到一起放进小小的菜缸里,放进青花椒枝叶和盐,密封起来,捂着。月余,便可以吃了。
臭豆是干菜,捂好了是不会坏的,可以吃上很久。捂瓜豆却有风险。盐放少了,瓜豆容易发酸,变质。就不能吃了。菜缸密封不严,容易进苍蝇,苍蝇喜欢在瓜豆缸里产卵。如此,一缸瓜豆也不能吃了。
臭豆和瓜豆的吃法我不再写。不再写的原因是我在之前的另一篇文章里写过了。
话说辛丑季夏,母亲来济南小住数日,闲来无事便坐在书房窗前读书(母亲读书是真正的读书,口中念念有词)。读的是我的书。读着读着,便纠起错来,把我喊到身边,说,你这里写得不对。如此这般。原来是我写的关于臭豆和瓜豆的做法写错了。于是重写一篇以纠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