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有一周没有啃读《正面管教》了,今儿早上从沙发底下找到了(惭愧,都找这本书好几天啦)。继续读第5章——当心逻辑后果,最后一个章节讲到让孩子们参与。
关于是否让孩子们参与这种意识,个人觉得这是我特别欠缺的,不管是自家的孩子还是班级里的孩子。我总是不由自主的陷入了“一言堂”的状态中。
一、孩子们对他们自己投资的东西似乎更加在意
比如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中“万同的故事”。万同这个孩子在镇西老师的循循善诱下,给自己找了两个“帮助人”,一个是自己(因为每个人的上进心和意志都是他自己最严厉的老师),另外一个是同学,一位出于爱护而帮助他、随时注意他的表现并提醒他改正的同学。这种情况下,万同不再是被逼着接受老师的批评或指责或是教育,而是发自内心的想要改掉身上的毛病。这种主动参与就有了自己投资的成分,就会更加在意、更加珍视,这要比老师家长等外界力量强加到他身上的指令、要求,在执行和落实方面的效果肯定要好的多。
二、大人们知道自己的关键目标是促使孩子成长为幸福而有责任感的人。然而大人们容易陷入权力之争,太容易受情绪的支配,而把“赢得”孩子变成了“赢了”孩子。
父母和老师们都不愿意承认,惩罚让他们感觉到感觉良好,因为这给了他们一种在孩子行为不良时使他们觉得被剥夺了的无力感。他们更相信让孩子举止得当是他们的职责,但他们忘记了强迫并不是一种逐渐培养孩子良好品格所需的生活技能的激励因素,他们忘记了管教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孩子们做得更好。
多少年了,一代又一代的爸妈心目中都有这么一句话,“娃儿们贱,巴掌劝”,也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大人们总是在拿权威来压制孩子,让孩子们变得“听话”,让孩子们更“乖一点”,因为大人们一直在为自己的“让娃儿们做得更好”的出发点而沾沾自喜,而我感觉良好,甚至陶醉于自己在教养孩子上的不遗余力,却压根不知道,如果方向出了错,一切都是徒劳啊。
三、怎样让孩子参与效果会更好?
1.开一次家庭会议。
2.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孩子的行为后果。
3.建立日常惯例。
4.提供有限的选择。
5.请求孩子的帮助。
6.处理孩子行为背后的观念。
7.决定你要做什么,而不是让孩子做什么。
8.以尊重孩子的态度执行决定。
9.拥抱、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选择会带来什么后果而不是强加后果。
间·尼尔森女士给出了这么多的工具、方法或者是概念,真的是用心良苦!我们平日里就是在自说自话的一股脑的把自己的要求、自己的情绪向孩子们扔过去,甚至是砸过去,却并不关心或者不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接受程度,双方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悲夫!
有邀请孩子参与的意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师生关系还是亲子关系,说到底是需要双方互动的,必须要知己知彼,必须要“看见”对方,要尊重对方,否则再好的初中再美的愿景,终不过是一场镜中花,水中月,虚无缥缈,甚至还会适得其反,造成双方相爱相杀。
刚好,今天听“丑小鸭学校”校长詹大年的讲座,詹校长谈到人是关系的动物,社会是关系的产物,教育的问题除了关系的问题没有其他问题。所有的关系终究是社会关系。
所以说了解、懂得、熟悉更多的知识,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四、不要把自然后果强加给孩子,但要让孩子体验到他们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自然后果,不要在自然后果上施加责难羞辱和痛苦,也不要包揽孩子遇到的困难。
比如,小孩子吃饭时玩闹,就该让他明白不好好吃饭后会饿(这是自然后果),但不能因此斥责,甚至打骂孩子,甚至不准他玩玩具,剥夺他外出游玩的权利,(这就是强加的家的责难和痛苦)在下一顿吃饭前让他真切的体会到饿的感觉,而不能心软又给他塞零食。
比如,孩子因为上课没有专心听讲,写作业时遇到不会的难题,得让她知道专心听课,自然就能解惑,如今错过了就是错过(这是自然后果),但不能就因此上纲上线,开启苍蝇嗡嗡模式,指责她不努力、不认真、不体谅大人等等,一会儿就把孩子指责的一无是处(这是强加给孩子的羞辱和痛苦),过一会儿又不厌其烦的给她讲题,再次扮演起好妈妈好老师的角色,这就是越俎代庖了。
五、需要弄明白以下问题——
1.孩子在受惩罚时想的是什么?
2.叫大人志在必赢,那留给孩子的是什么?
3.当大人强迫孩子吃骨头时,大人的错误信念是什么?
4.和善与坚定为什么要并行?
5.怎样才能帮助孩子探讨他们选择造成的后果,而不是把后果强加给孩子。
6.为何有时候你什么都不做,反而是你能做到的最有效的事情。
7.惩罚的即时效果和长期效果分别是什么?
以上几条每一条每一点都需要大人们认认真真的去思量,一一对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知道答案的,通过读书学习、和其他家长一起探讨,甚至向有经验的人去领教等途径让自己进步。毕竟,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有可能天天进步。
教育是一件超级复杂的事,教育永远是一次性的,不可能回头再来一遍,万万不可等闲视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