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研究过程还是创作过程,凡事涉及创造性活动的项目中都不能不提到灵感。它似乎是一剂灵丹妙药可以保证顺利的完成结果。但是灵感不是凭空可以产生的,它其实是人们对某些知识、理解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由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必然结果。
灵感需要由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1.对问题所涉及的相关领域和知识进行长期、有目的性的积累。2. 对待具体要解决的问题全身心投入精力去思考。当这两个条件都具备时,灵感的闪现也就为其不远了。
对于这个理论的解释其实在科学上有一定依据。人们大脑中进行存储知识和记忆片段的部分叫做灰质区域,大量的信息以片段形式存储于此。我们说某人的记忆力好,其实是说他能将存储在灰质区域的内容重新提取出来的能力高,而记忆力不好的人虽然拥有记忆片段,但是缺乏多路线索和提取记忆的手段,他们的记忆沉睡不醒。
当我们对某个问题相关知识不断的有意识积累,其实就在增加这类信息和知识的记忆能力。这类信息越存储越多,灰质区域也就变得越来越大。但人的颅腔空间有限,灰质区域膨胀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向密集存储的方向发展,这些记忆片段越来越密集,就容易形成纵横交错的联系,脑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更为频繁,使得某一提取线索就更容易触发记忆内容。
于此同时,如果一段时间内你对具体问题集中思考,投入大量精力和专注力,就增加对已有信息和深层次隐蔽信息挖掘的机会。因为人的潜意识就是由日思夜想的一些问题、情景构成,对潜意识内容的搜索会随着你投入的显意识精力增多而活动更为频繁。这种例子随处可见,当人们沉迷于某一问题时,也许经过千辛万苦的思索怎么也找不到答案,但是他们突然在梦境或者一霎之间会得到正确解或解决的线索。
因此,我们所谓的灵感不是凭空就能获得,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也许我们关注到别人的灵感乍现时只是看到了第二个充分条件,而忽视了他之前为解决问题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努力。要产生灵感,就有意识去积累相关知识并集中精力思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