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原产于我国,周代就已有种植的记载。《山海经》曰:“灵山之下,其木多杏。”春秋时代的《管子》一书中有“五沃之土宜杏”,说明当时杏树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药食同源话杏仁……
据说唐代进士科考放榜后,皇帝把新榜进士们请到长安曲江之西的杏园,饮酒赏花,谓之“探花宴”。此时正值杏花怒放,红杏被誉为“及第花”,进士被称为“红杏园中客”,还封其中的“少俊之人”为“探花使”,可见当时珍视杏花的风流时尚。
杏与中医有不解之缘。晋代葛洪《神仙传》记载,三国时期,有位名医叫董奉,隐居江西庐山。他医术高明,为人治病不收钱财,只需病人在他住处周围种上几棵杏树。
药食同源话杏仁……
经过数年,所种的杏树竟有十万余株,这一大片杏林郁郁葱葱,被称为“董仙杏林”。杏子成熟后,董奉就用杏子换来稻谷,救济贫苦百姓。后来,对医术高明、品德高尚的中医常用“誉满杏林”、“杏林春暖”等词给以赞誉,即本于此。
药食同源话杏仁……
杏仁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杏核仁”,列为下品。杏仁有苦、甜之分,入药以苦杏仁为主。苦杏仁味苦,性微温,有小毒,具有降气平喘止咳、润肠通便之功效,可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等症。
古人曾称杏仁为“杏金丹”,又有“草金丹”之雅号。《左慈秘诀》中说:“杏金丹亦名草金丹,皇子服之长年不死,夏姬食之寿年七百乃仙去。”宋代名医唐慎微对此曾指责说:“久服寿至千百,其说妄诞可鄙,读者勿信其诳也。”
药食同源话杏仁……
杏仁是中医最常用的止咳化痰药,两千多年来久用不衰,正如清代医家黄宫绣所说:“杏仁既有发散风寒之能,复有下气除喘之力,凡肺经感受风寒,无不可以调治。”
药食同源话杏仁……
杏仁还有一种特殊功效,即润肤驻颜。《太平圣惠方》中的“变白方”,药仅三味,其中就有杏仁,制成面脂,临睡前涂面,能消除面部斑点瘢痕,使面部光净润滑。
明代《鲁府禁方》载有“杨太真红玉膏”一方,据说是杨贵妃所用驻颜秘方,此方是以杏仁为主药,配滑石、轻粉,经调制,敷之能“令面红润悦泽,旬日后色如红玉”。
药食同源话杏仁……相传贵妃年幼时,脸色黝黑,皮肤粗糙,长相也不漂亮。她家院子里有棵杏树,每逢杏子黄熟时,贵妃百食不厌。到了及笄之年,贵妃竟出落得冰肌玉骨,貌美如花,因而被选入皇宫。后来,人们便把这种杏叫做“贵妃杏”。
药食同源话杏仁……
古人还常用杏仁来治疗手足皱裂,以杏仁与瓜蒌瓤同研,用蜜糖调和,配制成擦手的药膏,坚持擦手,能“令手光润,冬不粗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