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科学与艺术创造的差异——《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读后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该书副标题是“不同的创造模式”。作者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是美国天体物理学家,曾先后任教于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并于198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不仅在物理学方面造诣精深,早年还曾阅读大量文学作品。钱德拉塞卡在自然科学领域的精深造诣和对文艺作品的广泛涉猎,使他对不同领域创造模式的差异理解得更为透彻深入。
这本书认为,科学工作与文艺工作异曲同工,都是在追求美,但它们追求美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科学家们往往是在青壮年时代完成一生中最重要的发现,而文艺工作者们则要到生命的后期才能创作出自己最伟大的杰作。科学之美和文艺之美不同的内涵,造成了创作模式的差异。
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动机,就是想要发现自然规律的美。开普勒是非常著名的天文学家,他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解决了当时天文学发展的基本问题,为后来牛顿的科学发现与理论创造奠定了基础。在他年仅32岁的时候,就发现了开普勒第二定律,此后又经过了多年的观测和对前人观测资料的解析,他发现了另外两大定律。开普勒的成功说明,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思考能让那些天才的科学家们有开创性的发现。
从开普勒的事例和众多科学家的阐述可以看出,科学家搞科研的动机,其实并不在于名利,而在于发现自然之美,和发现自然之美的乐趣。而他们所揭示的自然之美,扩展了整个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这就是他们创造的价值。
科学家和莎士比亚、贝多芬等文艺工作者创造的价值,只有程度上的不同,没有性质上的不同。因为他们创造的东西,都是非常美的。在创造模式上,多数文艺工作者们是“历久弥坚”,要到人生的后期才能创造出自己最杰出的作品;多数科学家则是“先发制人”,在自己的青壮年阶段完成一生最重要的发现。
莎士比亚,是西方文艺界首屈一指的大家。但其实莎士比亚起点并不高,一无学历,二无背景。虽然他上学时间不长,但其实很早就显现出了文学方面的天分,所以来到伦敦的第三年,也就是1588年,他就开始了剧本的改编和创作。当莎士比亚28岁写出自己早期的几个剧本,并获得一些反响时,他遭到了来自伦敦戏剧圈显赫人物的冷嘲热讽,被称之为“突然飞黄腾达的乌鸦”、“一个地道的打杂儿”。
幸运的是,他不久就遇到了自己的庇护人南安普敦伯爵,这让他的生活稳定起来,开始了旺盛的创作。这一时期,莎士比亚在庇护人的帮助下,日子过得十分滋润,所以他创作的作品主要都是喜剧和历史剧,用诙谐的语言来玩味当时的人与社会。莎士比亚在31岁到44岁的这一段时间里,开始进入到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入思考之中,他不再像青年时代那样,对人和事情抱有幻想,因此,他开始逐渐由喜剧创作转向悲剧创作。这些作品的创作难度和他青年时代的作品相比,确实在不断加大,四大悲剧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而剧本中的人物变化多端各不相同。莎士比亚在这些剧作中表现出的创造性,令人叹为观止。
莎士比亚只活到了52岁,从他的创作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他一生中最杰出的作品完成于他生命的中后期。从他开始进入文学、戏剧行当,他就在不断进步,不断积累,不断挑战自己,人生的阅历和不断的学习、历练,让他得以不断提高,直到达到创作的巅峰。
贝多芬22岁才来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拜海顿、莫扎特等当时著名的音乐家为师,并开始了音乐创作。贝多芬很渴望在这个圈子里出人头地,然而不幸的是,28岁的时候,贝多芬第一次出现了耳聋的症状。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但是他的意志并没有消沉,在他30岁的时候,写出了著名的“英雄”交响曲。
在他31岁到40岁的这十年里,进入到了高强度的创作期,写了8首交响曲、5首钢琴协奏曲、1首小提琴协奏曲、25首钢琴奏鸣曲等等。著名的“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悲怆”奏鸣曲都创作于这一时期。然而从42岁开始,贝多芬有整整七年没有创作,而他的耳聋也在日益严重。49岁后,贝多芬接连创作了《第九交响曲》、《D调弥撒曲》、4首钢琴奏鸣曲、5首四重奏,这些作品与42岁之前创作的作品风格迥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莎士比亚、贝多芬和牛顿,在人类精神文明的创造史上有着同样的地位,但牛顿和莎士比亚、贝多芬的创造经历却大相径庭。牛顿19岁上大学,在大学里面,牛顿初露锋芒,发现了无穷级数方法。他23岁的时候,剑桥大学因为流行瘟疫而停课,牛顿回到了家乡两年,就在这两年里,年轻的牛顿做出了科学上的三大发现:微积分、光的色散和万有引力定律。25岁的牛顿重返剑桥,到27岁时,他便被剑桥大学聘为卢卡斯数学讲座教授。
牛顿活到了84岁,所以,就算是在42岁写出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他的这些最伟大的发现也是在他的前半生完成的,而此后的40年间,虽然他自己可能仍然具备数学、物理方面的杰出能力,但他再也没有认真进行科学研究了。
从莎士比亚、贝多芬和牛顿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他们都是划时代的杰出人物,都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他们的创造模式差异很大。文艺工作者看上去老而弥坚,而科学家们则都是天才少年。
科学家们之所以往往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就能够达到科技研究的前沿,创造出令人震惊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在观察、实验方面本身具有某种天分,另外一方面或许是因为,人在年轻时代往往最具有反叛精神和想象力,更有可能不为外物和权威所动,而是专注于自然规律本身,也就更容易抓住科学自然简洁之美的本质。
文艺工作则大不相同,任何一个文艺工作者都会承认,文学和艺术的创作需要积累,需要生命的阅历。人与人、人与自己、人与自然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中既有理性的因素,也有感性的因素,既互相独立,又相互缠绕。人们需要时间去认知自己、认知他人、认知社会、认知自然。这个过程不是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就能够完成的,在很多时候需要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它非常漫长。而越是积累,就越是有可能发酵出深刻的思想与作品来。
科学研究与文艺工作追求的美,有着不同的内涵。或许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科学家和人文、文艺工作者创造模式的差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