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听说《小萝莉的神猴大叔》时以为这是一本动画片,没想到却是一部口碑极佳的印度神作;带着欣赏印度歌舞片的心情去了影院,没想到却被感动地稀里哗啦;认准了那是一部三观正到不行,又能量满满的电影,回头想想却更接近于童话。
影片用印度电影独特的幽默感人方式,讲述了一个单纯执着的印度教哈努曼神的忠实信徒帕万,历经艰辛护送巴基斯坦哑女沙希达与父母团聚的故事。
电影的许多情节表现出不同国家种族的人们同样的对孩子怜爱,对信仰坚守,对他人信任,对异己宽容。电影主题突出了爱和人性的善意光芒,使它成为了跨越敏感的政治,宗教,国家边界的通行证,在欢笑和眼泪之余带给观众许多的心灵震撼。
诚然故事很生动感人,但回过头仔细想想这也许只会是发生在童话里的故事。
一、国家的矛盾
故事发生的国家背景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两者的冲突是英国统治时期"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历史原因留下的。印巴分治的几十年间触发过无数的暴乱和流血冲突。两国政府间的恶劣关系和人民间的互相仇恨比起中日关系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现实中,当你把两位主角代入成中国的大叔和日本的小萝莉时,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会有异样的况味。
就像电影里男主角帕万的准岳父知道女孩儿来自巴基斯坦后说的那番话:"道理我都懂,但是,她是那个国家的一份子。"
虽然我们不会质疑或偏激的看待当前国际间和平友好往来的大趋势,但我们的心中还是隐藏着一些民族主义与道德伦理的斗争。可能你会觉得我没有胸怀,但那些手撕鬼子的历史剧又是从哪里而来?
当然导演塑造帕万这样有坚定信仰和坚毅品格的角色,去超越仇恨去化解印巴两国人民的民族冲突,也是你我他的美好愿望。
现实与童话二、群众的信任
影片中男主角帕万历经千辛万苦护送小女孩偷渡进入巴基斯坦后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有边防部队、有警察、有记者、有阿訇、更有许多的巴基斯坦普通民众。
为了体现男主角信仰的坚定,导演设置了一个男主三番五次挑战巴边防部队长官的耐心,最终获得应允偷渡入境的情节。
说实话,作为有20多年边防工作经验的我,这个设置实在是刷新了我的脑洞。剧情的设置太过理想化: 众目睽睽之下因为感动和人性而私自放人偷越国边境,不是一个边防部队长官能够承担的责任,就边防军人的职责而言再大的爱心也抵不过国家安全。
影片中还有另一个情节,当巴基斯坦警察视男主角为异国间谍,开始对他追捕时,无论是偶遇的记者,好心的阿訇,还是在公交车上的售票员和普通民众,在听了他的故事后,没有怀疑,没有报警都选择相信并帮助他渡过难关。可仔细想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真的遇到这样一位被中国警察通缉的外国朋友,排除宗教和国籍的影响,你是否会像电影中的好心人一样伸出援手,选择相信他而不是警察?
可能你又要说我太过现实,虽然我们可以从这部电影中感受到善良美好的人性,但在现实生活中它却并非无所不能。
三、网络的力量
影片中还设置了一个有人情味而又热心的记者形象。他的出场自带笑点,他的行为正义感满满,最重要的是他用互联网视频直播的形式为男主角开了一个外挂,让更多的人被男主角的善良义举所打动,愿意支持男主角并护送他回家。
但不可否认的是,影片最后一大群人因网络而聚集,浩浩荡荡的给守卫边境的军队施压,冲破边境线让男主顺利回家的情景让我在感动之余也感受到了网络力量的可怕。
在网络中以爱和正义之名做一些善事没有错,但问题是我们如何能以一己之力区分网络上内容的真假?如何做到在网络上有节制地发表言论处理是非,而不是轻易使用网络暴力去攻击他人,破坏规则?
现实与童话当然所有对电影的评论和感悟都是属于个人的不同体验,理解自己是本性,尊重别人是本份,懂得多元化思考才的本事。
就像论坛里有人评论:"单纯相信电影里的大爱和感动,不代表这个世界全部是美好的;猜透了电影俗气的结局,也不代表对这世界不怀好意。"
作家阿来曾说过:"文学需要关注成功和辉煌,但文学还有一个很大的责任,就是同情,不然文学的温暖就会消失。"
我想优秀电影的责任也在于让我们看清现实的同时依然热爱生活。
网友评论