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这个题目,还得感谢我的一个朋友叫牛辉杰的。他在简书写作中完成了一个连载十三期的《麦假生活》。里面回忆了小时候因收麦子放假的一段有趣的故事。满满的回忆呀!
故事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了假期中的作业。从开始有时间就写作业,再到帮家里干活,再到写作业,再到卖冰棍,再到写作业……出现了无数次写作业,结果开学前还在赶作业。
![](https://img.haomeiwen.com/i4050817/c752fde08944c043.png)
于是我想起了我做假期作业的事。也想起了我的拖延症。
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数学很牛逼的语文老师。虽然我也承认很多数学题目的方法我都忘却了,但只要记得的知识点,我做题的方法不输数学老师。
去年的时候,一个老师群里的数学老师发出一个题目求助。说她是初高数学老师,有许多小学的数学题目不会解了。这也不丢人,小学数学是不让用初高中的解题方法的。她(他)会用方程,会用微积分,但不一定能讲清楚只让用小学方法解的题目。
题目给了一卷手纸,手纸中间有个卷筒,给了里面卷筒的直径和手纸最外围的纸的周长,也给出了一层纸的大约厚度,让估算这卷手纸的纸有多长。
最精确的方法是把纸摊开,再用皮尺去量。可是这样一来,手纸就不能用了,而且算出长度来,估计就要交卷了。
可能那个群里的小学数学老师不多,或者都在忙,于是半天没有人回应,她连问了几遍,都快要哭了。初高中的数学老师说如果学过等差数列就好做多了,量一下第一层和第十层纸的周长,求个差,除以十,再量一下纸环的厚度,求个大概层数,用等差数列求和就算出来了。可是小学生没有学过这个公式,自然也解决不了。
再说了,就算是学过,每一层都是相连的,也不是一个真正的圆。这样算出来也不太对。
我当时正在无聊地看手机,看到这个题目,脑袋中灵光一现,有了方法:把纸从中间剖开,再将半卷纸展开,不就是个梯形吗?最里出一层长度一量,最外面一层长度一量,求个和除以2不就是中间一层的长度吗?再用纸环的厚度除以每一层的厚度求出大概多么层,用中间层的长度乘以层数,再乘以2,就是全部纸的长度估算呀!
于是我回了一行字:从中间剖开试试。果然,大家都会算了。还有比我的更简单的,就是不必剖成两半,只要剖开一边,摊开,就是一个长方形,比梯形还好算。可是如果没有剖开的提示,估计初高中的老师们还在纠结怎么告诉孩子们等差数列求和呢!
结果更有趣:有好几个群里的老师以为我是小学数学老师,还加了我的微信,要向我求教数学题呢!
我赶紧说明我是语文老师,只是会不多的几个题而已。他们更是惊讶了,怎么可能?一个语文老师,数学思维居然这么好?
呵呵,他们不知道,我的数学思维这么好,其实是我的拖延症教会我的。
我上小学的时候,也就是牛辉杰老师写的麦假生活的时期。当时我们的语文作业也是按篇留的。老师说了,每天写一篇A4纸的字。假期有几天,就写几篇字。写什么都可以,抄课文呀,抄生字生词呀,抄试卷呀……都行,只要每天写一篇字就没有问题。
当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老师这样留作业,我们学生也是有办法对付的。比如把两支笔用透明胶布粘在一起,一次性写两行的;或者用印色纸(复写纸)一次性写两张或几张的。严重的时候,学校小卖部的复写纸都脱销了。我突然想到一个成语:洛阳纸贵。而我们那时候,则是小卖部复写纸贵。
![](https://img.haomeiwen.com/i4050817/851f33fc7acc3c2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4050817/7f0546fa6cc7dda7.jpg)
不过这样也有问题,因为两支笔写,两行的字的笔迹就是一样的,而且有一行一定是歪的,老师只要认真看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样的话,就没有好果子吃了。复写纸也是一样,第二页上印上了字,但第一页的背面同样也印上了痕迹。老师只要翻看一下背面,就一下子清楚了。
于是两支笔的做法很快就被淘汰掉。但复写纸还是有人用,他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在两页之间再垫上一张白纸,这样第一页的背面就不会有痕迹了。这也算是个2.0版本吧。
老师也不是吃素的,他们还是可以看出来。因为印的和写的笔迹是不一样。所以仍然有不少同学没有好果子吃。
![](https://img.haomeiwen.com/i4050817/2ffac777540de3dc.jpg)
我当时也发明了一个办法。就是利用课本中解释简单的词。比如解释朔。课本上的解释是北方。于是我就在一行中写三个字:朔:北方。就可以另起一行。这样一张20行的纸,我只要写60个这就行了。
老师也说过作文写完一段就要另起一行的,我这样做也没有错嘛!
可是这样的伎俩也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行不通了。
老师说了,每行标点不算字,也不必写完一个字的解释就另起一行。而且规定每行不得少于30个字。
于是我的苦逼生活来了。(待续)
![](https://img.haomeiwen.com/i4050817/64a4d918008daa4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