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当妈的开始神经紧绷,准备:送孩子去辅导班,辅导孩子做功课,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想尽办法让孩子全力以赴的学习。
有人说,其实我们没有必要那么紧张,孩子会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尹建莉说,自由的孩子最自觉,可是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真的会自觉吗?我看未必,在寒假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我给他充分的自由,让他自己进行调整,他玩手机、看电视,看累了睡,睡醒了看,这个假期很过瘾,可是作业却一拖再拖,直到在开学前一天,在我的强制下,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那一刻,我明白,孩子的自制力是很差的,他摆脱不了某种强烈的诱惑,还是需要父母对他们进行管理。
有人说,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他的人生中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在学校孩子更应该学到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孩子的成绩并不重要。
可是,真的不重要吗?不重要为啥好学校选拔学生全凭孩子的成绩,成绩好了,学校为孩子提供各种便利,成绩不好,孩子在求学路上会遇到层层阻挠。
孩子成绩不好,会被老师放弃,会遭遇来自同学、家长、老师的不屑。
作为母亲的我,真的可以顶住来自自周围人的眼光和看法,顶住升学的压力,顶住老师的要求,耐心地等待孩子自由发展,直到遇到开启他心智的契机。
那么,这个契机到底在哪里?我真的可以等到吗?如果那个契机来的太晚,那么孩子的一生会不会一直在社会底层挣扎?
今天,跟孩子谈论上学:问他喜欢上学吗?他说:我不喜欢上学,但是必须上。我说既然是必须上,那就努力地去学好,因为必须做的事情定能帮助你成长。
用很多方法跟他讲好好学习的重要,包括讲故事,看电影、看动画片、看书都能扯到学习上,给他讲学好的重要性,直到现在,孩子摸准了我的套路,我一张嘴就知道我要说什么,所以,接下来要怎样对他进行教育,难道,真的让其自由发展,等他自己觉醒。我不禁问自己:真的有耐心吗、不焦灼吗?
自由是有条件的:是在不自觉的条件下引导孩子,引导孩子,不要让孩子感觉到我们的目的那么明显。
自由,是给孩子提供合适的环境,让其自由发展,发展自己的意识,发展自己的思维方式。
可是十多岁的孩子需要怎样的环境,怎样的空间,怎么能从手机上扯回他的注意力,让他更专注于学习、读书上。
这需要父母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发现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真正的需求。
从今天开始,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用心地观察孩子,观察孩子的内心、乐趣,浪费时间,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还是故意拖延让家长不舒服?
通过仔细观察,只有了解他,我们才能为孩子提供知心的服务,才能更好的引导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