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医眼丨秋燥吃三宝,你好TA也好~

中医眼丨秋燥吃三宝,你好TA也好~

作者: wxytx99 | 来源:发表于2018-08-28 15:04 被阅读0次

原创:仰天下健康仰小生

三伏之后已入秋

江浙之地虽没了动辄37℃的高温

却迎来了另一烦恼

很多人出现嗓子痛上火的情况

有些人以为是感冒了 乱吃感冒药

而实际上这时秋燥在作怪

中医讲“风寒暑湿燥火”

秋燥 即是外感六淫之一

燥邪入体极易伤肺 口干舌燥 咳嗽少痰

仰天下健康的徐老师为我们带来

《秋季润燥食三宝》

在吃的轻松过程中抵御燥邪入侵

第一宝:橘子

橘子:味甘、酸、性温归胃、肺经

主消渴,痹热,热中,益气。

中医里讲酸甘化阴

吃酸甜的橘子后阴液会多一些

秋天起到润燥的作用

而橘子性温 多吃则容易上火

橘子的好处是止咳化痰和胃下气

中医里的气分上行和下走

而肺气和胃气恰恰都是往下走的

如果胃气不降反逆则出现恶心呕吐

如果肺气不降上逆则出现咳嗽

而橘子可好能顺气降气

过量食用要当心

橘子虽好 但吃时也要小心

橘子里含有大量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摄入过量会引起高胡萝卜素血症

胡萝卜 橘子 橙子 芦柑吃多了

出现周身发黄的情况时

很可能是胡萝卜素引起的黄疸性肝炎

橘子吃还是不吃?

仰天下健康的徐老师告诉我们

橘子酸甜可口 止咳润肺 和胃下气

如果出现嗓子干眼睛干皮肤干等秋燥初期症状

可以适当选择食用橘子来缓解秋燥

橘子性温 多吃会上火

当出现嗓子干痛 咳嗽剧烈 鼻子出血等

严重秋燥症状时不适合吃橘子

第二宝:荸荠

荸荠肉是白色

也是润肺非常好的食物

清咽解毒 化痰清积

是降秋燥特别好的食物之一

推荐大家一个简单的食疗方:

荸荠姜汁汤

荸荠10余个 去皮备用

生姜3大片煮水五分钟

把去皮荸荠和少量姜汁一起榨汁

特别适合秋季润燥饮用

第三宝:茭白

茭白功效

清热 生津 止咳

特别适合秋季食用

但是由于茭白性味寒凉

脾胃虚寒和容易腹泻的人群

要适量食用

茭白:甘寒,清湿热、利二便

解酒毒,已癞疡,止烦渴。

白色食物入肺 秋季肺主气

秋天燥气最容易伤的是肺

所以秋天要补肺

用这些白色的食物能起到补肺的作用

秋天燥胜则干 茭白能清热生津止渴

特别适合秋季食用

茭白健脾胃

脾主运化水湿

中医里讲的津不上乘

意思是津液不能上乘到口中

我们经常说秋燥就多喝水

但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很容易出现脾湿内蕴

而茭白就是健脾化湿

能够帮助把湿气从体内排出

茭白是甘寒之物不建议过量食用

在外面吃饭上桌就是一堆凉菜

其实不论脾胃虚寒与否

中医叫“因于湿首如裹”

意思是体内湿气重头就会沉重

另外推荐莴苣也是秋季润燥的佳品

每天学习养生一点点,

每天坚持实践一点点,

每天更健康一点点~

本文由无锡仰天下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编辑推送

更多身心灵健康的养生知识

欢迎免费关注微信公号easyhealth360获取

相关文章

  • 中医眼丨秋燥吃三宝,你好TA也好~

    原创:仰天下健康仰小生 三伏之后已入秋 江浙之地虽没了动辄37℃的高温 却迎来了另一烦恼 很多人出现嗓子痛上火的情...

  • 三杯养生茶,告别秋燥烦恼

    进入秋季,秋高气爽, 天气干燥,早晚温差大, 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 中医称之为“秋燥”。 如何应对“秋燥”? ...

  • 养生小知识2段

    4、预防秋燥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

  • 养生小知识2段

    4、预防秋燥 秋天雨水较少,天气干爽,人体容易虚火上延出现“秋燥”,中医认为,燥易伤肺,秋气与人体的肺脏相通,肺气...

  • 中医眼丨这样补肾等于吃砒霜!

    来源 | 仰天下健康 原创 | 徐老师 有时过度劳累之后,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好像身体被掏空,是不是肾透支了?快把...

  • 告别咽喉痛、眼睛干!秋天跟中医大咖学润燥

    秋天跟中医大咖学润燥 爱宝最近总觉得咽干口渴、眼睛干涩、咽喉肿痛,原以为是上火了,现在才知道这是秋燥,什么是秋燥呢...

  • 秋高气不爽

    秋天来了,秋风中的水分少,很容易发生秋燥。中医学里,与秋相应的内脏为肺,因此秋燥最易伤肺。咽喉为肺胃之门户, 因此...

  • 【任医生中医小课堂】为什么会发热?

    前几天我们讲过秋燥,很多人咳嗽,鼻塞,喉咙痛。秋燥稍有不注意,容易引起发烧,体温不是很高,今天我们看看中医怎么看待...

  • 一茶一粥一片,正是养肺时!

    中医讲,秋养肺。因为秋燥伤肺,容易发生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等症。肺津伤则见口干、舌燥、咽痛、目涩、鼻出血、干咳...

  • 秋燥主要表现

    中医常说“夏季过后无病三分虚”,接下来的日子一定要警惕秋燥! 此时暑气一时难消,秋燥却会愈加明显,人体非常容易缺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医眼丨秋燥吃三宝,你好TA也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tq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