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修远。今天读书日记分享的主题:读书要跨界迁移。
本段内容简介:
洪镇洙在完成一年读100本专业书的任务后,仍然在每天读书,这个时候读书导师郑会一向他引荐了自己的读书导师,而新的导师给他布置了一个超级难的任务——100天采访10名CEO,和自己明勋聊天后渐渐领悟这个任务的真正意义,他成功采访了第一位CEO。
从这几十页中,我总结出来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读书要跨界迁移。
利用本行业领域外的方法知识来解决本行业中遇到的问题,这是一种高级本领。实际应用起来,这样能够使自己的工作效率翻倍。
01
有针对性地读书
洪镇洙在一本和销售无关的书中找到了一个方法,它解决了令自己工作头痛的一个问题。他在读书过程中,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就是为了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开始读某一本书的。
读书不要满足于自己工作领域内的书籍,也要读其他领域的,随时收集想法来开拓思维。
读书一定要思考,思考之后一定要行动,这才是读书带给我们的最大价值。
读书是实现梦想的一个手段,但是读书的时候必须仔细认真,你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某一个问题去读书,要时刻记住这一点。
02
读书改变思维方式
导师李智厚在找到正确的读书方法前,走了不少弯路。
一开始他拼命读书,就是为了生存,但是自己读书7年多,仍然还未成功,一番思索后,他开始转变读书思维。
读书的时候把自己设想成一个更加不堪的角色,急求靠读书来改变这个角色的人生命运。
渐渐地,读书就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就像是做一道奥数题目一样。学奥数的人可以快速准确地做出一道题,而没有
学过的还是用普通的解方程的方式。
在数学题目中,有一种题是立体几何。它就是让我们证明一个结论,而这证明,有很多种方法。但其中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但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想到的。
阅读奥数类的书籍让一个人快速算出一道数学题,这是在升级思维方式的过程。
03
读书不是单向的
真正的读书不是单方面的,你读书是为了学习,但你学到的只限于你知道的,当你把学到的东西教给别人的时候,你会得到更多,因为教是最好的学,教的过程,有了学生的反馈,在反馈中你能够发现并学到新的知识点。
在学校,老师把课本上面的知识教给学生。剩下的就靠学生自己学习,要主动去思考为什么是这个道理,有的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讲,这就错过了读书的另一个维度——听,听老师讲解远比自己阅读学得快。
有的时候老师会拿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释本学科的一个原理,这就是类比学习法。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水平有高有低的原因。
04
读书导师未必不是熟悉的人
洪镇洙的好友明勋的读书导师,就是现在他的读书导师。那为什么明勋不愿意做他的读书导师呢?就是怕朋友之间太熟悉了,不听自己的话,另外就是神秘感。还不如找一个朋友介绍的人,有着天然的神秘感,那么他就会有很强的动力去读书。其实这个也不尽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其实还可以是学校的老师。
我有一个亲戚,她是语文老师,她的儿子上初中的时候就分到了她带的班里。这样她既是母亲又是语文老师,这样孩子不仅仅能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回到家可以继续深造。
这就是为什么说父母优秀,孩子也优秀的道理。
写在后面
读书要跨界迁移,这是一种能力,它能够让你拥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针对问题,选择所读书籍,找到答案,实践成功,再把经验教给别人,从反馈中继续深度学习,与人探讨是进步的催化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