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明天你要去相亲,你会做哪些准备呢?
梁宁老师给女生,提了这样几条建议:
不要刻意打扮,只要符合女性化就好;见面时不要过度展现自己的条件,平平淡淡就好;适当时候主动结束学会,不必主动联系对方。
想必不少人听完,会大吃一惊:
相亲这种场合,不就是要尽力展现自己完美的一面吗?
美貌、才华、谈吐都是重要的加分项,藏着掖着怎么能找到好对像?
梁宁老师这样解释道:如果两人追求的是短线关系,就要尽力地展现自己的美貌和实力,因为目的就是尽快地吸引对方。
可婚姻却是一段长期关系,你不可能永远保持最好的那面,要是等激情过后,再发现问题,恐怕早已追悔莫及。
所以,有时候追求完美,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
想想看,我们是不是也经常追求这种“错误的完美”?
1 追求完美是我们的本性
大家肯定都玩过一个叫“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游戏一开始,形状各异的积木落下来,我们一一把他们排列、堆积。
直到画面中出现一个长条,我们小心翼翼地把它塞入空隙,一瞬间,悦耳的提示音响起,几行积木刷一下就消失了,屏幕前的我们大呼过瘾!
其实,这种快感,就是源自于我们本性上对“完美”的追求。
现在想象一个画面:
你眼前有一张白纸,纸上画了一条断开的直线,缺口很小,却又不可忽视,旁边桌上放着一支笔。
那你有没有一种想拿起笔,把缺口补上的冲动呢?
在心理学上讲,这种冲动就是所谓的“完型冲动”。而且它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里,渗透进生活中,才致使我们经常在一些事情上苛求完美。
2 有多少人正备受“完美”的煎熬
我认识一人,他酷爱健身,并给自己定了条铁律,就是每天必跑3000米。
那天正赶上我们同学聚会,都喝了不少酒。酒过三巡后,醉醺醺的他突然惊叫一声:坏了!
原来,他原本安排在下午的跑步计划,被聚餐耽误了,眼看都已经9点钟了,他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作势就要往外冲。
见状,我们赶忙去劝他。可任谁说都不管用,他还差点跟大伙急眼。我们索性就顺着他,打车去了最近的一个体育场,看着他跑。
结果是,没等跑完一圈,他就一头栽在了地上,蹭成了花脸不说,还给人家吐了一跑道。
事后,这哥们不仅没半点悔过,还为自己的“完美主义”倍感自豪。
可是,在我们眼里,这哪是什么完美?分明就是强迫症犯了,给自己找罪受。
或许这位朋友的例子有点极端,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正经受着这种“完美的痛苦”?
比如在参加面试或重大场合前,我们总会觉得准备不足,心里盘算着各种话术,以至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可结果第二天一去,却发现人家压根就没问这么多。
又或者给别人送礼物时,总不知道买什么好,太贵了不想买,太便宜又太敷衍,太普通没意思,太独特又怕不喜欢,心里总是盘算着那个最优解的出现,等到礼物真正送出去的那一刻,心里却依然想着它的种种不足。
就像孤独大脑的老喻说的那样:
百分之百是一个数学概念,在现实中经常被提起,但极少能出现。
我们总想着把事情做“完美”才能放心,可随之而来的焦虑、压力会令我们异常痛苦、备受煎熬,以至于付出了太多,最后仍见不到真正的“完美”。
3 牛人并不是事事完美,而是力争一面
说到追求完美,我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乔布斯,想起他近乎完美的苹果手机,想起他那些万里挑一的设计方案。
可是,你如果有兴趣去了解一下他的情感经历,和生活作风,你一定会发现,他跟完美这个词一点关系也没有,说他渣确实不过分。
但恰恰是这种反差,给乔布斯身上蒙上了一层魅力光华,造就了他作为世界级产品经理的完美形象。
细数过往那些名人,就不难察觉,他们大都有着鲜明的性格,有着近乎完美的一面,同时也堕入阴影的多面。
俞敏洪有句话说的好:
在不够完美的生活中,我们有得就有失。但很多情况下,得到却通常意味着失去。
莱昂纳多主演的电影《飞行家》,在后半段有这样一个场景:
在首次试驾飞机“大力神”的时候,他一改往日的偏执与自负,邀请了很多人一同参与,他们相互对视报以微笑,共同分享了这次成功的荣耀。
患有强迫症的休斯为这次试飞,放弃了自己的傲慢和“原则”,可他却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技术保障,最终收获了这次“完美”的试飞。
什么是真正的完美主义呢?就是在该完美的地方,去努力逼近完美,在该不完美的地方勇于舍弃。
4 真正决定一个人层次的是他的“求缺”能力
《王者荣耀》这款游戏能火到今天,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功于,策划团队对英雄角色的塑造。
身边每当有人聊起这款游戏,话题也大都是关于各个英雄的操作技巧。
但你若细心观察一下每个英雄,就会发现,没有哪一个英雄能称得上是完美:伤害高的血量少,技能牛的冷却长,控制牛的没输出……
他们的缺点同优点一样明显,然而它们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可玩性极强的“英雄特色”,而玩家想玩哪一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能接受谁的缺点,也就是对他缺点的认同。
曾国藩曾说过一句话: 小人求全,君子求缺。
当年国共内战,八路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拥有美式装备的国民党。谁不知道美式装备好用,战斗力强呢?
但八路军并没有在装备上“追求完美”,而是承认装备的落后与不足,转而在战略上加以优化,从而从根本上瓦解了国民党的战斗力。
什么是求缺?
求缺就是反对“精神上的完美主义”,接受并承认自己的缺陷,不掩饰、不逃避。在行动上,更专注于自己的长处,不在那些能力之外的问题上死磕。
有句话叫:成大事着不纠结。而求缺就是一种坦荡,一种对“完美”的真正认识。
图片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