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传习录比对学习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99】诚意正心,活得真实。

@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99】诚意正心,活得真实。

作者: 唐松涛经营实学 | 来源:发表于2018-11-29 08:07 被阅读24次

    【志道问:“荀子云:‘养心莫善于诚’。先儒非之,何也?”

    先生曰:“此亦未可便以为非。‘ 诚’字有以工夫说者。诚是心之本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工夫。明道说‘以诚敬存之’,亦是此意。大学‘欲正其心,先诚其意’。荀子之言固多病,然不可一例吹毛求疵。大凡看人言语,若先有个意见,便有过当处。‘为富不仁’之言,孟子有取于阳虎。此便见圣贤大公之心”。】

            志道,姓管,字登之,王阳明学生耿定向的弟子。

           志道问:“荀子说过:‘养心没有比诚身更好的了’。先儒却有不同看法,这是为什么呢?”

           王阳明说:“荀子的话也没什么大毛病。‘诚’字可以作为功夫来说。诚是心之本体。要恢复到心之本体,那就是思诚的功夫。程颢先生说:‘用诚意来存养本心’,也是这个意思。大学里说‘想要正心,就得先有诚意’。荀子的话虽然也有些毛病,但是也不能吹毛求疵。大凡看人言语,如果有先入为主的意见,就会有失当的地方。阳虎说过‘为富不仁’的话,孟子就是从阳虎这学的。这才能看出圣贤的大公之心。”

           诚意是心之本体,诚意的功夫就是回归到心之本体那里。之前我们也学过:无善无恶心之体,因为诚于心,而诚于物,如果不加入任何认为的判断,那就是无善无恶,只是我们喜欢加入自己的偏好,所以有善有恶意之动。以诚养心不可厚非,但养心还不够,还得正心,心不正,心不定,意就会到处飞,所以说诚意是正心的功夫。

           如果我们对别人的认知,一开始就不诚,就会先下主观判断,认知就会有偏差。比如阳虎是鲁国三桓的权臣,就算是这样的人,孟子仍然觉得他说的话有道理。这就回到天下大公的境地了。善为天下公,我们跟不同人学习,要看别人的长处,而不是短处;另外,我们还不能有胜心,再好的创见和成就也是在别人的肩膀上完成的。尽人事,听天命,关键是自身的成色,而不是店大欺客,认为自己很了不起,一般人都看不上。这就是不诚的来源。儒学的关键不是比较的学问,而是行动的学问,将自己的一切行动转变为知行合一之基点,这才是儒家想要交给我们的学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荷边书房@解读王阳明《传习录》【99】诚意正心,活得真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fx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