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喜平
年度大片“高考”上映了,简直是万人空巷,朋友圈里祝福的、励志的、抒情的比比皆是,就连某考生丢准考证的诈骗信息也是随着高考热点又刷了一轮。为什么高考如此有魅力?为什么人人都要蹭一蹭高考的热度呢?我想原因不外乎两点。
第一、高考确实是命运的转折点。
虽然大学文凭确实越来越苍白,虽然大学生活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但我们无法否认的一个事实是学历依然重要。“在2016年度,《国际金融报》的记者对中国A股500名上市公司的高管的教育程度的做了个分析和调查,最后发现,84%拥有高学历,48%毕业于985学校。”如何?低学历获得更大的成功,依然是小概率事件。
第二、高考正在成为一种情结。
历时41年的高考,是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永远的回忆,考上的的是心头的红玫瑰,没考上的是心底的白月光,旁观的又如高山上的雪莲。每一年高考状元们的欢歌,落榜者的愤愤,都组成一部人生悲喜剧,在一遍又一遍地轮回。
虽然,我们大多在经历高考时紧张焦虑不安,可是在过去后,关于高考的记忆,就仿佛带上了滤镜,镜子里的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于是这份回忆就变得沉甸甸的了,好久才能淡去。可是,每一年又固定地被唤起,于是高考成为一种情结。
而今,距离我的高考已经12年,但是很快,它又会与我的生命产生链接,距离peter同学的高考还有2638天。到时候,我还能如此淡定地分析得头头是道吗?到时候,我会不会焦虑地睡不着?那么,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一、给peter一个高期待。
高考的录取率已经达到了81%,几乎人人可上大学,但是上什么样的学校是有区别的。我期待他能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我期待他能够遇到最好的成长环境,因此高考的目标至少要一本。这七年中,我要尽力带他遍访一流大学,让他尽情体验和感受,努力让他的目标和我的期待达成一致。
二、培养终生阅读的习惯。
看到北京高考卷的微作文,就不由暗自庆幸,好在我从小就抓孩子的阅读。温如敏教授曾指出,不读书,高考的语文试卷都答不完。而阅读不能一蹴而就,岁月漫漫和儿子一起读书是我今后最重要的事。
三、尊重孩子的兴趣。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最使家长们头疼的就是该选什么?是选孩子最擅长的科目?还是选录取率最高的科目?二者不能统一,这可如何是好?之所以如此困惑,就是因为从小到大,父母习惯了为孩子做主,没有给他选择的权利。是物理+地理+历史,还是政治+化学+生物?孩子不知道,父母头大如牛。怎么解决,培养爱好尊重兴趣,是最好的选择。
唉,写到这儿,不由叹息,也许2638天之后,我亦是今日之家长,可怜复可叹的中国式家长!无他,唯学习可破,幸好我还有2638天可学!
日更【4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