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经营管理
《破圈》读后感(下)

《破圈》读后感(下)

作者: 文霂霖 | 来源:发表于2022-02-05 15:45 被阅读0次
        决定我们成功上限的,恰恰是我们的认知。
        ——《破圈》读后感

        2.法则二:扭转你的记忆体

        (1  记忆体并不可靠

        记忆体是惯性经验模式。它操控我们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应用自己过往的记忆和经验得出的结论,却没有检验它是否适用于当下的特殊场合。要小心,经验主义具备非普遍性,容易以偏概全,更可能上演“刻舟求剑”。

        另一种是通过对过往事件片面的解读而形成不准确的记忆,进而可能误导当下的决策。别忘记一点,记忆可以不断地被外界所影响和塑造

        (2  避免记忆体干扰的方法

        摆脱记忆体有以下几种方式:

        转换视角、多方查证、切分法、以人为镜、自我梳理法。

        由于记忆体最常出现在决策过程中,所以本书重点教我们如何理性梳理自己的决策机制。以下这个梳理模板可以在尚未建立自己的模板之前使用。

        ①问题分析
        我要解决的是一个什么问题?
        这个问题是否被清楚定义了?
        这个问题是真正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吗?是否有其他更核心或更严重的问题我没有发现?
        如果我没能准确地定义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如果我没能找到核心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②目标分析。
        通过处理这个问题,我期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制定的目标是否符合 SMART 原则?
        如果不符合 SMART 原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果我在处理问题时发现目标并不具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这个目标是不是唯一的?跳出这个目标来看,是否还有其他值得追求的目标?如果我没有考虑这两个方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③因素分析。
        与事件相关:
        这个决策会牵涉哪些相关事件?这些事件轻重缓急的排序是怎样的?
        我对信息的收集是否完整?是否客观?是否带有滤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对事件的判断是否有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时做决策时,我是否漏掉了一些因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与人相关:
        这个问题会涉及哪些人?
        在这些人里,哪些人的目标和我的一致?哪些人的目标和我的不一致?哪些人的利益和我的一致?哪些人的利益和我的不一致?我能影响哪些人?
        我对人的判断有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如果我没有影响到那些可以被我影响的人,是因为什么?
        最终决策时我考虑了哪些因素?排除了哪些因素?排除的因素里有没有不应当被排除的?考虑的因素里有没有不应当被考虑的?
      ④权重分析。
        在这些相关的因素里,我分别给每个因素添加了多少权重?哪些因素是我过分考虑的?哪些因素是我忽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⑤决策分析。

        我最后做出的决策是严谨地按照评估和分析做出来的吗?还是有其他外在情况和因素影响了我?
        在做决策时是否犯了经验主义的毛病?是否因为过往的一些痛苦经历而干扰了决策?是否有不相干的回忆和假设在其中?
        我做出决策时是完全冷静的吗?如果不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做出决策后后悔过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⑥复盘
        最后的决策真的是当时我能做出的最好决策吗?
        如果重新做一次决策,哪些步骤我会做得不一样?为什么?

        (3  反编码记忆,提升自信

        学会坚持不懈地反编码你的记忆,比如,每天早上对自我进行日常肯定,在醒目的地方设置提醒卡片,美好图像回忆等等,以便帮助巩固内在对自己的一些能力和特质的笃定。

        自信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对自己具备能力和优良特质的笃定。在受到外部打击时,这种笃定可以帮你迅速想起这些特质和能力,从而不会陷入自我批判和负面情绪,以平常心去应对挑战。这就是记忆体的正向功效。

        3.法则三:击穿你的信念体

        (1  客观审视信念体

        人的思想其实是各种外界思潮、媒体及他人观点的集合体。很多内在的思想会有冲突,因为大脑并不会刻意地一一辨析这些信息和想法的来源。慢慢地,人就会形成很多原来并不属于自己的信念,这些就是信念体的来源。

        通过分析自己的刻板观点、各种思想的来源,甚至反思自己的价值观,从无意识地接纳一种想法到有意识地选择这种想法,这就是击穿信念体的核心方法。

        (2  分析信念体的来源

        最常见的信念体的来源有:社会认同、人设限制和负面暗示。

        ①社会认同

        指我们用以定义自己是谁的群组成员身份或社会类别。群体认同会影响我们对自我的信念。有时,群体认同会导致我们对自我产生一些偏见,从而形成信念体,具体体现形式有:

        1)如果我们不清楚群体认同里包含的概念,就容易认同到并不存在于这个群体特征里的概念。
        2)人们容易因为社会认同而产生相关的期待。通俗地说,你觉得这个人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人就会是什么样子,或者你觉得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你就可能表现成什么样子。
        3)群体的认同不光会影响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个人在整小组里强势或弱势的表现。

        书中把社会认同分成三个类别:

        被给予的:外界给予你的,但你本人不一定会认同,比如大龄剩女这个概念。
        自我选择的:你选择去认同这样的概念,但是随着心智的成熟或心理状态的变化,你可能会放弃相关的认同。
        核心的: 它是不变的或是你最认同的,核心认同会影响你对自我的认知。

        ②人设限制

        易形成不好信念体的常见人设有:彪悍者、受害者、真实者、控制者、依赖者、讨好者、完美者。

        要为自己而不是为人设而活,做自己人生脚本的编剧。

        ③负面暗示

        常见的负面暗示来自自我暗示、自我对话、过往创伤性事件和自我道德批判。

        (3  重建自我价值体系

        人的自信程度和自我价值感息息相关,而自我价值感有以下四个层次的来源:

①外在的证明和肯定
②智力等内在能力和物理特质;
③内在品质。可以是你的核心价值观,也可以是你平时行动所反映出的品质(如果自我不清晰,可以让身边的人列出几个词形容你)
④我存在所以我值得

        我们需要不断深入和看到自己的内在价值,让内在越来越笃定。

        四、重塑认知,升级心智

        《破圈》一书的最后,作者带我们进行了自我认知的整合,也就是定义自己想怎样活着。大家可按图索骥,遵照以下七步操作。

        1.找到主要的盲点和误区:摆脱惯性的是对自我的操控,排除原生家庭负面的影响、心理创伤和自我限定的暗示。这个练习能帮助我们由浅入深的把自我深层的逻辑挖掘出来。

      1 最让你感到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自我特质、能力、价值观)
        2 最让你感到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自我特质、能力、价值观)
        3 最让你感到痛苦的一件事是什么?(情绪体、记忆体、价值观)
        4 你最喜欢什么样的人?(社会认同)
        5 你最讨厌什么样的人?(情绪扳机、记忆体)
        6 你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个人特质、思维盲区)
        7 你最大的缺点是什么?(个人特质、思维盲区)
        8 你最担心发生的事情是什么?(情绪体、人生脚本、负面暗示)
        9 你最容易表达的一种情绪是什么?(情绪体)
        10 你最难表达的一种情绪是什么?(情绪体)
        11 你希望你的墓志铭上写什么?(自我整合)
        12 如果你有一个亿,你会做什么?(金钱观、价值观)
        13 如果你身无分文,你会怎么办?(金钱观、价值观)
        14 很多年后,你觉得这个世界会因为你的存在而有什么不同?(自我整合)
        15 你的家人或朋友曾因为你的所作所为而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自我整合)
        16 哪个人对你影响最深?为什么?(价值观、社会认同)
        17 这辈子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自我整合)

        2.定义自己:定义关于自己的所有信念。它包括放下过去,正心诚意,定义自我意义感和价值感的来源。

      3.定义生活:定义在人生中自我真实的需求,并设定相关的目标。

        在这里可以借助自己的广义价值观来排列不同事物的优先级。看清利弊,记住少即是多,做出明智的决定。

        4.建立属于你的时间观:时间观可以改变你对事物的态度。

        作者在书中推荐把时间观划分为三种:

        第一种:节约性时间。在某些事情上能节约时间就节约时间,能提高效率就提高效率,能少花时间就少花时间。
        第二种:乐意性时间。在某些事物上,愿意花多久就花多久,愿意浪费多少时间就浪费多少时间。
        第三种:中立性时间。不设限不评价,不抗拒时间的流逝。

        还推荐了两个很棒的练习,一种是按照自信程度和兴趣程度来划分四象限,一种是按照聚焦程度和专注程度来划分四象限。

        对时间观的审视,可以帮我们分析清楚自己是否把时间都安排在了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上,看到自己的盲点。

      5.建立属于你的金钱观:了解你与世界交互的物质货币。你可以在纸上划下这些问题的答案。

        1 金钱代表什么?对你来说有哪些意义?
        2 怎样可以赚到钱?手段有哪些?
        3 如何消费?如何花钱?什么东西应该花钱?什么东西不应该花钱?
        4 如何定义一件事物的性价比?怎样是合算的,怎样是不合算的?
        5 在花钱时,你是否考虑非金钱事物的价值?比如,请保洁阿姨而不用自己花时间做清洁,你如何衡量这些东西的价值?
        6 你是否会在小钱上斤斤计牧,反而在大钱上随随便便?在某一特定方面特别计较,而在另一些方面特别大方?

      6.重塑你的核心价值观:理解你决策背后的深层判断标准。

        比如,可以按照以下这个模板。

      1 核心原则:少即是多;
        2 品格定义:我是一个正直、坦诚、善良、坚持的人;
        3 人生追求:探索宇宙和人类存在的 秘和真理;
        4 价值体现:创造,帮助他人解决人生中的重要问题;
        5 核心价值观:自由、平等、效率、有趣。

        需要检验每一条是否会和其他条款发生冲突,是否存在会导致不好结果的情形,从而对这些定义的利弊有更好的觉知。

        作者建议,如果你的价值观经常会给你带来一些问题,那你可以重新定义这个价值观的内涵,或者扩充它的内在维度,让其更好的符合你当下的需求。

      7.创造崭新的行为模式:用积极的情绪帮助你去创造新的行为模式。

        厚厚一本书读完了,手边也涂鸦了一摞草稿。非常感谢睿智的顾及老师,此刻我的收获是:

        1、比原来更深刻和清晰的认识到限制认知的三大障碍——惯性情绪体、惯性记忆体和惯性信念体。

        2、膜拜了追问法和切分法精彩的应用。这两种逻辑方法极致的应用下去,必将突破许多的不可能。

        3、书中教授的各种技巧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应用反馈习得的,而不是单纯的看书可以掌握。

        让我们用极度坦诚的心态,在认知破圈的实践之路上勇猛精进,打破“宿命”,终生成长,活出真实喜悦的自己,总有一日,得以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相关文章

  • 《破圈》读后感(下)

    决定我们成功上限的,恰恰是我们的认知。 ——《破圈》读后感 2.法则二:扭转你的记忆体 ...

  • 谈破圈

    今天想聊一下破圈,我这里所说的破圈并不是为我们所熟知的出圈。那我们需要破的是什么圈呢,是舒适圈,是交际圈。 先聊聊...

  • 《破圈》读后感(上)

    这本书能带我们从“绝望之谷”步向“开悟之坡”。 ——《破圈》读后感 大年二十八,儿子要求去逛...

  • 破圈

    破什么圈,破人脉圈,破服务圈 1,人脉: To C ,To B 谈企业合作,是否有能力 2,服务圈 (1)售卡 (...

  • 破圈

    最近一年,“破圈”这个词很热,特别是受疫情的影响,以往的秩序都被打乱,国家的经济及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面临很大挑战,各...

  • 破圈

    我在电视上看到了林清玄的分享,他讲到了自己8岁的时候立志当个作家,但是他的爸爸并不认可,还说了我保证你一生都不能如...

  • 破圈

    昨天看了夏天的几个破圈记录,哇,感觉真棒啊,走出那种让自己烦恼的自我循环太棒了。反思我自己也有一些圈要破。比如晚上...

  • 破圈

    2020年新词之一的“破圈”,言外之意,就是打破固有的圈子,尝试新的东西,无论是工作,生活,人际关系等等方面。 我...

  • 破圈

    今天再次被秋雨老师圈粉了,或者说世界上真的有爱情,了解到秋雨老师和马兰老师如此恩爱,我对于爱情好像有了些许的乐观,...

  • 破圈

    最近感觉自己进入了恶性循环,业务没有进展,投资短期内看不到希望,孩子学习马马虎虎,没有一件顺心的事,焦虑感油然而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破圈》读后感(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ctyk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